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動汽車電池不能像5g一樣訂製標準後統一採取換電池的續航方式?

咚恰卡倪

電動汽車的電池現無法制定統一標準。原因是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正處在研發、改進、試驗階段,要走的路還有一段距離。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部件,直接決定了最為關鍵的續航里程問題,但這只是時間問題,續航能力無法突破只是早晚的事。專家們預測,到了2020年,續航能力有望突破400公里/小時。到了2030年,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將達到與傳統燃油汽車相當的行駛距離。



題主提出的更換電池的方法來增加續航里程,的確是好個辦法,像更換手機備用電池一樣,肯定能起到續航作用,估計專家們早已想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麼沒這樣做,不得而知。



據報道,日本已經研發出每小時續航可達到600公里的電動汽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西班牙研究出了首例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如果用在電動汽車上,8分鐘充電,續航可達1000公里/小時。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未來幾年電池技朮一定會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


打開車窗看景色

如何換電?各品牌自建換電站?請問"李斯拉"能用特斯拉的換電站嗎?換電池的電動汽車你開過嗎?我開了12000公里。康迪電動。也就是吉利熊貓電動版。它也能換電池。問題是康迪的換電站能換比亞迪的電池嗎?不能的話,那所有的品牌都在全國各投一整套換電站?這要花費多少投資?重複多少浪費多少?不想重複投資那就只能夠統一電池標準. 但是,但是!但是!!統一電池標準和統一充電接口不一樣,統一充電器接口標準不涉及財產權變化。而一旦國家出面或指導某一公司統一投電池,財產權就變成公有了。要洗腦洗多久,跪在地上跪多久,才會有這種計劃經濟的習慣性思路。計劃經濟的核心是什麼?世界上滋生腐敗的兩大土壤:財產公有和權力私有。於是給紅包的上好電池,沒有給紅包你就準備在半路上拋錨吧!電池的維護也像公家車一樣以次充好的換零件......等等等等你我想象不到手段都來了。

市場經濟,換不換電市場說了算 再說經濟賬。你買部新車願意換一次電池就變成舊電池了?不願意的話那叫國家或某一企業投電池,ok?目前一部電動汽車的電池佔到成本(強調是成本不是售價)的一半,注意是50%。每部汽車一套電池,充電站每十臺車備一套電池進行充電,也就是說一部車10萬塊。你出5萬,充電站要投5.5萬。賣出去1000萬臺車,充電站要投入5500億元(還不算電池的區域不平衡,過年過節的遷徙,黃金週的集中出行導致的平衡體系崩潰),哪個傻逼會投這麼多錢?什麼時候能回本?能玩得下去嗎?

再說技術帳.電池體積大重量大易燃易爆。現在電動汽車的電池都是用鋼套密封潛水艇級防水保護並和車架螺接在一起。你要怎麼統一?全世界的車僅用一種車架,區別只在於外殼嗎?又有人說模塊化了,四百公斤的電池分成十個,每個四十公斤。請問需要上多少顆螺絲,接多少個插頭,花幾個人多長時間更換一次電池。才能保證顛波的時候不會接觸不良,撞擊的時候不會爆炸,掉水塘裡不會漏電電死人呢!麻煩不要這麼幼稚的想當然了。 黨中央為什麼大力發展充電樁,絕口不再提換電站?特斯拉換電站為什麼做了一陣子就放棄了?他不比你聰明?


天心鴿1

換電池的方案是不可行的,首先你買的新車願意去換電池嗎,即便承諾換性能好的電池,估計也沒有多少人相信和願意換,結果能夠更換的電池基本上都是性能差的電池。電池測試需要充電再放電才能得出準確數據,

第二從商業角度上來說,換電池投入很大,房租,人工,稅,運行費用較高,再加上合理利潤和資金回收,充電的價格很高,用戶基本不能接受。

第三從技術角度來說,每個廠家的車型和配置不一樣,電池大小和容量也不一樣,換下來的電池就只能換給同樣容量的車型用,如果增加加電池,電池性能不一致,那就會出現過放電和過充電,性能差的電池很快報廢,那每種車型都準備多個電池,投入更大,需要的房屋面積更大,運行費用更高,基本上不可能。那麼電池性能匹配,就必須專業的儀器,進行充放電測試,才能獲得準確的數據,才能匹配,這樣一來,耗費時人工,充放電又需要浪費大量的電能,同樣增加運行費用,轉嫁到客戶身上,也不能接受。

所以換電池這種方式基本不可行。


手機用戶56386656147

電池分好多種,三元,鐵鋰等,各種電池電壓不一放,三元怕熱得降溫車用三元得有冷卻液降溫,鐵鋰不用

電池的發展遠未結束,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耐高低溫性能等都在不斷進化中,新的電池技術層出不窮,無法統一尺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