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免死铁券在史书的用途是这样解释的:“外科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免死铁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免死金牌,在古代,如果谁家能供上这样一块铁券,绝对不是一般人,对整个家族来说都属于至高荣耀,然而有人不这样想。

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唐中期,有个名叫茹常的渤海靺鞨族人,是朔方一名将领,因战功得到了皇家赐姓,由茹常改名为李嘉庆,而日后他的儿子战功比他更加显赫,这就是李怀光。

李怀光从小参军,以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出名。他跟随名将郭子仪南征北战,做事雷霆手段,亲戚犯法也不讲情面,敢于执法,郭子仪便将军中事务都交给他来打理。因为他的勤勉严厉,军纪严明,军中士兵十分敬畏他,不久李怀光又兼任邠、宁、庆三州都将,期间吐蕃不敢向南入侵。

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公元783年朱泚造反,自立国号,这让唐德宗李适惶恐不安。唐德宗在14岁时经历过安史之乱,当年跟随唐玄宗和其他皇室成员逃到了四川,饱尝战乱之痛。42岁的他依旧性情软弱,此时又听到叛乱,立即决定连夜跑路。

朱泚的人一路追杀皇帝到奉天,唐德宗被围困之际,是李怀光率军援救。为了救皇帝,李怀光也费了老劲儿,当时道路泥泞,李怀光激励兵将从蒲津渡过黄河,在醴泉打败朱泚的骑兵,直奔奉天。自此,唐德宗对这位救命功臣十分器重。

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但李怀光是一个直肠子,他看不惯奸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直言不讳指责奸臣,认为朝局动乱是朝中几个奸臣所为。被点名的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跑到皇帝面前演一出“臣冤枉”的好戏,还设法阻止李怀光觐见皇帝,唐德宗谁也不想得罪,只好分别安抚。

显然,李怀光对这样的处理不满意,唐德宗还指望着李怀光继续为大唐出力呢,最终还是将这些人革除官职,同时还下诏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赐予免死铁券,以示安抚和激励。

唐德宗派人去送铁券和宣读诏书,没想到,李怀光听到后不但不高兴,反而大怒,把铁券砸在地上,说:“凡是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赐给我,是叫我反叛。”如此浅薄自负、言语放肆,放弃忠君选择叛逆的行径让众人均十分心惊。

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很快,李怀光给在奉天的部下将领写信,约时间反叛,部下不敢反,秘密上报。第二天,李怀光又派人催促他,他又报告了。几天后,李怀光再次派出送信的人被守城门的抓住了。

李怀光有些急眼,干脆公开说要与朱泚联合,唐德宗有些害怕又一次选择跑路,这次逃到梁州。不过李怀光的军队再强悍,仍然是属于朝廷的军队,不少人并不愿意跟着李怀光他造反,他的兵越来越少。唐德宗见形势好转,便回到了京城。

皇帝赐大臣免死铁券,大臣一砸立马造反

经过几次讨伐,785年,朔方军将领牛名俊割下李怀光的头投降,李怀光死时57岁,他的儿子杀了几个弟弟然后自杀,只有他的妻子王氏还在。

唐德宗并没有牵连李怀光的家人,还下诏表彰了他当初勤王的功劳,将李怀光外孙燕八八赐姓李,改名承绪,做为李怀光的继承人,赐庄园住宅各一处,又送还李怀光的尸体和头得以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