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思考的風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知識,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斷美醜的能力。 ——漢娜·阿倫特

傷痛能夠給人帶來什麼?

距離那場改變很多人人生軌跡的大地震已經過去10年了。經此天災之後,“生死之外無大事”成為很多當事人信奉的理念。有人將它理解為要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最大精彩,有人則把它理解為萬事皆空。

10年的時間不算長,但由於包含了太過沉重的內容,總容易讓人有種恍然隔世的錯覺

人們也慢慢發現,直面災難、理解並看清災難帶來的影響,比一味的緬懷和悲傷更重要。因為後兩者只是情緒的發洩,理解和反思才能給人真正開始的勇氣。

本週另一條和傷痛有關的新聞,是乘坐滴滴順風車的空姐遇害。於是,關於女性安全的討論再次成為熱點。

遺憾的是,每一個沾滿鮮血的全民話題,都容易在過度的情緒煽動之下,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惡。它可能是來自商業博弈、媒體傳播甚至是網友的參與。

事實上,不作惡才是對傷痛最好的反思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01.區塊鏈涼涼?

猛然間,你會發覺周圍談論區塊鏈的人少了

即使本週四豆幣創始人周錦增被警方帶走,消息也只是在小範圍傳播。周錦增是“區塊鏈108將”之一,不過,不同於《水滸傳》裡梁山好漢建功立業後的座次排行,“區塊鏈108將”只是出自自媒體的“包裝”。

雖然事後周錦增在朋友圈澄清,稱自己被警方帶走是因為團隊員工不滿待遇,對自己大打出手,但廣為流傳併為很多人相信的版本卻是,周錦增做的是空氣項目,正準備跑路被警方逮捕。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圖:周錦增的朋友圈截圖

雖然不知真相如何,但幣圈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意味也是很明顯了

而外部評論也從幾個月前的“區塊鏈是個好技術,ICO有風險”,演變成本週一蓋茨口中的“如果可以我真的會毫不猶豫地做空比特幣”。

不過,在講究“站著也能把錢賺了”的時代,創業者和投資者的抗衡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面。本週一,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就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團隊“很快可能會要求所有申請幣安的項目,披露他們是否與紅杉有任何直接或間接關係。”而這背後是幣安和紅杉資本長達半年的投資糾紛。

事實上,科技圈是從不缺少熱點和風口的,從O2O到共享經濟,再到AI和區塊鏈,在資本的助推下,往往會出現各種魔幻的場景——大媽湧進區塊鏈會場,比特幣也曾一度超過1.9萬美元。

但是讓風繼續吹,光有錢還不行。畢竟相比共享單車這樣的風口,區塊鏈被詬病最多的就是缺乏應用場景。

泡沫眾多的區塊鏈技術顯然需要更久的時間沉澱

號稱“幣圈一天,世上一年”的上車者們,似乎也該“下凡”過過現實時間了。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02.真假馬化騰

不管馬化騰願不願意,一週之內他就成為了兩起話題的中心。

一起是因為上週末那篇刷屏的《騰訊沒有夢想》。此文一出,好事者憑著“人都有慾望”的人性觀察,立馬P出了一張馬化騰凌晨回應圖。當無數媒體以“馬化騰回應騰訊沒有夢想”為標題進行報道時。除了搞事人的暗戳戳得意,馬化騰本人應該很想用“這是假的,我沒說過”的表情包吧。

最後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出面闢謠,馬化騰本人關於此事始終不發一言。

這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的結果嗎?其實未必。

從去年他在朋友圈和朱嘯虎因為ofo和摩拜論戰可見,這個手握市值近5000億美金公司的人,似乎正在慢慢顛覆以往的低調含蓄形象。

不過,當馬化騰於本週二再次選擇朋友圈這個陣地對戰張一鳴時,有了P圖的前車之鑑後,看到截圖的人第一反應都是:真的假的?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圖:張一鳴朋友圈截圖

相信真假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值得一說的,是這兩位大佬爭論背後的利益衝突。

簡單來說,就是抖音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短視頻領域的現象級產品,而騰訊作為一個航母級的公司卻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戰略性產品。

雖然在去年的烏鎮大會上,張一鳴也坐上馬化騰“反阿里聯盟”的飯桌上,但幾乎是同一時間,據AI財經社報道,從2017年12月,由於頭條不願意讓騰訊進入快看漫畫的D輪投資,兩家的嫌隙已生。

所以,說到底張一鳴並不是馬化騰的小弟

這也就不難理解,當張一鳴在朋友圈曬抖音的好成績,並言說騰訊花重金復活的微視抄襲抖音時,馬化騰為何會毫不留情地回覆“可以理解為誹謗”了。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03.人性和商業的底線在哪兒?

全民性話題往往像一個照妖鏡,多面的人性因此被照映出來。

週五晚上,自媒體二更食堂因為“消費死者”而引發了眾怒,在其平臺發表的《託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數錢》一文中(該文已被刪除),關於受害人屍體被找到時的描寫,噁心至極。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圖:二更食堂的文章截圖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種做法不止它一家。隨手一搜,你會發現這種文章還有很多,其中不乏十萬➕。當新媒體人為了流量什麼都不顧,與吃人血饅頭也沒什麼兩樣了。

憤怒的人已經行動。在眾多投訴舉報之下,這個坐擁幾百萬粉絲的大號目前已經無法搜到,有人說它已經被註銷,也有人說只是被屏蔽一週。

遺憾的是,消費死者的不光有媒體,大眾也打著緬懷同情悲憤的名義投入其中。於是,受害女孩的微博被曝光,順風車評價頁面已經被人曬到了網上,其中不乏帶著猥瑣意味的司機評價:“美女下車時絲襪容易走光看的想入非非”。

這也暴露了滴滴順風車並非看上去的那麼無辜。

在滴滴平臺上,不同於快車、專車等工具類服務,滴滴順風車主打的是社交。

如果你打過順風車應該對完善資料還有印象,在年齡欄那裡,滴滴的引導詞是:讓司機更懂你,職業信息欄的引導詞則是:遇見有趣的人。

這樣的話語是不是很熟悉?在主導陌生人社交的軟件上比比皆是,但當這種陌生人社交從網上搬移到線下,在一個幽閉的由司機主導的空間裡,乘客的安全保障又在哪裡呢

並且,由於滴滴的設置,司機和乘客的權利並不對等——司機可以對乘客進行評價,而這些的評價是所有順風車司機都可以看到的,但乘客需要在評價車主後,才能看到對方留下的評價。

除此之外,從滴滴平臺在本週五發佈的順風車整改信息中可見,這次犯罪嫌疑人用的是自己父親的賬號,滴滴自稱由於“我們原有的夜間安全保障不合理,導致在該訂單中針對夜間的人臉識別機制沒有被觸發。”

但這樣冒名頂替的犯罪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了,在北京的一起滴滴順風車司機鄭某強姦女乘客的案件裡,由於滴滴監管的漏失,使得鄭某能夠使用妻子註冊的賬號接單,並使用未註冊的車輛拉活,這無疑給了犯罪者有備而來、有恃無恐的心理安慰。

三年間,更多的類似傷害事件頻頻出現,唯一不變的是,滴滴依然無力、或者說顧不上阻止這些

滴滴女乘客事件如何成了照妖鏡?

04.亦正亦邪的《復仇者聯盟3》

一部稱得上偉大的電影是有自己的磁場的,它會讓你在笑過哭過之後,保有持久的眩暈,《復聯3》就是這樣的電影。(以下涉及劇透)

即使影片一開始就給部分漫威粉們一個暴擊——讓出場不到十分鐘的洛基在觀眾驚駭的表情裡被滅霸扭斷脖子。但這還只是開始,隨著影片的推進,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類似“超級英雄也有一死”的主題,同時也是一個深深反套路的主題。

反套路之一,超級英雄除了會死還可能永遠變不了身。

如果給這部電影評選一個廢人之隊,洛克算是頭號種子,由於在開頭被滅霸打怕了,即使班納要被滅了,自始至終嚇破膽的洛克回覆只有一個字:No,大概導演一心讓班納承包《復聯3》的笑點吧,畢竟每次當班納像患有便秘那樣使勁用力變身時,影院裡總爆發出一陣笑聲。

反套路之二,反派人物滅霸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並且為了豐富滅霸的形象,導演把他打造成一個會流淚會痛苦的擁有普通人類情感的個體,如果他的最終願望不是消滅一半的人類,換成拯救一半的人類,甚至只拯救一個人,那麼以滅霸為達到目標展現的毅力來看,他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超級英雄,那些圍著他打的超級英雄們反而像跳樑小醜。

特別是最後一個鏡頭,當他終於集齊6個寶石,打了一個響指使得一多半的英雄消失之後,他自己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醒來,神情激動地看著這個由他創造的世界。

給人一種“我去,他才是超級英雄的錯覺”

其實,仔細想來,導演還是給超級英雄和反派做了區分,那就是當面臨愛和理想或者說使命二選一時,超級英雄們會首先選擇自己所愛,而滅霸則首先選擇後者,即使當他把自己的女兒卡魔拉扔下去的時候也充滿痛苦。

不過,現實不就是這樣嗎?一個有著堅毅內心的人往往才是最後的贏家,不管他是好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