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監管新動向 線下分支機構成監管重點

網貸平臺面臨的金融監管環境始終未放鬆。

網貸監管新動向 線下分支機構成監管重點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嚴監管大背景下,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P2P平臺逾期甚至跑路的事件,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南京的錢寶網、上海的善林金融、廣東的雲聯惠……第三方數據顯示,自2018年1月起截止5月24日,已有157家P2P平臺停業,其中有118家官網失聯 。

部分投資者因此產生恐慌,從而對正常平臺的運作也產生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各地金融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屬地互金平臺的巡查與通報。

網貸平臺:線下業務成監管重點

近日,有媒體曝出一份名為《關於深入排查互聯網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的通知》,該通知直接將監管重點對準了有地方分支機構和線下門店的網貸平臺。

文件內容顯示:

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組織各地對轄內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隱患進行深入排查,排查重點為存量業務規模10億以上的機構、有線上平臺但跨區域設立大量線下門店的機構、存量業務規模化解不力甚至仍在增長的機構。

由此可見,網貸平臺線下業務以及線下的分支機構已經成為了當前金融監管的重點。

金評媒(ID:JPMMedia)注意到,在新規出臺之前,國內大多數的網貸平臺選擇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但2016年“8.24新規”出臺之後,網貸平臺紛紛對線下的分支機構進行清理,或者直接關閉,或者轉型為諮詢服務窗口。一些機構由於體量大的原因,或者是配合存量業務需要,短期內沒辦法全部關停線下分支機構,引來地方政府的關注,從而也引起投資者的困惑。

總部已備案,分公司是否要再次備案?

5月21日,網絡上流傳出威海榮成市金融辦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一份風險提示文件。該文件指出,捷越聯合、銀谷財富等8家在當地運作的網貸機構未向榮成市金融監管部門備案,存在一定風險。

金評媒(ID:JPMMedia)瞭解到,8家機構中其中有6家是線上理財平臺在榮成地區設立的分公司。

在網貸平臺失聯、逾期等新聞層出不窮的當下,該文件在網絡上迅速受到了廣泛關注,同時也引發一些爭議。

其中一個爭議的焦點在於,部分網貸機構已經在總部所在地進行了備案,在地方設立的分公司是否有必要再次備案?

在地方設立分支機構的網貸平臺如果出現逾期或者跑路,投資者就會自然而然地求助於地方政府,因此各地的金融監管部門有必要對這些分公司進行管理。

一位網貸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告訴金評媒(ID:JPMMedia),“另外,各地金融監管部門對於網貸設立分公司的問題尤為重視,因為可能涉及到線下的業務模式,不符合法規要求。”

對此,網貸機構捷越聯合對金評媒(ID:JPMMedia)表示,其確實存在工作疏忽,僅與總部所在的北京市監管部門進行報備,未及時與各地分公司所在地監管溝通。但是,捷越聯合絕不涉及線下籤署合同等違規行為,所有業務均為線上業務。

而對於目前監管最為關心的線下分支機構問題,捷越聯合稱自從2016年合規整改開始後,線下門店已經陸續關停並轉,部門門店關停後未進行工商註銷,該情況已經向北京市金融局進行了報備,同時每月向監管報送相關進度。

捷越聯合:5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逾期

資料顯示,北京捷越聯合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旗下有兩個網貸平臺,向上金服與向前金服。向上金服稱得上是行業內的領軍平臺,常年在各第三方評級機構裡排名前20,該平臺於2013年上線,累積交易額超過400億,平安銀行資金存管,並已獲得公安部“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證明。

另外一個平臺向前金服也是一個百億規模的平臺,累計出借金額134.44億元,累計出借人數10.29萬人,這個體量在網貸行業中並不算小。

對於投資者比較關心的銀行存管問題,捷越聯合表示,目前向前金服平臺已經對接銀行資金存管,正處於系統調試階段,將於6月底前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敏感的延期兌付問題,捷越聯合表示其從成立至今已經5年時間,從未發生一起客戶到期未兌付的情況。

金評媒(ID:JPMMedia)獲悉,威海市金融辦已5月21日對捷越聯合發佈了最新的整改通知文件,與之前流傳的文件有很大出入。該文件稱已收到平臺提交的備案資料,在檢查中未發現捷越聯合有非法集資問題,也沒有逾期兌付的情況。

備案終止時間雖然有可能延期,但網貸平臺面臨的金融監管環境也始終未放鬆。在此之下,網貸平臺壓力劇增,投資者心態很容易發生搖擺,對於各類消息的反應也更加敏感。

對此,上述網貸資深從業人員表示:

對於互金平臺,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強化合規經營,加快劣質平臺淘汰;另一方面,又要小心不要傷害那些優質平臺,相反應該支持它們持續健康發展;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特別需要審慎,特別是不能搞一刀切 ,將髒水與孩子一起拋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