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中醫有“婦女以血為本”的理論,因為女性要經歷月經、懷孕、生產、哺乳等特殊時期,而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充足的氣血來維持,一旦氣血不足,就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等婦科病。

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婦女有經、孕、產、乳等生理特點,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機體陰血的充足。如果陰血不足,必然會導致生理異常,造成種種病症,故中醫有“婦女以血為本”,民間也有“氣血不足百病生”的理論,所以婦女進補的基本原則是滋陰養血。

現在很多女性都在補氣血,但補氣血的3大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1、缺啥補啥 只補氣血

正解:首先,要懂得“補前要清”,如果身體燥熱火旺,應當清熱之後再補。另外,為了更好地幫助身體吸收營養,在補氣血的同時應該健脾養胃。

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誤區2、吃大量含鐵的食物

正解:菠菜含有大量的鐵,很多人以為可以補鐵。其實菠菜的含鐵量遠不如肉類。雖然補鐵有助於補血,但大量補鐵也不好,容易造成鐵中毒,引起惡性、休克等症狀。

誤區3、紅棗最補血 可以大量吃

正解:其實紅棗補血的效果一般,紅棗雖然含鐵多,但吸收率低。紅棗吃多了容易讓人覺得滋膩,最好一天不要吃超過5個。

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正確補氣血其實很簡單

首先是補氣,對於需要大補元氣者,可以用高麗參、紅參、西洋參等。氣血比較不足的人可用高麗參、紅參,氣血充足、體質燥熱的則不宜多吃。伴有陰虛火旺、口渴,經常熬夜的人,則可以用西洋參泡水。另外,還有一些相對便宜、適合日常補益的藥材,如黨參、北芪、太子參、白朮、淮山、白扁豆、甘草等。在補氣的同時,可以用枸杞、芡實、蓮子等,進行健脾養胃,促進更好地吸收。

但中藥不適宜在月經來臨之前或者月經之時服用,因此可以選擇更加簡單的食療方—黑米山藥糊

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配方:黑米、茯苓、山藥、芡實、覆盆子、黑豆、豌豆

將黑米、茯苓、山藥、芡實、覆盆子、黑豆、豌豆7種食材清洗乾淨,烘焙或者炒熟,然後放入破壁機打磨成粉,製作成山藥黑米糊。

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黑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藥,對女性因氣血不足頭昏、貧血、白髮、眼疾等療效甚佳。而且其中加入的茯苓,山藥,芡實自古就是滋陰補血的滋補佳品。

氣血不足“百病生”?補氣血不能踏進這3個誤區,你都知道嗎?

對於上班族來說,可以自己動手熬製,有時間限制的可以直接購買成品的山藥黑米糊,直接用熱水沖泡,簡單方便快捷。

補氣血需要長期堅持,而且不一定貴的食材,就能補出好的效果,選擇食療長期堅持才是正確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