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最初跟過海有關?大帥哥太史慈也用

三十六計的第一計叫“瞞天過海”,最初使用這個計謀時真的跟過海有關嗎?大帥哥太史慈也用過。

“瞞天過海”,典出於《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話說唐太宗御駕親征高麗,到了茫茫大海邊,遠望高麗,隔海千里,大軍如何過得了茫茫大海?太宗心生悔意,向群臣詢問對策。眾人皆無言以對。大將張士貴找來薛仁貴討教主意。仁貴回答:“我有一計,保管叫它千里海水,來日蹤跡全無,讓大軍安然過海。”幾天後, 張士貴聲稱海邊一豪民願承擔大軍軍糧,太宗一聽大喜,帶領文武官員前往海邊富豪家中。由於薛仁貴將船偽裝成一萬多間房子,和彩幕一起遮擋住大海,太宗被請入大船偽裝的屋子後正心情愉快地品嚐著美酒,忽聽得房四面的彩幕被風吹得嘩嘩直響,酒杯傾斜,出去一看,居然發現自己和大軍已經一起踏上了渡海的征途上了。由於太宗是天子,薛仁貴瞞著太宗過海,所以三十六計第一計就叫做瞞天過海了。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最初跟過海有關?大帥哥太史慈也用

所謂的瞞天過海之計其實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在戰爭中,它是一個利用人們存在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進行戰役偽裝.隱蔽軍隊集結和發起進攻企圖,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計謀。這個計謀早在三國時期,著名的大帥哥太史慈救孔融的時就已經用過了,跟過海根本沒有關係。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最初跟過海有關?大帥哥太史慈也用

太史慈

傳說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由於與他人結怨,為免受到無妄之災,乃避居於遼東。北海相孔融聞知其人其事,十分稱奇,於是數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為致意。後黃巾之亂時期,孔融被黃巾軍將領管亥所圍困,太史慈正巧回家,其母因孔融對太史慈非常仰慕且經常派人“贍恤殷勤”,遂勸說太史慈救助孔融脫困。太史慈設法進入包圍圈見到孔融後,獲知孔融希望有人幫他帶信向劉備求救,但苦於深陷重重包圍,無人敢冒風險突圍。太史慈決定突圍幫助孔融向劉備求救後,第二天就牽馬帶著弓箭和箭靶出了城門,在城壕邊練箭,練完箭後又回到城中,日復一日,重不間斷。剛開始黃巾軍剛開始還在包圍圈外非常警惕地盯著太史慈,怕他逃跑,但是時間久了,黃巾軍對每天的練箭見怪不怪了。終於有一日,太史慈趁黃巾軍守備懈怠,突然騎上馬向外突圍,最終逃出包圍圈,成功完成孔融交給的任務。

《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是明朝永樂年間編撰的唐太宗典故,而大帥哥太史慈是三國時期人物,時間比“瞞天過海”早得多了。所以,三十六計第一計最初使用時跟過海肯定是沒有關係的。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最初跟過海有關?大帥哥太史慈也用

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最初跟過海有關?大帥哥太史慈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