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翁同龢的一生,除了書法外,有兩件事最引人注目。一件是中日甲午戰爭,一件是百日維新運動。這兩件事可算近代史上頭等大事件了。而他在這兩件事上的表現是非常非常戲劇化的。同時這兩件事也是對他的政治家能力的兩次考試,結果如何呢?狀元還是那個狀元嗎?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先說甲午戰爭。沒開打之前,光緒皇帝就摩拳擦掌地想跟小日本幹。因為“兒皇帝”經常讓陰沉著臉的老太婆壓著,很想通過打贏這場戰爭樹立自己的威信,好挺起腰板做皇帝。

老太婆則一向小瞧日本,再者平時受夠了洋人的鳥氣,也想殺雞給猴看,通過打敗日本警告列強。李鴻章則頭腦更清醒,認為中日實力相差懸殊,主張尋求國際調停,儘量避免戰爭。

翁同龢呢?以主戰派面孔出現了,極力要求打。他表態:朝廷既然花這麼多的銀子搞軍事現代化,總得觀觀效果吧。就力主添兵,速赴朝鮮。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八月一日,中日兩國同時宣戰。打了兩個星期,李鴻章開始琢磨變通了,他建議把俄國扯進來做外援,搞抗日國際統一戰線。翁同龢卻反對。他以軍機處的名義答覆李鴻章:“俄國人靠不住,也不用他幫忙,單挑沒問題。”這話說得夠牛?的了。九月十六日,平壤失守了。第二天一大早,翁同龢知道了消息,當場就怒了:“這李鴻章,打仗老是被動防禦,耽誤戰機,典型的右傾,應當批判。”並促使光緒帝頒諭“著拔去李鴻章三眼花翎,褫去黃馬褂”。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十七日黃海海戰爆發,北洋艦隊損失慘重。翁同龢感到“鴨綠江一線可危,即渤海亦可危”。二十一日,建議“宜調東三省兵,而急設大糧臺,派大員經理,又於鴨綠江岸築土炮臺等數事”。力主繼續戰鬥。這種想法並沒有錯,戰略判斷也是對的,但是翁同龢並非行伍出身,對中日兩國的戰鬥力差距缺乏清醒認識,所做部署無異於紙上談兵。二十四日日軍第二軍在花園口登陸,由於淮軍暮氣沉沉,抵抗不利,次日第一軍強渡鴨綠江,連陷九連城、安東、鳳凰城等地。三十一日,翁同龢拜見光緒帝時即“力陳京師阽危情形,請勿再遲一刻”。十一月三日,翁同龢被補授軍機大臣。可見戰爭是對翁同龢有利的,事情危機,他倒憑著一腔熱血升官了。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翁同龢是拿這場戰爭來賭光緒和自己的前途的,因此狂熱地渴望勝利,但是這種要錢不要命的賭法註定將以慘敗告終。他太沒有章法了,焉能不敗?當翁同龢知道金州也失守了,旅順快保不住了,就慌忙派唐仁廉去增援。二十二日旅順也失陷了,翁同龢“憤慮難當”。當清廷派使赴日議和時,翁同龢等仍主張徵集湘軍,用劉坤一為統帥,以挽危局。清廷採其議,命劉為欽差大臣,節制關內外各軍。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日軍也是拿國運來賭這場戰爭的,所不同的是他們上下一心,準備充分。這一次,他們抓住了,也抓對了機會。一月十日蓋平失陷。十四日,翁同龢對議和發表意見:“臣於和議向不敢阿附,惟茲事亦不可中止,使臣已遣而逗留,恐彼得藉口,且我之議和,正欲得其貪吻之所出,先作準備耳。幸少留意。”清流這幫文人畢竟都是科舉中磨鍊出來的,玩文字功夫一流,說自己向來不敢“阿附議和”,巧妙地將問題轉移到“該不該議和”這個永遠也扯不清的道德爭論上,掩蓋了問題的實質,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主張戰爭,為一己之私剋扣軍餉的責任都被撇清,順帶還強調一下自己一貫的愛國立場,多麼精彩的表白啊。可惜日本人聽不懂,日本人只認刺刀,而這恰恰是我們大清帝國的官員們最不擅長的。面對接連的慘敗,翁同龢就像一個明天就要考試而自己一點準備都沒有的小學生一樣臨時抱佛腳,提出“懸破格之賞,不次之遷,以作將士之氣”的建議,當然沒有任何用處。他得知清政府派赴日本談判代表,竟被日本政府無理驅往長崎的消息,又發出“近於辱矣”的慨嘆。十三日,清廷改派李鴻章為赴日議和全權大臣。二十二日,光緒接見李鴻章時,軍機大臣中,孫毓汶認為“必欲以割地為了局”,翁同龢則堅決反對,而且申明“臺灣萬無議及之理”。好一副愛國主義的面孔,可惜記性太壞,忘了是誰造成“必欲以割地為了局”這種萬劫不復的局面的。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事情到了這一步,翁同龢只好發揮自己的特長,高調宣揚愛國主義以掩蓋自己的責任,當他得知光緒帝希望議和速成時,再次“力陳臺不可失”,而且指出,如割臺“恐從此失天下人心”。我們的翁師父真是為國為民,可惜這無異於痴人說夢,結果條約還不是簽了。翁同龢又“極言批准之不可速”,竟然想學李鴻章玩“痞子手段”,可見方寸大亂。翁同龢收到臺灣士紳丘逢甲等自臺灣來電後發出“無面目立於人世”之感。可惜只是感慨,沒有付諸行動,不過他要是真的以身殉國的話可能下場還要好些,失誤不僅可以一筆勾銷,還將作為偉大先烈載入史冊,我們翁師父顯然沒有做先烈的打算,所以他還是有面目活在世上,看來曾國藩老先生的“挺”經真是深入人心,不分清流濁流,大家都運用自如。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由此可見,整個中日甲午戰爭,慈禧和光緒要負領導責任,李鴻章要負執行不力的責任,而翁同龢呢,只需要高喊口號,發發感慨,提些沒什麼作用的建議,最後竟然似乎什麼責任都不用負,還博得個愛國的好名聲,真正算得上個“聰明人”了。只可惜,老百姓雖然看不出來他的如意算盤,他的主子慈禧太后卻通過此事將這一對師生(翁同龢與光緒)看透了。也為幾年後一拍子將他們打下去埋下了伏筆。

通過王伯恭(曾任袁世凱的總統顧問)所著的《蜷廬隨筆》一書中記載的一段親歷,我們來看看翁師傅心中的小九九吧。

一腔熱血處置兩件頭等大事,升了官得了好名聲,卻是不及格

“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我去見翁,向他力陳主戰的錯誤。我想翁也是我的老師,他向來是器重我的。但翁聽了我的勸說後,笑我是書生膽小。我說:‘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能放膽嘗試?而且,我國無論兵器還是戰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輕率地開戰啊!’翁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掃蕩了多少壞人啊!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已知自己確實不如人,哪裡有勝利的希望呢?’翁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

“愛國口號”下的真實目的竟然是為了整治對手,慘白的事實似乎是在嘲笑大眾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