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蜻蜓”越来越少了哪!和人类脱不开关系

朋友们发没发现小时候成群结队的蜻蜓在现在却越来越少了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蜻蜓这个益虫到了如此境地?

为什么现在“蜻蜓”越来越少了哪!和人类脱不开关系 我们先看看蜻蜓的成长史↓

蜻蜓的的幼期称为稚虫,羽化为成虫时不经蛹期阶段,又称为水虿。

体色一般是暗褐色或暗绿色,外形与其成虫类似,无翅,没有性成熟。

潜伏在溪池泥底或残枝败叶下,肉食性,性情凶猛,喜欢捕食小型水生昆虫及它们的幼虫,大型的水虿,甚至可以捕食小鱼和蝌蚪。

水虿的时期依种类不同而有不同长短的时期,短的约2-3个月,普通种类约1-3年,最长的则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期间约需经过8-14次不等的脱皮,然后爬出水面,变成成虫。为什么现在“蜻蜓”越来越少了哪!和人类脱不开关系

1.农民为了给庄稼、果树防虫治虫,每年都要喷洒大量的农药,一些较小的昆虫中毒后被蜻蜓捕食,从而导致蜻蜓中毒死亡。

2.酸雨和工厂污水影响了蜻蜓的繁殖和生长。

3.旱地季节性增多,水域面积减少,一些水虿因失去水源而在尚未变成蜻蜓时就被干死。

4.农村的池塘和水田是鸭和鹅的主要生活之地,一部分水虿可能就被它们吃掉了。

5.人类的大量残食。蜻蜓的幼虫水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吃货人类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道美餐,于是,贪婪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嘴巴,就会不加节制的过度捕捞这些可怜的水虿,导致其数量远远减少。再加上自然界的生物链法则,蜻蜓吃蚊子、苍蝇但是也会有动物吃蜻蜓。所以蜻蜓可谓四面楚歌。为什么现在“蜻蜓”越来越少了哪!和人类脱不开关系

其实,现在看来,不只是蜻蜓的数量在减少,就连燕子,青蛙,蝴蝶等等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这都与人类有撇不开的干系,如果人类再不注意环境保护问题,再不注意物种的保护问题,恐怕不久的将来,这些物种都会变成传说了,到时候,人类也会自食恶果。

为什么现在“蜻蜓”越来越少了哪!和人类脱不开关系

蜻蜓是益虫,它们几乎生来就是专门捕捉害虫的,对人类生活帮助很大,不但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对农田作物的丰产,也起很大的作用。

蜻蜓的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它是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把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二千只左右的蚜虫等这类小飞虫。它吃蚊子,苍蝇之类当然不在话下,此外,凡是会飞会爬的小飞蛾、小昆虫,它都欢迎。这样大量地为人类消灭害虫,叫它“益虫”是当之无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