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三原人,也許不知道,三原究竟是何時置縣的?

你是三原人,也許不知道,三原究竟是何時置縣的?

本以為,這應該是個不難弄清也好回答的問題。出人意料的是,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易事。翻史籍文獻、志書典論,至少有三個答案。

其一,《辭海》說。

《辭海》第16頁“三原”辭目說:三原,縣名。在陝西省中部、涇河下游北岸,鹹銅鐵路斜貫。北魏置縣。

其二,《辭源》說。

《辭源》第33頁“三原”辭目說:三原,縣名。屬陝西省。本漢池陽縣地。苻秦時因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有豐原,北有白鹿原,於此置三原護軍。北魏太武帝時改置三原縣。

其三,《史記》《漢書》《縣誌》說。

《史記.匈奴列傳》:(前771年)周幽王寵姬褒姒……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遂取周之焦穫。

《史記.秦本記》:寧公三年(前713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

《史記.秦始皇本記》:秦始皇26年(前221年)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置縣。蕩社為秦縣。

《漢書.地理志》《後漢書.郡國志》詳述了秦置蕩社縣、縣屬內史郡的史實。

賀瑞麟《三原縣新志》說:“縣為周之焦穫無疑。秦改湯社。《史記》作蕩社。為縣隸內史郡。”

分析上述三種答案,似乎都有道理。但只有一種答案是對的。

《辭海》的北魏置縣說是針對“三原”這一辭條而言的。它只限於對“三原”這一名稱出現後的解釋。至於“三原”名稱出現以前是什麼名稱,叫什麼縣,並不是它必須按史追述的內容。但如果以此為依據,斷定三原置縣的時間在北魏,就太不靠譜了。

《辭源》的漢置縣說按史溯源,比《辭海》進了一步。其“改置”二字,明顯地把三原置縣的時間從北魏提前到漢代。但它依然不是三原最早置縣的準確時間。

《史記》《漢書》《縣誌》的秦置縣說準確地闡明三原置縣時間是公元前221年。這是中國歷史首創郡縣制最早的縣城,它當時的縣名叫蕩社。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三原史書及相關文章的陳述卻錯誤地選擇《辭海》的北魏置縣說來計算三原建縣的時段。順舉數例。

例1.2008年巨志忠主編的《三原史話.前言》斷言:“三原獨立建縣的時間不算太早。”

例2.2009年由上官亞強主編、三原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纂的《三原辭典.前言》說:“三原之稱自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設三原護軍至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

例3.2012年由中共三原縣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三原簡史》說:“三原為京畿之地,史稱‘甲邑’,古稱‘池陽’。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設立三原護軍,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置縣,至今已有1560多年。”

例4.2013年三原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苟彥斌主編的《三原民間文學》中《挖掘“非遺”文化,傳承民間瑰寶》一文說:“三原古稱池陽。因境內有孟侯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三原之名始於前秦苻健設置的三原護軍,至今已有2000年曆史。”

例5.2015年由三原檔案局編的《三原人文史略.序》說:“三原古稱焦穫,秦設蕩社縣。漢稱池陽縣。自北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446)置縣已逾1560多年曆史。”

例6.2015年,由王慶安主編的《三原歷史人物.序》說:“三原之名始見於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年),時設三原護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縣,至今已有1570年。”

例7.2016年三原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李德林主編的《三原地名探源.引言》說:“三原有記載的歷史近兩千年。”

例8.2017年《三原文事》第四期王健《辦好,彰顯文化風采》一文說:“三原自北魏置縣,迄今已有1760年。”

例9.2017年《三原文事》第四期李凱《三原賦》一文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乃置縣,名三原,歷唐宋金元,經明清民國,至今一千五百歲矣。”

上述九例皆依據《辭海》北魏置縣說。不但腰斬了三原歷史,而且以錯誤混亂的計算誤導了廣大讀者。為了準確計算三原置縣歷史,特設計一個公式:221年+n(今)年=三原置縣史段。套用公式計算:221年+2018年=2239年。這個2239年就是三原置縣到今年的歷史年段。

還應著重指出,三原置縣以前的地域名稱的出現一直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那時的三原古地域名稱叫焦穫,是護衛西周王朝都城豐鎬的京畿重地。《詩經》《史記》《爾雅》等古籍文獻都有詳實地記述。足以證明有文獻記載的三原歷史在三千年以上。

截至目前的考古發現,三原縣境北部原區有先民從事畜牧、漁獵、農耕活動的實物證據出土,有原始大型部落遺址發現。表明三原的原始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的黃帝時期之前。

這便是三原煌煌文化史的大體根脈。(文⁄孫尚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