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读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名将,威震天下,杀伐果决,被称之为“杀神”,他就是秦国的名将-白起。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白起担任秦国主将三十多年,南征北战,攻韩魏,伐楚国,大败赵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据统计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因战争造成的死亡超过两百万人,而其中的一半都是被白起所杀,屠杀百万,白起“杀神”之名当之无愧。

白起在领兵生涯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必胜,攻必克的常胜将军,却在秦国攻打邯郸的时候拒战,声称无法攻下邯郸,不愿出征,从而惹恼了秦王,最后被秦王赐死。为何百战百胜的白起却坚称攻不下邯郸呢?这是因为以下四点。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1、错失良机

长平之战,赵军被白起坑杀四十多万将士,可以说赵国能打仗的全被白起杀了,赵国这时已经没有什么防卫力量了,而且都被白起吓破了胆,赵国境内提白起的名字,能止小孩啼哭,此时白起攻邯郸当真是易如反掌。

也是天不灭赵,秦国的丞相范雎为人狡诈,他害怕白起得势,会危及他的地位,于是就进谏秦王,让赵国割地求和。就这样,本是唾手可得的赵国又苟延残喘了下来,秦王下令白起撤兵。白起无奈,只能撤离邯郸。

而后赵国出尔反尔,把承诺交给秦国的土地送给了齐国,借齐国来抵御秦国,秦王大怒,又令白起发兵邯郸,秦军来回奔波,早已疲惫不堪,这时已经失去了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深知错失良机,再去攻打邯郸也是无用之功,所以终日报病,拒不出战。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2、赵国团结

赵国一战死了四十多万将士,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秦军的撤兵给了赵国一线生机,让赵国从对秦国胆怯转变成了复仇的怒火。这时的赵国已经退无可退,若邯郸城破,则赵国灭,全国上下都逃不过秦军的屠杀。

不同于长平之战,赵括为主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四十万赵军也只是乌合之众,此时的赵国全国上下,妇孺皆兵,团结一心,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打败的了。

秦军人困马乏,连年征战,没有休整又要去攻打防卫森严的邯郸,很难取胜,倒不如趁机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再一举拿下赵国。白起正是深知这点,才不愿领兵伐赵。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3、各国联合

赵国一方面全民皆兵,抵抗秦国的进攻,另一方面又派使臣向周围各国求援,以救赵国之危。赵国能人辈出,平原君有名手下名叫毛遂,为了向楚国借兵,毛遂不惜以死相逼。

楚王赞赏他的胆识,就借兵给赵国。信陵君又设计从魏国求来援军,这下有多国联合,秦国的胜算便更小了。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4、不可为将

攻邯郸,主将必定不能是白起。正是明白这点,秦王多次让白起出征,白起却屡次推脱了。为什么攻打邯郸不能让白起领兵?其实原因很简单,赵国人恨白起。

白起坑杀的四十万人里,都是赵国幸存者最亲的人,是这些人的丈夫、孩子、兄弟。整个赵国对白起的恨甚至大于秦王,传说当时上阵的士兵临行前都要吃一块肉,这块肉就叫作“白起肉”,由此可见赵国对白起的恨意有多深。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若是白起领兵,赵国上下必定拼死抵抗,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报仇。所以白起才不愿领兵,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带兵,攻打邯郸的难度将更大。

正是因为以上的这四点,白起才坚决反对秦王去攻打邯郸,而后君臣生了嫌隙,白起也被秦王赐死,一代“杀神”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实在是令人唏嘘。

百战百胜的“杀神”白起,为何坚称拿不下邯郸?其中另有隐情


好了,这就是关于白起坚称拿不下邯郸的原因,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留言转发和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