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杀神陈国瑞其人其事

清朝杀神陈国瑞其人其事

说起镇压太平天国,世人往往只想起曾左李的湘淮军。其实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部队主要有三大部分,一只是曾左李率领的湘淮军,战功最大,将星云集;一支是江南大营的绿营兵,功劳也不小,其中张国梁、冯子材、虎坤元等都是名将之才;还有一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便是僧格林沁、胜保等人统带的北方清军和团练。北方清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的作用时常被忽视,其实北方清军镇压北伐军,南下援助江南战事,牵制捻军,作用也十分巨大。僧格林沁所统率的部队中,以本文提到的陈国瑞最为凶悍。

陈国瑞是湖北应城农家子,父母早丧,依叔父生活。陈国瑞犷悍多力,十二三岁时,叔父让他在山间放牛,陈国瑞就把当地的牧童聚合在一起,排成阵列,骑牛奔驰,以为娱乐。有牧童不肯服从,陈国瑞就用柳条鞭打,时常将牧童打得鲜血淋淋,于是牧童都不敢反抗陈国瑞。陈国瑞等天天骑牛为乐,牛群遭此折腾,都瘦得皮包骨头,叔父再不敢让陈国瑞放牧。

陈国瑞天性残忍暴烈,此时年幼,不敢杀人,就以杀狗为乐。陈国瑞时常在手掌中放上肉片,引狗来吃,立刻抓住用手掌砍劈狗脖子,将狗杀死,方圆数百里内的狗都被陈国瑞杀绝。叔父眼见家里养了个小杀神,十分惊恐,心想这小子好杀,不如去学武,于是送陈国瑞拜一著名武师学艺。陈国瑞学武并不认真,往往几天还学不会一套简单的招数,师傅十分责怪。陈国瑞不服气,提出与师傅较量,结果十三岁的陈国瑞三拳两脚就把师傅打得趴下了。

不久,太平军过湖北,陈国瑞也被征入太平军。在太平军中打了三年仗后当了逃兵,投奔湘军总兵黄开榜。黄开榜养陈国瑞为义子,在麾下听命,陈国瑞跟从黄开榜打捻军,战功赫赫。他所属的士兵,人人穿红衣举红旗,戴红缨小帽,善战骁勇,人称“红孩儿”。陈国瑞后跟从钦差大臣袁甲三,颇有战功,最后经袁甲三举荐,投在僧格林沁门下,成为僧军头号悍将。

陈国瑞言辞粗鄙,遇人无论长幼,皆自称“老子”,甚至在文书里也自称“老子”,称呼部下则用“孩儿们”。陈国瑞教训士兵,有经典语录传世:“你孩儿们在老子部下吃粮,需要预备三个脑袋。第一个脑袋,要对得起国家,第二个脑袋,要对得起老子,第三个脑袋,要对得起百姓。”

陈国瑞性格残暴荒淫,但有一项好处,打仗不杀百姓,不扰地方妇女。那他如何残暴荒淫?陈国瑞不杀百姓,却好杀亲随,不扰地方,却养了无数小妾。陈国瑞的眼中,平民百姓,是杀不得的,但一旦为他所雇佣,便是他自己的人,要杀便杀。陈国瑞请剃头师傅,剃得不满意,拔刀便杀,已有数人被他杀死。新雇来的剃头师傅十分害怕,求教于村中学究,学究教他说,陈大帅是湖北人,你说你也是湖北人,大帅自然有照顾。剃头匠战战兢兢地去给陈国瑞剃头,说自己是湖北人,陈国瑞温言说,湖北人好,却仍把军刀横放在膝盖上。剃头师壮着胆子剃到一半,陈国瑞大怒而且,挥刀冲出,剃头匠吓得尿了裤子。不久陈国瑞回来,衣裤上鲜血淋淋,竟自坐下继续剃头,剃完后厚赏剃头匠。后来士兵才告知剃头师傅,刚才有一掉队捻子从旁经过,被陈国瑞瞧见,陈国瑞冲出去了杀了才回来剃头的。

除了杀剃头师傅,陈国瑞还好杀厨师,为陈国瑞主厨的师傅,因饭菜不可口被陈国瑞杀了十几人。后来招聘厨师,无人敢应聘,下面有人告诉陈国瑞婶娘,婶娘亲自下厨为陈国瑞做饭,陈国瑞赶紧到厨房请罪。陈母说,你既然不要我下厨,我就找一个亲戚来代替我给你做饭,你待他须像待我一般,你如果要杀人,就来杀我好了。陈国瑞只得磕头认错,自此后不敢再杀厨师,但残暴本性,丝毫未改。

当时也有人为陈国瑞辩解,说陈大帅非好杀人,乃杀无用之人耳,因陈大帅好杀无能部下,所以士卒精锐,敢战深入,这种辩解,在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来看,十分可笑。但看陈国瑞生平行状,似乎也不完全是个好杀的莽夫。比如,有一次陈国瑞招待客人,仆人泡好茶,客人还没喝就已离去,于是仆人自己将茶喝了。陈国瑞送客回来自己想喝茶,发现茶杯已经空了,于是发怒要杀人,怒喝道:“谁喝老子茶”,他的仆人心想左右也是死,横下一条心,也大喝道:“老子喝的”。陈国瑞受此顶撞,有点吃惊,没说什么就走了。第二天,陈国瑞下令提拔这个仆人当营官,仆人惶恐,问当营官应该用什么办法,陈国瑞回答,“敢对老子称老子,便用此法当营官”。陈国瑞提拔仆人,大概是看重他的胆气,敢对陈大帅这样的杀神自称老子的人,胆气应该十分足。果然,新任营官打仗亡命,治军严谨,所带部队成了陈国瑞手下头号精兵。

陈国瑞下野后对人谈论兵法,说“战要战得稳,追要追得狠,退要退得紧”,真是名将之语。陈国瑞曾带兵二十余人偷袭太平军营垒失败,追兵数千,直把陈国瑞迫到一个丈许宽的山涧边。陈国瑞下令士兵跳涧,属下士兵都不敢跳,于是陈国瑞带头第一个飞身跳过山涧,大呼“便如老子跳”,于是十几名士兵纷纷跳涧逃得性命。陈国瑞打仗,每次只带数百人,自己穿士兵的号服,所持器械也与士兵同。陈军与敌相遇,先示敌以寡,待敌军包围数重,才发令到“拉起来!”士兵于是列成一长方形阵列,向往攻杀,陈国瑞自居中指挥战斗。如果敌军包围圈缩小,就下令说“冲!”,陈国瑞草鞋短衣,冲锋在前,敌人往往不知道陈军主将所在。

陈国瑞有勇力,善奔跑,传说力能伏虎,但陈国瑞却没有杀神的相貌。世界传陈国瑞绝代美男,解甲归田后,常做道士打扮,羽衣星冠,人望之若神仙。陈国瑞善书法,颇得颜鲁公神韵,游黄鹤楼,曾书对联:“黄鹤飞来复飞去,白云可杀不可留”。有人怪陈国瑞下句之奇,陈国瑞回答,李太白有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丑”,白云譬喻小人,小人如何不杀?时人称奇。

陈国瑞早年从僧格林沁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战功无数,甚至有人称其为当时第一名将,声望甚隆。陈国瑞晚年却因为性格暴躁,闹了不少洋相,成为士林的笑柄。

陈国瑞养子,总兵陈振邦,与国瑞言语不合,陈国瑞指其为忤逆,拔刀欲杀。陈振邦逃出陈府,急求陈国瑞的老上司漕帅吴公救命。吴公藏陈振邦于家中,陈国瑞大怒,率亲兵数十攻打吴公府邸。吴公喝斥说,没有我扶持,哪有你陈国瑞的荣华富贵,今日居然攻打我的府邸,反了不成。陈国瑞大怒,“以子叛父,非反而何?吾捕反父之子,且讨匿反贼之人耳!”陈国瑞攻破吴公大门,再攻破第二道门,吴公和家眷退往内宅。内宅门异常坚固,陈国瑞猛攻不下,吴公亲兵又在门内大骂陈国瑞无耻,陈国瑞急火攻心,竟然一头撞在门上,昏死过去。吴公捆绑陈国瑞,上疏奏请将陈国瑞革职。

陈国瑞鲁莽胡来的事迹,远不止这一桩。陈国瑞带兵剿捻,与刘铭传相遇,见淮军所配洋枪洋炮精美,十分羡慕,遂乘淮军不备,率五百人偷袭淮军营地,企图杀人夺械。刘铭传带大队人马来援,依仗精良的火器,把陈国瑞全军歼灭,俘虏陈国瑞。刘铭传也是草莽出身,手段狠毒,将陈国瑞关在一个小阁楼内,三天不给饮食,饿得陈国瑞不成人形,不得以投降认输。陈国瑞最精锐的部队在这次内讧中被刘铭传全部歼灭,陈军至此一蹶不振。陈国瑞找曾国藩投诉,曾国藩也不喜欢陈国瑞暴戾的性格,袒护刘铭传,陈国瑞因此深恨曾国藩。据说,陈氏在黄鹤楼所作对联,“白云”二字,即影射曾国藩。多年后,陈国瑞终于在一次酒会上遇到曾国藩,立即拔剑追杀,曾国藩幸得陈廷经救助,逃得性命。

陈国瑞最大的糗事,是和李世忠的冲突。李世忠、陈国瑞都是降将,两人的凶悍暴戾也齐名,但陈国瑞得僧王照顾,时常打压李世忠。陈国瑞曾扣留李世忠的饷银数十万,又杀李世忠部将,争夺攻克蔡墟的功劳,又诬陷李世忠勾结苗沛霖。李世忠表面上不敢和陈国瑞争执,假意交好,而陈国瑞以李世忠为胆怯,时常言语相戏。李世忠终于忍无可忍,乘某日陈国瑞和他同在扬州宴饮,派亲兵数十拿下陈国瑞,乘船挟持往南京而去。陈国瑞侄子陈泽培急忙营救叔父,当时湖北运铜船数百条停在扬州,都是陈国瑞老乡,陈泽培悬赏万金让老乡营救叔父。于是湖北水手数千亡命追击李世忠,在瓜州夺得李世忠大船。李世忠挟持陈国瑞乘舢板潜行出江,陈泽培抓获李世忠妻妾三人,押解到扬州游街示众,另有两女投江而死。曾国藩插手这件案子,苦笑不得,指斥两大将为胡闹,令李世忠释放陈国瑞,这时陈国瑞已经被关在船底饿了七八天了。曾国藩判两人都作降职处分,实际上,也是偏袒李世忠。

陈国瑞后来因詹启纶杀人案被发配黑龙江,就此终老。这也算是陈国瑞残忍好杀的一个报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