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早之前,朋友就不想要這顆鐵線蓮了,因為它一直裝樹,苗齡快三年了卻從未開過一朵花。見過裝樹的藤本歐月,可還從沒見過裝樹的鐵線蓮,我對她說:“別急啊,等等它就開花了,不信你等一段時間看看,給我來幫它料理料理。”

這天,朋友終於忍無可忍,把那顆裝樹的鐵線蓮扔給我了。

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看到實物,我還是吃了一驚,淨高1.2米的爬架上佈滿鬱鬱蔥蔥、光鮮嫩綠的葉片,卻連一個花苞的影子都沒有,只有購物記錄還能證明它是南歐系的索利納。我決定發揚挖挖黨的作風,倒出來研究一下盆土內的秘密。

挖掘結果讓我哭笑不得,盆底用一張溼紙巾堵著底孔,佈滿發黴的黑點,包住根系的黃泥土球和之後添加的泥炭介質涇渭分明,根系鬆散、黯淡發灰。不過導致不開花的根本原因,我想還是日照不足,這是閨蜜陽臺小花園的硬傷,真不怪她。

對比一下,如下兩圖發灰鬆散的根系和健康金黃的根系。

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我抖掉舊土,剪掉過長的老根,盆底鋪一層陶粒,換上為鐵線蓮調配的專用介質,再添上魔肥……

如果它會說話,它一定會向我哭訴它的悲慘遭遇,然後仰天長嘆:“我終於棄暗投明了!”而且我相信它會很快就會爭氣地見花苞!

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很多新手覺得花兒難養,其實養花的關鍵在於土壤(介質)、陽光、空氣和水。

對於盆栽為主的陽臺黨、露臺黨而言,植物根系的生長環境與地栽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土壤(介質)尤為重要。

土壤中的水、氧氣的交換直接關係著植物的生存。

土壤中的微生物與各類元素決定著土壤的結構與營養。

土壤的溫度影響著營養物質的傳輸。

因此,在空間與時間都相對有限的小花園裡,我提倡審慎的選擇花盆質地和種植介質。

此外,任何介質、泥炭土在使用1-2年後都會出現鹽鹼化、養分失衡的問題,農業種植裡提倡“輪作休耕”,因為高強度單一的使用會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也需要休息和改良。

在空間有限的陽臺、露臺花園裡,無法實現“輪作休耕”,就需要每年給盆栽花卉更換1/4-1/3的新介質。廢舊介質不用扔掉,可以找一個大花盆,大塑料袋也行,將介質與有機肥混合起來進行“休息和改良”,大半年以後用於種植各類草花、月季、繡球都是極好的。

朋友養的鐵線蓮三年都不開花,我這樣一整,保證不久後見花苞!

通過這盆裝樹的鐵線蓮,我還看到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植物自帶的原土與新加入介質的質地差別較大時,如果換盆沒有適當修剪、打散根系,會造成水和營養物質無法滲透,植物服盆困難,尤其是鐵線蓮、月季這類對介質相對敏感的花園植物。

就拿鐵線蓮來說,如果買的多了,你就會發現到,來自北方的鐵線蓮自帶的介質多半是草炭土+黑泥,長三角的繁殖基地則大多數使用泥炭土+珍珠岩+松鱗,更專業一些的會用泥炭土+珍珠岩+稻殼碳,歐洲原裝進口的鐵線蓮則使用純泥炭土。這些與當地的氣候、養護方式與經濟性有關。

但到了我們的花園裡,需要你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和不同植物的需求來調整。

比如純露養的鐵線蓮,最關鍵的是排水和透氣,硅藻土和稻殼碳能幫上大忙,保水保肥又需要赤玉土和鹿藻土來平衡,綠沸石能預防爛根,麥飯石可以改良土壤機能。再比如繡球耗水量大,適當添加松鱗和蛭石能降低澆水勞動量。

但前提是抖掉原土、打散根系、適當修剪,還是拿鐵線蓮為例,這個季節可以先控水3-4天,盆土相對乾燥後更容易操作,用抖、拍的方式去除原土,底部盤結特別緊密的部分可以剪掉,對於厚重無法抖掉的黑泥,可以放入水中漂洗去除。處理好的根系不用像梳頭髮一樣根根分明,但至少是清爽鬆散的,換入新盆新介質後,在澆定根水時可以兌入噁黴靈、苯胺類殺菌劑防立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