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现在的发展状态如何?

黄基成

我是“红雨说历史”,羌族现在当然是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羌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一起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啊。



广袤的华夏大地,在波涛汹涌的岷江流域,我们可以看到竹索桥,这个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羌族自称“尔玛”,就是“本地人”的意思。本地当然就是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汶川,黑水县等地。“羌”是我国古老的民族,现在羌族是古老羌族的一部分。

羌族大多分布地区,重峦叠嶂,山河纵横,森林广布培育出羌族人民智慧,强健的风格。他们依靠地理环境以牧业为主,农业为大豆,他们工艺出色挑花,编织,就地取材,心灵手巧。他们也种植出很多药材。

羌族有特色的用石头堆理的房屋,房屋分成储物,居住,畜牧三层,就是上,中,下,他们信封神灵也和石头有关,比如代表自然神的白石头。羌族有漂亮首饰,男子多为短衫,羊皮背心,包头装扮。羌族的乐器羌笛很有名气。唐·王之涣有《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最后,说说羌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他们通用汉字。




笔者不是一个羌族人,所以一些言论是自己查资料找到的,如有不相符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一起讨论更多。如果有错误或者冒犯的地方请即时指出,马上更正。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羌族这个民族,是一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民族,其历史太过于久远了,久远到比华夏民族都还要久远!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炎帝部落联盟就是羌族向东发展迁徙的一个分支,所以由炎帝部落联盟与黄帝部落联盟融合而形成的华夏民族,与羌族是兄弟民族!

而羌族也是甲骨文中记载的第一个,且出现次数最多的族称!留在西部的羌人,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与中原王朝发生战争,而为了躲避战乱,一部分羌人迁徙到岷江两岸的深山峡谷之中,是为今天的羌人,另一些则继续东迁,并融入到华夏民族之中!

岷江两岸的羌人世代居住在大山之中,几乎与世隔绝,由此保留了羌族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由于羌寨多建于高山之巅,云深雾绕,因此羌族也被成为“云朵上的民族”。

虽然羌族深居内陆深山,但在明朝时期却也派遣人员同当地藏族同胞一同出征,前往东南沿海参与抗击倭寇的战斗,其后全部战死,因路途遥远,人们只得将他们的辫子剪断寄回汶川,这就有了今天汶川三江镇有名的辫子坟!

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发展,当年那强大的羌族大部分融入到华夏民族之中,只剩下30万羌人继承了羌族的族称!

而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中,羌族损失惨重,人口损失,文化及其历史文物几乎受到毁灭性打击,羌族文化的活化石,羌人中的巫师释比也去世许多,使得羌族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帮助下,羌族文化正在得到抢救,且羌族同胞也是十分吃苦耐劳,正努力奋斗,准备同全国各族同胞一起过上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