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如果没有英、美的帮忙,苏联能不能打败德国?

用户67264283199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多多关注!

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两点考虑,一,军事上。苏联虽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击溃了德军的入侵,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应该说,194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苏军都在打败仗,德军的进攻势头不减,整个西南战线出现动摇,克里米亚半岛沦陷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战争初期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的失陷,让苏联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粮食,工业制造能力也有一定损失。如果没有英美的支援,尤其是美国的支援,苏联很难形成合力在斯大林格勒给德军致命一击。因为他要组织上百万人就迫切需要粮食,武器弹药等等,美国的支援帮他缓解了这一问题。当时来说,斯大林更希望英美能开辟第二战线,以减轻苏军的压力,但当时的英美也是爱莫能助。可以说,没有英美的支援,苏联最多能和德国打成相持,苏联不能单独击败德国。






二,政治上。苏联在二战中的处境并不妙。德国闪击苏联正是英美期待已久的好事。他们想把德国这祸水东引的策略执行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意识形态的截然相反,二十年的敌对,让苏联无法信任英美,即便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之后,苏联一直的着眼点也是依靠自己,但依靠自己就不能去打败德国,因为苏联仍然害怕英美依靠德国来削弱自己的实力,而在适当时候把枪口调转过来,给苏联致命一击。这是斯大林深深忧虑的事情。为了让苏联解除戒心,英美才抛出了大西洋公约中国家不单独和法西斯国家媾和的条款,在获得这种政治保证后,苏联才敢使出全力对付德国。如果没有英美坚定的态度,苏联最多也就能相持住德军,很难再有进步。





综上,苏联必须获得英美的支持和政治保证,才能对德军形成反攻之势,这里面既有复杂的经济军事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所以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任何事都得统一思想认识,哪怕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


史书上冬眠的蛇

英美援助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双方历史学家争论,其实双方在很大程度上更多是带着政治目的而非正本清源来争论的。

首先从总量上来说,仅通过北极航线运输到苏联的物资相比于一战期间协约国对沙俄的援助总量是明显要少的,虽然有远东和伊朗另外两条线的援助,但是考虑到二战的烈度远远要超过一战,显然如果说就靠这些物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当然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让英美卖肾援苏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从具体的物资本身而言,军事装备方面包括了飞机、战斗车辆和运输车辆、海军舰艇、轻武器和弹药、工业原料、工业设备及食品。这些物资中直接用于作战的如飞机、坦克和舰艇事实上并不一定适合于苏联的作战环境,比如援苏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就表现出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很快就被丢进了二线部队,而“玛蒂尔达”坦克的裙板在泥泞的苏联平原地带经常会导致履带绞入过多的泥土而停车,总的来说多数直接用于作战的援苏装备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称得上雪中送炭,但更多的仅仅是应急,高烈度的苏德战场会淘汰一切不适合作战环境的装备。

相比之下,更有意义的是其他一些方面的东西,首先就是大批的运输车辆,苏联自身生产卡车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没有美国和英国的帮助,苏联和德国一对一估计会很艰难。

川陀太空军事小组


川陀太空

这个问题最近头条炒的火热,我用两国的战时数据告诉各位,这些数据国内没有,全部来自德国苏联1995年对大英百科的贡献。苏德如果一对一单干,苏联肯定赢不了,因为没有英美两国在1943年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德国最优秀的飞行员有60%参与国土防空,东线的制空权苏联拿不到,像库尔斯克这样的会战德国很可能赢,但是苏联会不会亡国?就很难说了,因为巴巴罗萨计划的终点就是乌拉尔山,最后补充一点,苏德双方在1941-42年死的和被俘的都是训练水平不错的军人,1943年之后双方新兵员质量下降严重,德国比苏联还差,苏联没有征45岁以上的中年人,德国后来征兵到50岁,但是苏联伤亡比一直下不来,苏联在苏德战线上人数从来没有超过670万,德国野战军没有超过380万,但是德国在欧洲所有国家的三军驻军和后勤工兵超过350万。这350万人如果投入东线结局绝对不同。

双方工业规模/钢铁产量

1941德国占领下的欧洲2900万吨,苏联1800万吨,苏联在莫斯科会战前只剩下900万吨直至1945年5月, 苏联只用德国三分之一的规模在产量上逆转主要是24-7-365不停加上产品单一简单实用

下面是两国在战争结束前的装备产量对比,德国VS苏联:

前后服役军人总数量:1650万 : 3400万

坦克 67429:106025

运输卡车 159147:197100

火炮:73484:516648

摩托和装甲车:674280:200300

机枪:1000730 : 1477400

空军

歼击战斗机:57653:22301

对地攻击机:8991:37549

轰炸机:28577:21116

运输机:8396:17332

海军

大型水面舰只:20:29

潜艇:1152:52


落基龍永不落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偏见,认为是英、美在帮助世界,即帮同盟国打赢了二战。只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正是上个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的绥靖和妥协,才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如果德国不进攻苏联,英国就是继法国投降后的第二目标。美国也是1942年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才对日宣战的。

1936年3月,纳粹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出兵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

1938年3月,兼并奥地利;

1938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日耳曼聚居区的纳粹分子煽动自治;

同年9月,英法两国首脑在慕尼黑同意希特勒的要求,并派公使游说捷克总统贝奈斯,要求捷克让出苏德台,迫使捷克10月1日起撤军。并以战争相威胁……

所以,连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将二战称为“非必然的战争”,认为战争是因为英国人(也包括法国人)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让坏人重新武装”。

战争爆发后,张伯伦引咎辞职,丘吉尔临危受命。这位在战争爆发前,因为反对绥靖政策还受到自己的保守党党部弹劾的铁血首相,1940年5月13日第一次以首相的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

当上首相后,他先后五次访问法国,希望法国政府坚持作战,当他得知法国政府决定投降后,就把目光投向了东边的苏联,这个红色的帝国。并下令,除非德国人进攻他的英国本土,再就是进攻苏联,没有什么事是必须向他首相报告的。

1941年6月22日凌晨,丘吉尔终于盼来了这一刻,德国空军空袭苏联,向苏联宣战。当天晚上他就向全国民众发表讲话:“现在必须与从前的敌人苏联合作……”

他看中的是苏联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有着无限的战争潜力。

1941年的苏德战场,苏军所面临的几乎就是德军的倾国兵力,数百万大军。9月份,斯大林要求丘吉尔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军实施战略夹攻。但那时,英国还没从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缓过神来……

1942年,苏军在德军的进攻面前且战且退;英军也在北非被隆美尔击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无法应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东南亚各国沦陷……

苏联再次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连罗斯福都认为有这个必要,但丘吉尔仍然坚持英美的军队先在北非登陆……

就在丘吉尔飞抵莫斯科向斯大林报告英美的决定的时候,苏军经过数月与德军的生死决战,终于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灭德军150多万人,扭转了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

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是英美苏三国首脑,1943年11月底在伊朗德黑兰举行会议期间敲定的,于1944年5月底实施。同时,罗斯福要求斯大林,打败德国后出兵远东,对日宣战……

这才是二战时英美苏三方欧洲战的约略情况……


燕北林丛

苏德一对一,苏联会非常艰苦,但希特勒灭亡苏联也几乎不可能。自莫斯科郊外苏联第一次击溃了德军的集团式进攻,苏军已经慢慢恢复元气,再不是刚开始阶段的一篑千里。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苏军指战员已经慢慢适应苏德战场的严酷状况,在朱可夫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等苏军院校出身的一流指挥员慢慢取代了思想老旧的布琼尼铁木辛哥等骑兵出身的高级将领后,苏军不再不堪一击。另外苏军人数优势和斯大林钢铁意志以及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保证了苏军强大的战斗力。而同时盟军却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德军失败是早晚的事,德军对苏军武器并无跨代优势,技术兵器数量远远不如苏军。苏军的T34坦克,喀秋莎大炮性能远超德军主力装备。德军失去闪电战的法宝以后,即便像斯大林格勒这样的巷战都无法取胜,大批精锐部队白白消耗在断壁残垣之中。而库尔斯克战役说明即便是技术兵器级别的较量德军也并未占到多大便宜,苏军指挥大规模高水平的战略决战的能力大幅提升。而技术兵器数量十倍级别的差距是曼斯坦因莫德尔无法用战术上的高超指挥水平可以弥补的。所以即便没有英美等国杯水车薪的援助,苏军干翻纳粹德国也是毫无异议,只不过胜利会推迟三到五年时间。德国闪击苏联,一是元首欲望膨胀,二是欧洲小国不堪一击给了元首错觉,三是德军参谋总部对苏军的情报有误,认为苏军只有数千辆坦克和七千架战机,结果台风战役开始的一个半月就有一万七千架战机被消灭在机场,坦克更是损失上万辆,但苏军战车依然源源不断的赶来和德军厮杀。苏军二战期间共生产二十一万五千辆坦克,其中T34就超过十万辆,德军屈指可数的少量高性能的虎豹并不能改变战场态势。苏联并不是类似中国这样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而是有巨大战争潜力的工业强国。有正规的军事院校源源不断输送初级指挥员。德军无法在陆地上击败苏联。


青山白云吾周旋

没英美帮忙,苏联想战胜德国无疑是痴人说梦。41年的德国,无论人力物力工业实力,资源都远远强于苏联。德国只是不能像以前一样很快就击败苏联。大概43年左右能击败苏联。43年以前的德国只用了三分之一的军事工业在跟苏联百分之90的军事工业对抗。苏联还大量依靠英美援助的苏联紧缺物质。就说没的英美的食物的援助苏联连吃饭都没的吃。英美援助的食物占了几乎一半还多。还怎么打。


浠粒粒

虽然英美对苏联的物资帮助有限,但是英美牵制住了一百多万德军,也算间接对苏联的帮助,使得德军因为兵力不足,导致的进攻时间被往后拖了几个月,这使得苏联有足够的时间备战!这对于莫斯科战役的走向起着决定的作用!因为莫斯科战役基本上就是险胜,差一点点都不行!而莫斯科战役一旦失败,则苏联工业将被全数摧毁,几千万苏联人将被迫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生活到西伯利亚平原上去!这将使苏联陷入万劫不复境地!更谈不上打败德国。

但是,莫斯科战役以后,苏联已经缓过气来了,这时候德国反而不利于与苏军作战!这时候美英作用相当有限。反而畏惧德军如虎,比如,直到苏联收复乌克兰,德军装甲部队不能开动了才敢登陆开启细线战场


优己

首先说结论 能

苏德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地面战场,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打得战略战术水平最高、投入兵力最多、惨烈度最高的一场战争。苏联人民以及其巨大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获得胜利最大的出力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苏联能够独自击败纳粹。

老生常谈,首先从比较简单的军事数据方面来看:

直至1945年5月苏德战争结束,德军共在东线损失1200万人,其中死亡380万,伤700多万,该数据包括德军在占领地征召的志愿军但不包括战争后期的国民突击队,也不包括1945年5月9号投降之后的120余万俘虏,但这依旧占其总兵力80%以上,该数据由战后盟军根据纳粹政府遗留政府人员及资料统计得出。

苏军总共损失2900余万人,其中阵亡680余万人,失踪或被俘445万人,伤病累计1832万人次。(该数据是战争结束后苏联官方统计并公布的数字,有研究报告指出苏军损失可能高达4000余万,考虑到战后苏联男女比例失调之严重,有一定参考价值)武器装备更不需要比较,即便是在最困难的1942年,苏军火炮的生产数量依旧是德国的两倍有余。

困难时期德军装备质量好,苏军降低装备质量拿数量去抵消其优势,苏德战争颠覆了之前军事界主流的部队应当偏重素质而不是数量的观念。德军在整场战争期间一直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苏联领导层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主动以数量抵消质量的战略思路直接消耗掉了德军大量的精锐部队。

同时苏军战斗人员的质量愈发提高,到1944年春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时苏军已经全方位超越了德军。有针对性的大纵深战术是每一个德国元帅的噩梦,而苏军的装备大体上又比德军的更好一些。

从宏观角度去看待苏德战争,德国只有通过前期的闪电战去突袭苏军,占领重要据点,破坏整个苏联国家体系的方式去打败苏联,事实证明了德军统帅部通过消灭有生力量的方法去击败苏联根本行不通,所以即便在基辅、克里米亚、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等地苏军几十万上百万的被消灭也依旧不会改变战争的大态势。

很多人表示英美给予苏联的支援是其胜利的关键,首先东线的作战环境、强度、烈度都不是北非或者西线能够比拟的,所以许多西方盟军的装备到了东线其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打比方喷火式战斗机和谢尔曼坦克,都因为不适应战场而退居二线部队使用。另一个方面,其支援的物资对于东线的无底洞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到了1943年,由于战局形势的变化,西方政府------特别是英国政府,更多的在考虑战后世界格局建设,对苏联的防范一日大于一日,英国人提出的巴尔干登陆计划其目的就是把苏联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东欧,这样的盟友会砸锅卖铁帮衬?

苏联人民为了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努力放眼整个世界独此一份,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影像资料清楚地记录下了历史的真相,仅此一点我们就应该对其抱有敬畏之心。在那个年代,还是有一群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为了乌托邦与那些反人类的暴徒们殊死搏斗,他们不该被遗忘更不应当被遗忘。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曲解历史的动机更为黑暗,愿世间再无战争

pocket-jj

2018.03.14


pocket-JJ

没有英美的帮忙,苏联就亡国了!

要知道,当时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城下了,几度攻入莫斯科城内。苏联完全是靠人命在血拼坚守。即便在后来苏军掀起大反攻的过程中,又被曼斯坦因指挥下的德军,打的灰头土脸,丧失哈尔科夫。无论是指挥官素质,还是士兵战斗力,以及综合国力,苏联都完全不是德国的对手。

在二战爆发前,苏联经历“大清洗”运动,优秀的中高级军官被迫害殆尽。当时,苏联工业产值虽然自称世界第二,但工业质量远远比不过德国。而且,在产值上,德国也仅次于苏联,德国的军事科技远远领先于苏联。从战果来看,德军拿下莫斯科只差一步之遥。这还是在德军执行东西两线作战的情况下。

若没有英美两国的帮忙,没有英美战略物资的疯狂运输,苏联早就亡国了。


大国之光

哈哈,估计没戏吧,当时苏联的精锐在一开始就被德国重创,工业也基本被摧毁了,那种情况下,没有美国和英国帮忙,想撑下来几乎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