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風情浮世繪——鈴木春信《捕蟲圖》賞析

異國風情浮世繪——鈴木春信《捕蟲圖》賞析

江戶時期·鈴木春信·捕蟲圖

浮世繪是產生於日江戶時期的一種繪畫藝術。

“浮世”其字面來源與佛教用語,具體寓意不詳,但一般認為是指生命短暫。在日本則被用於引申強調生命轉瞬即逝,在有生之年儘可能享受人生。在日古書中曾有解說何為浮世:“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火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美酒,忘卻現實中的煩惱,撇下眼前的憂慮,不再灰心沮喪,如同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之中。這就是浮世!”

鈴木春信是18世紀日江戶時期著名的浮世繪畫家,也是浮世繪錦繪的創始人,是他將色彩引入了木版畫中,通過絢麗的色彩搭配出柔美和諧的色調。他尤其鍾愛繪製女性圖像,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身材修長,體態輕盈,瓜子臉龐,有時候多帶有一種恍惚的神情,非常切合那種浮世理念。

異國風情浮世繪——鈴木春信《捕蟲圖》賞析

捕蟲圖·人物局部細節

在畫面構圖時,多以室內室外為背景,突出一種抒情意味,同時,他所繪的人物原型往往來自於現實生活之中,這些都可以通過人物身上的細節推出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