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计谋?

义枫刀

有一计策,它结束一个暴政,庞然大物被一击而倒,差点使东汉王朝起死回生,说起《三国演义》的经典计谋,王允的连环计必然名列前茅,不可不说。


连环计,出自《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敌方兵多将广,不可力敌,要想办法让其背上包袱,自己削弱自己,主帅居中指挥,得到上天眷顾。

当时董卓挟天子献帝在长安,甲胄护身,筑眉坞自娱,谋主李儒,武有吕布,兵精粮足,天下无可奈何,关东群雄讨卓不久自散,朝臣行刺徒送性命,董卓权势固若金汤。


忠臣元老王允百思无计,晚上愁到睡不着到后花园散心,偶遇义女歌姬貂蝉拜月,顿时心生一计,与貂蝉商讨妥当后,遂定下计谋针对无敌组合董卓吕布,以吕布为主行使连环计。依拙见,王允连环计其中包括:美人计,离间计,激将计,釜底抽薪,反客为主。

把吕布定为目标,砍断董卓臂膀,这是釜底抽薪,水正沸腾,加水止沸不如抽掉柴火。以四大美女之一貂蝉为饵,是为美人计。计议后王允请吕布过府饮宴,席间让貂蝉跳舞助兴,好色的吕布看得目不转睛,王允便顺水推舟以结好为名送上貂蝉,让他择吉日迎娶。吕布喜不自胜,差点认了义父。(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王允又邀董卓过府,重施故伎,有所不同的是,当天白天就把貂蝉送进董府了,路上众目睽睽大家共见。吕布质问王允食言,王允解释,“太师知道这事,心疼儿媳,接进府择吉与你成婚”,吕布恍然大悟,感激不尽。这是离间计上半截。

吕布等了几天,毫无喜讯佳音,打听后才知貂蝉已被太师收为小妾,怒火中烧摸到凤仪亭,恰遇貂蝉独坐,二人互诉衷情,貂蝉倾诉被骗失身,欲跳湖明志,吕布抱住,这是离间计下半截,至此离间完成。


凤仪亭董卓掷戟,吕布逃走,诉与王允知,王允假作感叹,叹息自己年老无用,只是可惜天下英雄第一的吕将军受此奇耻大辱,激得吕布哇哇大叫,誓杀董老贼,此为激将计。(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王允假作害怕劝吕布忍耐,更激起吕布火气,一番疏导后,吕布请问王允“计将安出”,王允从要求人变成人求己,此为反客为主。


于是,连环计中,以为要当皇帝的董卓上朝,伏兵四起,董卓大呼“吾儿奉先何在”?吕布拿方天画戟走出来叱声“奉诏杀贼”,一戟刺死董卓,至此,连环计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南方鹏

三国演义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非孔明借箭不可!这个小学课文里的故事已经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让人佩服有些事情可以用计谋达到似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下面我再与大家一起回忆并分析其中的玄妙之处吧!

孔明借箭背景介绍:

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际,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 交出20万只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为防周瑜另有毒计害人,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告诉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 而且立下军立状,以安周瑜之心。 诸葛亮其实早已暗观天象,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雾 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计,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雾 诸葛亮问周瑜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 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 开到曹营面前擂鼓呐喊 明知曹兵在大雾天定不会出战 ,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 曹操并不出战,直命曹兵乱箭拒敌 在曹兵乱箭之下 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 遍布船只俩边, 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 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 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百度资料)

有了上面的实况背景,我们的分析就好下手了。

首先,在于诸葛亮的会识人。
诸葛亮的识人在平时,他早就对剧中的几个人物做过详细的分析和背景调查。比如说,对周瑜的分析就很到位,知道他的目的是要害自己,有了这张底牌就好办了,诸葛亮以大局为重,避开正面冲突,然后他假装自己中计装傻,造成周自以为得计,为草船借箭减少了很多干扰和麻烦。 再比如说,对剧中的鲁肃,深知他为人忠厚、守信义,又觉得周瑜信任,诸葛亮还得依赖他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和帮助。再比如,对生性多疑的曹操,诸葛亮针抓住其弱点,采取雾天深夜佯攻的方法,使对方摸不清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射箭进攻,完成最后最关键的有箭可借的一步。

其次,在于会识天。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互相抬杠的过程中,好象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三天造十万枝箭的军令状,其实他没这么傻,诸葛亮就已经观察天象,并预料到第三天夜里将有浓雾。这个也剧情最关键的部分,天来帮忙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有你真懂才能做到,否则有一百个脑袋也不能冒这个险对吧。

第三,在于会料事。筹备借箭物品,船只和草人是关键,这个诸葛亮已经身在东吴,打死他也没有,但早就预计到了鲁肃会帮助他,这个忙如果到时没人帮助,那借箭之事也是空谈,你说是不是?

第四,在于会安排。大家现在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在战场上更是马虎不得,一个大意被对方识破,那很可能就是脑袋搬家的命运。我们来看看主人翁孔明又是如何巧妙安排,环环相扣,最终达到目的的。选择最佳时间,夜晚四更时分,即现在的深夜二点多钟出击,夜深人静,曹操是毫无准备的。又利用浓雾掩护,靠近曹营。离得远了,箭都水里,借个毛呀,难道要士兵跳水里去捞么?又再敲锣打鼓,虚张声势,引敌上钩,让曹军有大军压境之感,当部将要靠近进攻的时候,被曹操制止了,说抓紧射箭吧,小心有诈,你娘的,射箭才真有诈的,难道你和诸葛亮是一伙的?弄片刻怕不够,又临机安排变换草船方向,让草人接箭,就象赵本山接拐一样轻松自如。你娘的,怎么会这么多鬼点子?

每次想起孔明借箭的故事,我就不禁想起古人的智慧,在很多地方,至今难以超越不是?!怎么想出来的????

丫的---------!估计也该你感叹了吧!


文心采露苑

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很牛的人物和计谋,不过我能想到最经典的还是望梅止渴的典故。

这个典故大意是说,曹操征张秀时,因天热缺水士兵口渴难耐,行军速度很慢。曹操悄悄问向导:哪有水,向导说:挺远的。曹操:你别说话,我有办法。然后就拍马上前大喊:前面有一片梅林,里面的梅子又大汁又多,大家跟我往前跑啊。士兵听后满口生津,顿时不觉得那么渴了,加速行军赶到了水源地。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三国演义里攻心的计谋往往针对敌方主帅,利用其心理弱点放大招,如周瑜打黄盖诈降曹操,诸葛亮唱空城计等等,而望梅止渴最牛的是能对自己所有部队放到大招。这条计策成功的基础是能让部下几万人都相信,一般人对敌人使用计谋时心里压力不大,毕竟是敌人,骗了也就骗了。但对自己人使计谋心里压力往往很大,对信任自己的几万部下使计谋更需要强大的心里素质。

试想一下,万一当时跑了很远没有看到水源,士兵们对此产生怀疑,再想鼓励士兵前进就很困难了。即使成功到达水源,士兵们明白过来是在骗他们,那后面打仗士兵还会信任他们的主帅么?古人云: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曹操牛就牛在对自己人说骗就骗,骗完还能指挥部队继续战斗(虽然张绣直接投降了)。对自己人都能如此,那对敌人呢?

所以说,望梅止渴这条计策虽然简单,但不是谁都能用出来,或者说能用出来的绝非常人。曹操作为三国中前期最重要的诸侯,空手打下半座江山,几乎击败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对手,虽然最后败给了岁月,但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道璀璨的星光。


加糖加奶热咖啡

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一书的高潮和重点,比较经典的计谋均出自此役,例如反间计杀蔡瑁张允,黄盖献苦肉计,诸葛亮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其中最精妙的我认为是苦肉计。

黄盖和周瑜演的这一出苦肉计,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让人无法分辨,首先,周瑜利用了曹操派来的间谍给自己通报消息,黄盖挨打是真挨打,投降却是假投降,这份情报也是真情报,可是真情报带给曹操的却是错误的判断,这一段把周瑜的智慧,黄盖的忠义,阚泽的勇气和机智以及曹操的奸雄本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相比较而言,诸葛亮的空城计不值一驳,作为三军统帅的司马懿怎么可能连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就退兵,实在太不合常理!


三日轩主人

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计谋,如果说那个最经典,这个很难说,见仁见智吧,不过我认为最经典的应该是空城计。

诸葛亮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能够依靠个人的胆略和智谋吓退司马懿的数十万大军,不得不让人钦佩,之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能够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都是超一流的智谋高手,都是能够掌控时局的强人。

如果我们假想,诸葛亮以一座空城面对的不是司马懿,而是黑旋风李逵的话,其结果又会怎样呢?当李逵看到城门大开,诸葛亮似神仙一般端坐城楼之上抚琴,李逵恐怕想都不想,马上就会端起两柄巨斧冲进去,到时诸葛亮估计插翅难逃。


文史坊

空城计是司马懿故意放走诸葛亮的,司马懿当时已经识破诸葛亮是真的空城,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可用的兵力了,司马懿从各方面汇总的信息,其实已经算出诸葛亮就是在一个空城里面。

但是司马懿为什么没有趁虚而入,抓住诸葛亮,进而灭了整个蜀国呢?

当时的曹魏统治集团,特别是曹家对司马懿非常不信任,一直在提防司马懿,当时曹睿在位,大将军曹真还掌握魏国实际的兵权,如果这时候司马懿把魏国最大的敌人诸葛亮和蜀国消灭掉。

结果肯定是司马懿被收掉军权,能平安退休都是最好的结果了,这个时候放过诸葛亮,养寇自重,让魏国继续重用自己,这个是当时司马懿最好的选择,留着蜀国在,曹魏只能不断的将权力给到司马懿。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新鲜资讯集散地

我觉得最经典的计谋就是用貂蝉的美人计。


董卓从西凉到都城以后,倒行逆施,杀害忠良,奸淫宫女,夜宿龙床。无奈董卓既有军队,又有一名武功高强的义子吕布做帮兄,两个人都很强,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那个时候的袁绍曹操刘备还没有形成气候,仅仅是一个愤青,汉室江山马上都要崩盘。

司徒王允,忧国忧民。分析了董卓和吕布,发现这二人都是好色之徒,可以行使反间计,让他们自相残杀。选谁做诱饵呢,他想到他养了一个歌妓,叫貂蝉,国色天香闭月羞花。就找她商量,跪求她的帮忙。貂蝉为报答其养育之恩,含泪答应。


具体的计谋是这样的,先让吕布过来来家里喝酒,喝的麻麻的时候,让貂蝉出来献艺。吕布一看,都色眯眯的迷上了。再也动不了地方了。王允说叫你喜欢吗?喜欢就送给你。吕布当然说喜欢,感谢不已。王允说找个良辰吉日然后给你送上门。

然后再请董卓过来喝酒,一样的套路,董卓也被迷得神魂颠倒。王允把貂蝉送给董卓带走。

过几天,吕布截住王允责问他失信。王允说,是董太师把貂蝉接过去帮你完婚,谁成想他自己独吞了。又对吕布说,奇耻大辱啊,我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已经无能为力。像将军这样的年轻才俊难道就能忍气吞声吗?吕布气得捏碎了手中的杯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宫里边儿貂蝉也飚演技,吕布去的时候,他就假装以泪洗面。表明喜欢吕布,不喜欢董卓。甚至假装自杀博取吕布的信任。把吕布的怒火挑的越来越高。

二人幽会的事情,被董卓知道了,董卓气得把方天画戟扔向吕布。有人曾建议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稳定其心。董卓不舍。

在合适的时候,王允开始策反吕布,国仇家恨面前,吕布八董卓当庭刺杀,美人计完成。

这其实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所谓的美人计就是抛一个诱饵,让强大敌人内部产生矛盾,自相残杀。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bug,假如吕布和董卓把这件事说开了,不就明白王允的阴谋了吗?聪明的你,怎么看待这个bug呢。

做未来的知识大咖,公众号:浩评如潮

富春江翁

我认为以下计谋堪称经典。

一、群英会蒋干中计。大意是荆州降将蔡瑁、张允降曹后,帮助曹操训练水军,对孙刘联军构成重大威胁。正在此时和周瑜少时同学的蒋提出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利蒋干欲劝降立功心切又害怕无功而返的心理,先切断劝降之路,又留下立功之机(伪造蔡、张将投降书),造成种种假象,诱使蒋干盗书而自鸣得意,曹操杀人自断臂膀,可谓对人性的深度辩识。

二、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孔明二气周公谨。大意是周瑜想用美人计消磨刘备意志,软禁刘备从而达到制约刘备集团的目的。诸葛亮洞悉周瑜计谋,利用乔国老说动吴国太,吴国太爱女心切,又看上刘备是英雄人物所以处处维护,又授赵云三个锦囊,料事如神,安排在先,最终不仅替刘玄德赚了一个老婆,还二气周瑜达到了打击对手的目的。

三、曹操抹书间韩遂之计。可以说是经典的反间计,曹操利用马超、韩遂不相信任,在和马超交战的不利时机,和韩遂叙旧而不战斗。又故意写了一封言辞模糊,字迹涂改的信,又故意让人送错到了马超途中,从而成功离间了韩遂、马超集团的关系,为击败马超创造了条件。

当然《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经典计谋,以上三计只是个人看法,欢迎大家发表自己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