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秦国大将白起,为何被后世敬称为“杀神”?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乱世造英雄,白起便应运而生在这个时代。

后世评价白起说,他是军事上的天才,为秦国霸业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然而,正因为白起在战场上杀敌无数,也导致他有了“人屠”、“杀神”的称号。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白起,为何被后世敬称为“杀神”?

影视作品中的白起

那白起到底杀了多少人呢?

有史书记载的死亡数目比较大的战役有:

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

鄢郢之战,歼灭楚国大军三十五万;

贾偃之战,杀死2万余人;

长平之战,歼敌四十五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活埋的,也就是坑杀的。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三十多万。最经典的战役便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首先这是中国走向统一的关键转机,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型、残酷、壮烈的战役,在全世界上都是比较辉煌的战斗。与此同时,长平之战也是白起人生最出名的一战。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白起,为何被后世敬称为“杀神”?

长平之战战略图


公元前262年,本该给秦国的上党,被韩国送给了赵国,秦赵两个本就是大国,之间互相敌视,互相不服。上党之争就像是导火索,把秦赵两国的怒火全点燃了起来。他们均倾尽全力,试图让让对方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的老大。就这样,长平之战拉开帷幕。长平之战不仅投入兵力多,时间也是相当长。秦赵两个对峙三年互有输赢,僵持不下,但是几十万的将士就那么守在边疆,防备着敌人的进攻,极大的拖垮了国家的发展。于是秦赵两国暗地里偷偷换了守军将领,试图一战定输赢。秦军将领换为“屠夫”白起,赵国将领换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两国迎来最终一战。结果可想而知,纸上谈兵的赵括自然不敌身经百战的白起,赵国四十万士兵被秦军包围,最后无奈投降。但是白起深知对手的强大,把投降的士兵放回赵国无疑是放虎归山,于是将投降的四十万赵国士兵全部坑杀。这也是白起被称为“人屠”、“杀神”之名重要原因。经过这场战役,赵国损失惨重,再无精力对抗秦军,之后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进而吞并六国。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白起,为何被后世敬称为“杀神”?

杀神白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