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內有五分之一阿拉伯人,他們為什麼可以和猶太人和睦相處?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以色列國籍的阿拉伯人的內心的矛盾——反對與嚮往!希望巴勒斯坦能夠獨立建國,又對強大的以色列表現出無比嚮往!

以色列擁有將近800萬人口,其中阿拉伯人佔了20%,也就是佔到了以色列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這個比例還有上升的趨勢!他們成為以色列公民被稱為和平公民,而在同一片藍天下,猶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間流血不斷,這部分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相處如何呢?

目前來看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處都很好,並沒有想象中矛盾,以色列國家裡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共處,而且生活得也相當不錯!並沒有大家想象的不可調和的世仇矛盾!

這些阿拉伯裔的和平公民與激進的巴勒斯坦(哈馬斯)有著根本的不同。激進的巴勒斯坦人(哈馬斯)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區,而這個地區也是經常發生流血事件的地區,巴勒斯坦與以色列衝突的集中區!

有一個很有趣的矛盾現象,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內心是複雜的,他們也支持早期的阿拉法特和後來的阿巴斯。但是,當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考慮將1967年吞併的部分耶路撒冷土地歸還巴勒斯坦作為和談條件時,申請以色列國籍的阿拉伯人猛然增加了一倍。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這部分和平公民的阿拉伯人內心的矛盾和對以色列這個強大國家的嚮往,一方面他們希望巴勒斯坦能夠建國,但是以色列強大的實力擺在那裡,他們又希望向強者靠攏,生活在強者的保護之下,能夠享受到更好生活,不希望生活在動盪的國土上,也希望享受寧靜的生活!


狗刨電競

目前以色列全國人口大約860萬,其中阿拉伯人口總量高達180萬,佔到以色列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人大體上能夠和猶太人和睦共處,而且阿拉伯人跟猶太人一樣深愛自己的國家。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拉伯人一起)


其實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並不必然會水火不容,他們之間只是有很多的矛盾暫時無法得到很好的協調。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之所以痛恨猶太人,這是因為猶太人在阿拉伯人居住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而且新建立的以色列還一步步侵佔了更多阿拉伯人的土地,並且把大量阿拉伯人趕出了自己的家園。

以色列的建立讓很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流離失所,也許因為這些阿拉伯人的生活環境往往比較惡劣,於是他們很容易把不滿發洩到以色列的頭上,巴以兩國也因此難以在短期內達成和解。


(以色列土地變化圖)

然而以色列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生活條件卻存在天壤之別。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一樣擁有以色列國籍,他們在以色列工作,享受以色列的高福利和高工資待遇。事實上以色列的建立對這些阿拉伯人來說是一種幸運,因為他們因此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條件。

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實際上非常認同自己的國家,他們大多數都以自己作為以色列人而感到自豪,他們和猶太人一樣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鬥。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因為以色列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它充分保障了自己國內阿拉伯人的權利,以色列政府並沒有歧視阿拉伯人或者對他們進行壓迫。

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一樣都是以色列的官方語言,同時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也受到以色列法律尊重,他們可以選擇在自己的宗教節日放假。這一系列的政策都表明,以色列籍阿拉伯人作為以色列的一份子,他們的權利得到了以色列政府的充分保障。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一起植樹)

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差異並不註定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不能和睦相處,並且阿拉伯人也並不必然要痛恨以色列。其實很多時候民眾在意的不是自己的國家由哪個民族主導,他們只是渴望自己擁有和平穩定的幸福生活。如果以色列能夠允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加入以色列國籍並且為他們提供穩定的生活,估計那些阿拉伯人也就不再反對以色列,他們會非常樂意成為以色列的一份子。


李姓先生

具有很深遠的歷史遺留問題

以色列人口860多萬,有將近五分之一的阿拉伯人生活在以色列,那為什麼,他們可以和猶太人和睦相處呢?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從宗教信仰這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在以色列生活的這些阿拉伯人,大部分人是屬於德魯茲派,這個派系是什葉派底下的一個分支

在幾千年來,教廷紛爭可謂是動亂不堪,特別是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紛爭,可謂是持續了數百年,而作為一個,規模更小的德魯茲派,在數百年來,基本上是屬於被打擊的對象

對於他們來說,猶太人和其他阿拉伯人並沒有什麼區別,反倒是猶太人對他們相對來說更加友好,所以說,他們在以色列和其他猶太人生活的也算是相安無事


猶太地區的富裕程度

相對比其他阿拉伯國家,猶太地區可謂是人間天堂,其富裕程度,並不是其他地區能夠比擬的

特別是中東地區,戰亂不斷,貧困的生活外加動亂的社會,特別是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生活的更是艱苦,這使得,生活在以色列地區的阿拉伯人對於外界阿拉伯人的認同,並不是很深


雖然可以和睦相處,但其中的感情也並不是很深

這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對於猶太人,並沒有很深的認同感,但畢竟生活在以色列,你可以相安無事的生活著

在以色列地區,一般都可以看到猶太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交集並不多,而且,雖然說在以色列範圍內,境內的阿拉伯人並不會受到歧視,但從國內整體情況來看,從事較為低端的職業一就是以阿拉伯人為主

雖然說,可能其中的阿拉伯人對於以色列人並不是那麼認同,但過半的在以色列生活的阿拉伯人,對以色列的公民身份是感到自豪的


不同民族之間,可以很和諧的生活在一起,並不算什麼,畢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也一樣,很和諧的生活著

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深仇大恨,在時間的洗刷下,很多事都將被遺忘

呈現個性解讀,展示百態歷史

別忘了,關注一波,再走哦


文史解讀

由於以色列獨特的兵役制度,不光光是以色列的國家中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就連以色列的軍隊中,也有相當比例的阿拉伯人存在,甚至在面對巴勒斯坦地區執法的軍警中,有不少就是巴勒斯塔裔在面對自己同根同源的同胞在進行執法。這在全世界也是比較少見的。放在中國,那是妥妥的巴奸了。可這群阿拉伯人在以色列內部照樣是正常生活,安居樂業的,甚至民調顯示,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中有近55%的人表示對以色列公民身份引以為豪,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以色列內部不管是阿拉伯人還是猶太人,都是一視同仁,各項福利保障以及義務不會說你是猶太人就有優待。

其次是以色列在內部的宣傳中,有意將巴勒斯坦人進行了分化。比如以哈馬斯,以色列一直堅持其為恐怖組織,那麼立場偏向哈馬斯的阿拉伯人,以色列對待他們自然是加以限制和監視,甚至隔離。反之,如果是世俗派的阿拉伯人,以色列對待他們的態度是歡迎融入,不加歧視。

三,以色列政府還推出了專項的少數族裔的扶持計劃,比如2016年,以色列政府就通過了40億美元的少數族群發展計劃,重點解決少數族群的住房問題,這些都是系列優惠政策中的一種。

四,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國家經濟。以色列的經濟水平使得國民都享受到了高質量的生活,不管是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因為阿拉伯人實在沒有辦法說服自己鋌而走險拿槍和猶太人對著幹。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實際情況是一部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處的比較和諧,大部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相敬如賓,甚至有點相互隔絕。

以色列籍阿拉伯人在以色列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尷尬的群體,儘管近年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的生活和待遇逐步在提高,對以色列國家認同感越來越強,但是與主流猶太人之間還是有一定相互防範的。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把它併入了到了當時的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羅馬人與猶太人衝突不斷,從公元前後開始,羅馬人把猶太人驅離了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從此流落世界各地。

公元7世紀後,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不斷遷入該地區,與當地的土著混血,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成為當地的主體居民。19世紀末期開始,猶太人開始大規模地迴歸巴勒斯坦地區,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一個猶太人為主的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為主的巴勒斯坦國,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之後的半個世紀與眾多阿拉伯國家進行的多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所控制的土地逐漸擴大。1988年,巴勒斯坦宣佈建國,目前是聯合國觀察員國,正在爭取正式會員國席位。目前以色列實際控制的面積大約2.5萬多平方公里,耶路撒冷目前由以色列實際控制。約旦河西岸(面積5879平方公里)和加沙地帶(面積365平方公里)合稱巴勒斯坦,目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2013年後稱巴勒斯坦國)實際控制的面積約為為2500平方公里。

現在以色列有868萬人口(2017年),其中74.8%猶太人(多數是德系猶太人)、阿拉伯人約佔20%。1948年建國時國內大約有65萬猶太人,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多佔了6750平方公里的土地,多數世代生活在這裡的阿拉伯人逃離的家園,但當時整個以色列依然有15.6萬阿拉伯人(多數為阿拉伯穆斯林、還有阿拉伯基督徒及阿拉伯人德魯茲人)留了下來,成為了以色列的公民。


歡迎評論與關注


十三叔看歷史

對於以色列境內1/5的阿拉伯人,他們為什麼能和猶太人和睦相處的認知,具體來說,緣由很多,其最根本的原因則是:住在一鄉,共為一邦。

我的老家,同姓族群有數千人,聽老人講解放前與另一(他)姓族群常因土地、水源大打出手。每次打族群架都互有傷亡。在老家的同姓族群中有數戶(他)姓族群因親戚關係搬來我老家族群中一起居住,每次打族群架,他們都不會衛護他們的同姓族群,必須同我們的族群一起,打他的同姓族群。在老人講過去故事的時候,我們常會追問為什麼?這不是叛徒麼?

老人們說:不為什麼,這叫同住一鄉,共為一邦。你是否覺得對於理解上述問題有所啟發。

以色列現有人口約860萬,其中阿拉伯人(主要是巴勒斯坦居民)170~180萬人左右。約佔20%左右。這些入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主要是以色列在5次中東戰爭中或說佔領或說迴歸的土地上長期居住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為了緩和巴以矛盾,壯大自身勢力收納的異族人。

入以色列籍的異族人有很多規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忠於以色列國家。入籍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為何能與猶太人和相處?

一、必須忠於以色列,入籍自願。

通過入籍的嚴格審查,無反以汙點,通過自願原則,舉行入籍宣誓誓死忠於以色列,承認以色列憲法,分擔以色列的公民責任和義務等儀式,用中國話叫賭咒發願。

你自己決定的事情,有何理由與猶太人不和睦?

二、以色列是高福利、多風險國家。

以色列周邊敵國環伺,時刻處在戰爭狀態。以色列“先發制人”的好戰,決定了其生存空間,怕人就要捱打!“強權出‘真理’"!因此,以色列全民皆兵,依仗美國處處表現出強勢,得理不饒人。

以色列工農業、軍工及科技發達,按照猶太人的經商理念,有錢必須賺。雖然自然資源匱乏,利用軍工和工農業、高科技卻賺了不少錢,在世界上屬於發達國家。國民享受著一流的福利待遇。而凡屬以色列籍人員,同享義務和權利。阿拉伯裔以色列籍人員,與貧窮的巴勒斯坦人比,有如地獄與天堂。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當然明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有何理由不“住在一鄉,共為一邦"呢!


老狼48440790

以色列自從建國以來就處於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雙方接連爆發過五次中東戰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使是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大打出手之時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人卻大體上同猶太人保持著和睦狀態,更令人驚歎的是以色列國內不僅有五分之一的阿拉伯人,甚至連以色列軍隊中也有阿拉伯人,以色列卻從沒擔心這些阿拉伯裔士兵會調轉槍口對付自己。

事實上對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而言:困擾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宗教矛盾並不是一個問題——儘管這些阿拉伯人和其他阿拉伯人一樣信仰伊斯蘭教,然而他們卻屬於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伊斯蘭教內部一直就存在激烈的教派衝突:遜尼派和什葉派已爭鬥了上千年,而德魯茲派作為中東地區一個不甚起眼的小教派一直是備受擠壓的。對他們而言:信仰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阿拉伯同胞並不見得就比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人好多少。

與此同時以色列並沒因為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就對自己境內的阿拉伯人進行迫害,恰恰相反以色列還在2016年通過了40億美元的少數族群發展計劃,重點解決少數族群的住房問題。可以說以色列在國內社會保障方面並沒刻意偏袒猶太人,對阿拉伯裔不僅刻意沒打壓限制,甚至還給予了比猶太人更為優厚的待遇。

儘管如此,實際上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其實一直都處於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一方面他們作為阿拉伯族裔希望巴勒斯坦能獨立建國,所以他們在早期也曾一度支持過巴解組織;另一方面以色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能保護他們的正常生活,這也是他們所向往的——這當然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畢竟任何人都更渴望過一種安定祥和富足的生活,而不是終日身處戰亂與貧窮之中。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以色列國內的140萬阿拉伯人被中東地區其他阿拉伯人稱為“阿奸”。其實他們在以色列國內日子也不好過,兩頭受氣,根本不存在什麼“和睦相處”的說法。

以色列國內的阿拉伯人都集中住在阿拉伯人為主的地區,主要住在東耶路撒冷、戈蘭高地。以色列10個最窮的城區有8個是阿拉伯人區,孩子上學也是和猶太人分開的。

這些人大多是在中東戰爭中土地被以色列吞併後留下來的巴勒斯坦人。雖然有些有以色列國籍,但是他們還是自稱阿拉伯人或者巴勒斯坦人;還有不少至今拒絕接受以色列國籍。對這些人來說,以色列地區一直是他們祖先就定居的家,他們的生活是被以色列復國主義者毀滅的。他們支持以色列內外的反以色列復國主義運動。2001年他們曾經期望通過“拒絕參與大選投票”來做出和平抗爭,結果導致照顧巴勒斯坦人利益的中間派慘敗,極右派領導人沙龍上臺。這些阿拉伯人的日子更苦。

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戰爭中,以色列政府全力保護猶太人居民區,但是對阿拉伯人聚居地帶不聞不問。2006年,以色列把西岸一小塊地帶劃為巴勒斯坦自治地區,隨後宣佈,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可以搬到自治區去住,或者留下來宣誓效忠以色列,取得以色列國籍。

這樣的生活算和睦相處嗎?


七號臺

同樣一片土地,同樣是一群人,但因為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價值觀,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以色列的不毛之地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中突飛猛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先進國家,而周邊的中東地區國家,在擁抱幾乎無限的石油財富的環境額裡,卻好像依然生活在沒有開化的野蠻社會。人壓迫人的社會。大多數人貧困不堪,文盲充斥,爭鬥不斷。我想,如果中東沒有以色列了,那裡的社會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改變,但如果中東各國都統一在以色列的周圍,那中東地區將很快崛起,成為地球的一顆新星。正如秦始皇的統一大大促進社會發展那樣,功垂歷史。


折戟沉沙261

首先,以色列對事不對人,他們沒有迫害境內的阿拉伯人,以色列一支王牌部隊的指揮官還是阿拉伯人呢。而且受以色列,以及周邊黎巴嫩,敘利亞這些較近的世俗化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巴以的阿拉伯人還是比較文明的,只不過偶爾有些領土爭端。同時過去,阿拉法特本身雖然是個比較傳統的穆斯林,不抽不喝,但是他內心是支持世俗化,反對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的,啥樣地長啥樣莊稼嘛,沙特,阿聯酋,科威特,阿曼這些地方的阿拉伯人宗教極端,野蠻的就比較多了。

其次,某種意義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遠親,根據聖經的細節,巴勒斯坦的祖先迦南和猶太人血緣上接近,連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本身就同屬於閃米特人(但是我不知道為啥很多阿拉伯人為啥就懶惰,自私,不團結,愚昧短視,猶太人和他們相反,都一個媽的差別咋這麼大?)。所以某種意義上,巴以是一個國家(其實本來就是倆文化概念,猶太人信猶太教,巴勒斯坦人是穆斯林,後來伴隨著爭鬥,和解,地緣意義就不像兩家了)。

所以,我認為是猶太人的包容和周遭世俗化不發綠的環境,還有阿拉法特和拉賓的努力,造就了穩定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