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綁架犯拒絕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轟動一時的章瑩穎案件至今沒有結果,嫌犯甚至始終沒有承認自己的罪行。或許在過去和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依然無法得知確切的真相。問題是,究竟是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才會迫使罪犯做出這樣的事情?今天將從心理角度分析綁架犯的心理狀態,為什麼始終不願意說出來章瑩穎的下落?

心理分析:綁架犯拒絕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情緒、認知、性格、心理規律都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

對抗心理

對於嫌犯克里,首先他是一名學霸級高材生,那麼我們有理由判斷他的心智會更成熟,思維會更理性,因此,衝動作案的可能性便更低一些,綁架一定是他蓄謀已久且進行了詳細準備的。

基於過人的智商與能力,他本人對於法律的理解會更為深刻,對於法律的理解,不僅擴展了對法律的利用、對漏洞的掌握,也創造了與警察博弈的機會。以他始終沒有正面承認自己的行為這一狀態,充分說明了他對抗的心理狀態。法律追求的是情況屬實,證據確鑿,在沒有絕對證據的情況下嫌犯始終沒有承認罪行,因而法律便無法斷定作案動機進而無法確認罪行,所以他的心理對抗暫時是“成功的”。

心理分析:綁架犯拒絕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情緒、認知、性格、心理規律都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

盼望解脫

因為無法定罪,嫌犯的內心依然盼望著解脫。警方後來調查發現,嫌犯是某大型變態網站的註冊會員,該網站中充斥著大量非正當的帖子內容,曾助紂多人發生真實犯罪行為。嫌犯克里也在實施行動之前也曾在網站誘拐、綁架部分中瀏覽大量信息,基於內心的動機以及外在信息的不斷誘發和刺激,使得罪犯產生了對犯罪的幻想性心理,並且最終將其付諸為犯罪行為。

心理分析:綁架犯拒絕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情緒、認知、性格、心理規律都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

嫌疑人的心理狀態是一切犯罪行為發生的中心點,由於受到了認知、情緒、環境、心理等等因素的左右,精神上受到長久且強烈的壓制,從而導致正常的思想和行為失衡,最終形成非正常的心理和行為。極端的狀態包圍他們的同時可能會塑造出反社會型的人格。無羞恥感和同情心是顯著的表現狀態,無法正常的感知到他人的喜怒,代替出現的是冷漠和陰暗。儘管在智商的作用下他們清楚哪些行為是違法的,但他們會不由自主的去實施犯罪行為。

心理分析:綁架犯拒絕說出章瑩穎的下落,其實屬於一種正常心理!

情緒、認知、性格、心理規律都屬於心理學研究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