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民國期間,金條是非常流行的儲值貨幣。尤其在戰亂時期,富裕人家通常貯藏不同數量的金條,俗稱“黃魚”。最常見的規格是大黃魚和小黃魚。大黃魚通常指10市兩的金條,小黃魚通常指1市兩的金條。根據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頒佈的《中華民國權度標準方案》,1市斤等於500克,16市兩合計1市斤。當時1市兩摺合31.25克左右,約等於1金衡盎司(31.1克)。因此,大金魚一般重10市兩325克,小金魚1市兩32.5克。不論大小“金魚”,一般不在普通市場流通的,需到銀行、錢莊兌換成銀元,才能消費使用。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10市兩大黃魚

民國初年,世界各國已經開始採取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黃金交易非常活躍,上海成為黃金交易量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世界第三大金市。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實施法幣政策,嚴控黃金交易,規定凡持有黃金、白銀現貨者應向國家銀行兌換法幣,由政府集中收購黃金、白銀,禁止市場買賣、流通。

抗日戰爭後期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迅速貶值,為抑制通貨膨脹,國民政府開放外匯市場,實施黃金買賣政策,舉辦黃金儲蓄存款,收回法幣,平抑物價。抗戰結束時,黃金儲蓄存款陸續到期,政府命令中央造幣廠生產金條,交由中央銀行空運到各地備用,以供民眾兌換。製作金條原材料是由美國進口的四百兩重金磚,中央造幣廠直接進行切割,使用半自動式金條壓軋機制成各種重量的小金條。金條分2錢、4錢、5錢、1兩、2兩、3兩、5兩和10兩多種。大小黃魚的界定範圍也隨之有所變化。籠統地說,10市兩和5市兩歸為大黃魚,3市兩、2市兩、1市兩以及更小的5錢、4錢和2錢的金條歸為小黃魚。大黃魚通常由銀樓澆鑄的,央行也將部分國庫大金條委託有信譽的銀樓改鑄,應急市場之需求。小金魚通常由平面金板切割而成。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正面圖案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背面布徽圖案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背面標識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1市兩正面圖案

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金條,簡稱為“廠條”,用於黃金儲蓄存款到期兌付和戰時臨時軍餉。每枚一面壓有民國財政部“孫中山”“布徽”圖案或“中央造幣廠制”字樣,另一面有確切重量、成色及數量編號。編號代碼表示不同的鑄造廠,如編號代碼以CK、CA、CC開頭的,為重慶中央造幣廠或昆明中央造幣分廠生產的;編號代碼以CB、CD開頭的,是上海中央造幣廠或南京中央造幣分廠生產的。按成色劃分,廠條可分為標金(成色通常在98%以上)和原料飾金(成色通常不到90%)。

以西泠拍賣2017春季拍賣會 上的“中央造幣廠孫中山像五兩廠條”為例,廠條長70.5mm,寬30.2mm,厚3.8mm。條面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古代布幣圖案,在圖案下方鈐有“中央造幣廠制”字樣;背鈐“號碼CD25582,成色991.0,重量5.0005市兩”等信息。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廠條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1市兩小黃魚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各角度圖樣

說說金條中的“大黃魚”和“小黃魚”

10市兩大黃魚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從大陸帶走大量黃金,在臺北造幣上繼續生產這種金條,樣式稍有改變,但編碼開頭仍使用CD,國民黨敗逃臺灣後,臺北中央造幣廠繼續生產以CD開頭編碼的金條,也 以甲、乙、丙、丁等戳記編碼的,但成色都較低,一般不到90%,標有“飾金原料”字樣。這些金條成為國民黨退守臺灣後的物資保障,在臺灣經濟復甦中起了重要作用。

民國時期金條的購買力,抗戰初期,一根小黃魚大約可以兌換30—40塊大洋。抗戰後期,黃金兌換銀元的比率越來越大。1949年之前,三根小黃魚可以在北京買個小型四合院。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民間留存廠條經過銀行兌換、政府回收熔化,加之民間有將金條融化改做首飾的傳統,到如今,民國時期的金條存世數量已非常稀少,保存完好的中央造幣廠金條更是非常少見,又因由政府機構鑄造發行,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和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