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古人發明酒的時候,是用於引藥勢的,而今天則是消愁解悶的良品。大健康時代,很多人熱衷於自我養生保健,如何選擇藥材應是最重要的環節。根據衛計委頒佈的藥食同源目錄,予以詳解。

1、白扁豆

甘淡;微溫;平。歸脾、胃經。

功效:健脾,化溼,消暑。臨床主要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糖瀉,白帶過多,暑溼吐瀉,胸悶腹脹。炒扁豆健脾化溼,用於脾虛洩瀉,白帶過多。

2、山藥

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甘;平。肺;脾;腎經。

功效:補脾;養肺;固腎;益精。溼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者禁服。《藥品化義》: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因其味甘氣香,用之助脾,治脾虛腹瀉,怠惰嗜臥,四肢睏倦。又取其甘則補陽,以能補中益氣,溫養肌肉,為肺脾二髒要藥。土旺生金,金盛生水,功用相仍,故六味丸中用之治腎虛腰痛,滑精夢遺,虛怯陽痿。但性緩力微,劑宜倍用。

3、山楂

酸甘;微溫;無毒。脾;胃;肝;肺經。

功效:消食積;化滯瘀。脾胃虛弱者慎服。《本草求真》:山楂,所謂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鹹之味,以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氣破而洩化,謂之為健,止屬消導之健矣。至於兒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瘡不起,力能以發;猶見通瘀運化之速。有大小二種,小者入藥,去皮核,搗作餅子,日干用。出北地,大者良。

4、砂仁

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味辛;性溫。脾;胃;腎經。

功效:化溼開胃;行氣寬中;溫脾止瀉;安胎。陰虛有熱者禁服。《藥品化義》:砂仁,辛散苦降,氣味俱厚。主散結導滯,行氣下氣,取其香氣能和五臟,隨所引藥通行諸經。若嘔吐噁心,寒溼冷瀉,腹中虛痛,以此溫中調氣;若脾虛飽悶,宿食不消,酒毒傷胃,以此散滯化氣;若胎氣腹痛,惡阻食少,胎脹不安,以此運行和氣。

5、芡實

甘;澀;平。脾;腎;心;胃;肝經。

功效:固腎澀精;補脾止洩。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本草新編》:芡實,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溼。夫補腎之藥,大多潤澤者居多,潤澤者則未免少溼矣。芡實補中去溼,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真水,與諸補陰藥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溼也。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與山藥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飯調服。

6、麥芽

甘;平。脾;胃經。

功效:消食化積;回乳。《醫學衷中參西錄》:大麥芽,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飲食積聚,為補助脾胃之輔佐品,若與參、術、芪並用,能運化其補益之力,不至作脹滿,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雖為脾胃之藥,而實善舒肝氣。夫肝主疏洩,為腎行氣,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洩以行腎氣,故又善於催生。至婦人乳汁為血所化,因其善於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入丸散劑可炒用,入湯劑皆宜生用。

7、茯苓

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甘;淡;平。心;脾;肺;腎經。

功效: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陰虛而無溼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溼,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餘,最為利水除溼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溼已消,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幹悉去。

8、萊菔子

味辛;甘;性平。脾;胃;肺;大腸經。

功效:消食導滯;降氣化痰。《醫學衷中參西錄》:萊菔子,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鬱,消脹除滿,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蓋凡理氣之藥,單服久服,未有不傷氣者,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後移時服錢許,藉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若用以除滿開鬱,而以參、芪、術諸藥佐之,雖多服久服,亦何至傷氣分乎。

9、藿香

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芳香化溼;和胃止嘔;祛暑解表。陰虛者禁服。臨床用於溼濁中阻,院痞嘔吐,暑溼倦怠,胸悶不舒,寒溼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10、人參

收起來!衛計委頒佈的20個藥食同源目錄(上集)

味苦;微苦;性微溫。歸肺;脾心;腎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實證、熱證忌服。《本草蒙筌》:大抵人參補虛,虛寒可補,虛熱亦可補;氣虛宜用,血虛亦宜用。雖陰虛火動,勞嗽吐血,病久元氣虛甚者,但恐不能抵當其補,非謂不可補爾。古方書雲,諸痛不宜服參、芪,此亦指暴病氣實者而言,若久病氣虛而痛,何嘗拘於此耶?東垣治中湯,同乾薑用治腹痛吐逆者,亦渭裡虛則痛,補不足也。是以醫家臨病用藥,貴在察證虛實力先,當減當加,自合矩度。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