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忽必烈後裔忽姓

忽姓屬稀少姓氏,多見於雲南、河南等地,蒙古族、回族、漢族均有忽姓。忽姓在雲南,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最為集中。

姓氏淵源

  • 第一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宋朝、金朝、元朝時期蒙古族的漢稱,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新編·太祖本紀》記載,謂蒙古名稱之舊譯“蒙兀”、“蒙骨”,後來成為氏族名,即忙兀氏,或作汪古氏、芒忽氏、忙忽氏等,其族人有以為姓氏者。

元朝時期及其以後,蒙古族忙兀氏、汪古氏、芒忽氏、忙忽氏等皆有取漢姓為蒙氏、忽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的庶支子孫,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即元世祖,又稱薛禪汗,是蒙哥汗的弟弟。忽必烈是大元帝國的真正締造者,1259~1264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此間,名義上,阿里不哥仍為大蒙古汗國唯一大汗。1264~1294年在位。1294年,孛兒只斤·忽必烈病逝,在位三十五年,終年八十歲。

除了察必皇后,孛兒只斤·忽必烈有數位妻室,其庶子忙哥刺任陝西省奉元府轄地長官(公元1272~1280年在職),其後得罪了權臣巴鄰·伯顏,結果被被貶斥到“天然之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其後裔中有以其祖之名“忽必烈”的首音為姓氏者,後有取漢化諧音為姓氏者,稱忽氏、湖氏。

  • 第三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及其子孫,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忽氏源於中國元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及其子孫。賽典赤·贍思丁有五個兒子:長子納速剌丁,官至元朝雲南省平章政事、陝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三子忽辛,官至雲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裡,官至雲南省平章政事。他們的後裔分衍有賽氏、納氏、哈氏、速氏、忽氏、馬氏、撒氏、沙氏、丁氏、閃氏、穆氏、楊氏、郝氏,子孫分為著名的“回回十三姓”,主要集中在雲南地區。回族忽氏取自祖上回回名首字諧音漢字“忽”為姓氏。其得姓始祖,據史籍《元史·氏族表》

記載:忽氏出自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的第三子忽辛、以及納速剌丁的第四子忽先,其後裔都有以忽為姓氏者。

清朝學者張澎在《姓氏尋源》中指出:“陝西蒲城多忽氏,當為元忽都、忽辛之後。”

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忽必烈後裔忽姓

在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等自然村的忽姓則認為自己是蒙古族忽必烈的後裔

《元史》和清朝道光千年所立的墓碑記載

《元史》黃金家族世系記載:鐵木真四子託雷,託雷次子忽必烈,忽必烈十子忽都魯鐵木兒王的兒子阿八也不幹王,孫子八魯朵只王即忽必烈的重孫

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忽必烈後裔忽姓

官莊工區

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的忽姓說:八魯朵只王的曾孫是忽大寶,忽大寶生於1446年。1476年攜妻子、弟弟全家五口人從湖北荊襄地區向北逃遷,定居在人口稀少的南陽宛城區官莊鎮的一個橋的附近,以姓為村取名為忽橋村。

當地公認始遷祖就是忽大寶。至今,已繁衍十五代,1700多人,分佈在忽橋、東忽橋、河灣村和田李莊4個自然村,其中也有遷出到陝西、山西、湖北、和臺灣的。

忽姓的輩序詩自忽大寶始為“大條顯明成,學宗景志恆,順中俊雲天,金銀太寶生”。

自始遷祖忽大寶始輩序詩目前已用了15個字,現在大都是按此輩序起名,有的雖不是,但也知道自己是幾世幾代人。

至今這支忽姓仍保留不少蒙古族的習俗特徵

一是從忽大寶至今,凡忽姓男女不通婚

二是凡有老輩亡人,親朋好友和忽姓同族必於當晚為亡人“送路”至村北十字路口,以示送亡靈魂歸故里——蒙古

三是服飾穿八字型的鞋,女人頭上裹各色頭布,身穿長袍,腳穿繡花鞋,繫有鞋帶。   

這支忽姓族人,忽大寶的四世孫忽成魁自幼聰敏好學,官至清朝侍郎。因勤於改務,政績突出,逝世時,按清朝慣例於墓碑頂部赦刻“聖旨”二字,其碑文清晰,刻著“忽系忽必烈後裔”,“忽系南陽左八人氏”。

新編《南陽民族誌》記載:公元1636年,清太宗,天聰九年把蒙古隆眾與原先編入的八旗蒙古人,分編為八旗蒙古,有“左八旗、右八旗”之分,清代人公認左八人氏為蒙古族人的別稱。 

2007年,在南陽成立了蒙古族歷史文化研究會,忽姓也被吸收為會員。

  南陽市蒙古族歷史文化研究會簡介

南陽市蒙古族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07年8月22日,是經由南陽市民政局註冊登記,南陽市民族宗教局主管的民間組織。

南陽宛城區官莊鎮忽橋——忽必烈後裔忽姓

南陽蒙研會王建龍會長

研究會籌備期間主要發起人是王文獻原南陽教育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已病故)王雲清;王建龍原南陽市**局副局長;王淑輝(女)南陽市殘聯副理事長等十餘位發起者。

研究會成立後,主要任務是對南陽蒙古族的歷史文化不清的問題進行研究調查。特別要解決王姓蒙古族從清代中期以來以訛傳訛家史混亂的問題。從由一村一支的分散研究變成在全市、全國範圍內進行研究的高層次研究機構。以達到搞清歷史本來面目,為子孫後代有一個明確交待的歷史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