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1

《讀庫》的當家老六在一期《圓桌派》裡講了這麼一件事:

他們曾經招5個人,送來了500多份簡歷。

老六是個實在人,把每個人的簡歷都看了一遍,他覺得在首都這個大城市奔波太不容易,每份簡歷都是一本血淚史。

他也挺好奇,找工作不易,為何裡面還有很多頻繁跳槽的人呢?

於是他就問那些年輕人,如果拋開掙錢、上升空間等等其他因素,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一半以上的人被問懵了,他們回答不出來,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很多職場人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一方面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又不知道該做什麼;一方面頻繁跳槽,一方面又感覺沒有一個合適的;一方面對職業前途感覺沒有希望,一方面又維持現狀。

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症狀,請小心,你可能跟他們一樣,患上了「職業迷茫症」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2

「職業迷茫症」的出現並非偶然,在當下社會和大眾心理土壤中很容易滋生。

讓我們通過一系列「實驗」來說明一下它是如何產生的。試想你是一名實驗室研究員,正在完成一個老鼠走迷宮的實驗。

實驗一:把小白鼠丟進迷宮,在迷宮出口處放一塊奶酪,只要找到出口就能吃到奶酪。很快,小白鼠就能夠熟練地走出迷宮了,此時把它扔進另一個迷宮。

實驗結果:小白鼠蒙圈了,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小白鼠為什麼會迷茫?因為當它使用熟悉的經驗去應對不熟悉的世界時,發現了不對勁:原本應該吃到奶酪的地方,卻只能碰壁。

我們也是一樣。經過長達近20年的受訓,在知識的迷宮裡,我們學會了好好聽課,用心複習,通過考試。可是,當我們被丟入社會的迷宮時,受訓的一切好像都失靈了。

並不是知識失靈了,而是在新的迷宮裡,需要的東西更多而已。我們沒有學過如何溝通,沒學過如何彙報,也沒有學過如何去工作。我們所熟知的一切,已經無法適應全新的環境。

這叫「受訓錯位型迷茫症」,往往在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出現。

工作環境與校園環境的巨大差別,讓很多剛畢業的職場人手足無措,公司也往往沒有人會用心教你,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時間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知道該怎樣去做,也很容易產生厭煩感。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3

實驗二:把小白鼠丟進迷宮,用一根魚線吊著奶酪,放到小白鼠面前引誘它,但又不讓它吃到。每次都通過不同的路徑讓小白鼠走出迷宮。然後把奶酪撤掉,放在迷宮出口。

實驗結果:小白鼠蒙圈了,四處亂竄。

小白鼠的迷茫在於,它始終聚焦在可口的奶酪上,完全沒有留意腳下迷宮的樣子。於是,當它突然看到身處迷宮之時,慌不擇路。

我們是一樣的。身處職場一段時間之後,以前遙遠的財富故事突然變得好近,也許同一層公寓的王某突然成了王總,也許一起參加工作的同學拿到了風投,甚至隔壁格子間的呆萌李都出了一本書……

我們緊盯著財富這塊誘人的奶酪,卻忘記去看看自己的才華能不能匹配自己的夢想,更加沒有心思去分析自己的SWOT(強弱機危分析),只是盲目地從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甚至把「3年跳了8家公司」作為優勢寫入簡歷。

這叫「認知錯位型迷茫症」,常在參加工作1-3年的時候出現。

現實與自我認知之間總是存在差距的,此類職場人因為沒有自知,總會有種「懷才不遇」之感,於是總是頻繁跳槽,卻又感覺沒有一個工作能配得上自己。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4

實驗三:把小白鼠丟進迷宮,無論它走到哪條路,都會遭遇電擊。一段時間後,把電擊撤掉,在迷宮出口放上奶酪。

實驗結果:小白鼠蒙圈了,動也不動,即使給它電擊也不動。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做過相同的實驗,在多次電擊狗狗之後,即使在電擊前打開籠門,狗也不會逃跑了。

他把這種情況稱為「習得性無助」。當小白鼠覺得無論如何也無法逃避痛苦時,它放棄了努力。

我們也是一樣的。在職場,我們經常加班辛苦工作,薪水卻毫不見長;我們為公司任勞任怨,卻得不到升職;我們花時間金錢學習充電,卻收效甚微……

突然有一天我們開始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可能永遠就這樣了,可能無可救藥了。

這叫「習得錯位型迷茫症」,一般在參加工作3年以上的時候出現。

習得的還可以是經驗,而這類職場人往往只習得挫折感。時間一長,就會對職業前途失望,但因為恐懼再次失敗,又傾向於維持現狀。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5

「職業迷茫症」並非無藥可救,一份好的職業規劃就可以藥到病除。

如果一定要給建議的話,建議服用一劑「三味藥湯」

第一味藥叫「觀察」

停止自己適合不適合這個行業的追問,好好觀察、分析、思考你所在的行業。

在《玩的就是規則》裡,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教授伊恩·博格斯特告訴我們:停止抱怨,停止逃避,投身於事物之中,觀察分析它的結構,在限制之中找到自由,這是最高級的「玩」,也是樂趣的真正所在。

第二味藥叫「內省」

「觀察」是向外的,「內省」向內的,在實踐中體會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

曾經聽過一句話叫「人只能從成功走向成功」,當你有了正確的自我認知,就可以讓自己每一步都踏在優勢之上,你也將擁有更多自信。

第三味藥叫「站位」

站在風口,豬都會飛。但什麼是風口?生涯規劃師古典給出了最切合實際的答案:它不是物聯網,不是人工智能,更加不是區塊鏈,這些都與你無關。

三隻白鼠實驗,告訴你如何擺脫職場迷茫症

真正的風口,就是你所在位置的頂點。

如果你在項目組,項目主管是你風口,你是銷售,銷售額前三是你的風口,你寫代碼,公司程序員骨幹是你風口。

這樣,你將從一個風口,飛向另一個風口。

迷茫期,也許是大多數職場人不可避免的一段時期,但它同時也是成長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