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圈就是江湖

前幾天和師友喝茶聊天,天南海北,談古論今。茶過三巡,談興正旺,老師話鋒一轉“當今收藏圈,對器物的認知,凡沒見過,不知道的都是假;凡我沒有,別人有的都是假;凡器物製作越精美越考究的,也是假;你若問他原因,一概答不上來,人性中的酸葡萄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年紀越大越覺得魯迅先生對中國人人性的鄙陋刻畫入木三分,不愧是文學大師,閱人眼光之深刻!”話音一落,集體沉默了。

收藏圈就是江湖

對事物的認知,層次越高的人,判斷一件事物就越謹慎,古董器物的賞玩原本就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古代文人愛好古董,目的是博古通今,怡養身心。世人認為貴重的東西,錢財而已,因此一個人愛好古董,原本就已經高於世俗,心胸自然與眾不同。古人遺存,貴重的豈止是器物本身,古董器物製作精良,不是現代人可以達到的,真正的收藏家和普通人對古董的看法是不同的,收藏家能從物品目前的狀態看出長遠的價值,但古人制器精微,所制器物,合乎自然,歷經千古,收藏家也難以窺視全部,只是感知到能感知的一部分。

收藏圈就是江湖

收藏家消費和享受收藏古董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投資,現代資訊發達,收藏器物展示,交流,寫文章原本正常,也是極好之事,對器物真偽的鑑別,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看法,合理交流,說出觀點,對彼此都有收穫;對器物藝術審美價值的鑑賞,體現的也是藏家和評論家的水平,簡單的對錯判斷,是低層次的見識,既體現不了自己的水平,也說服不了對方,無益之事,何必多做!

收藏圈就是江湖

古人有一句話非常深刻“秋蟲不能語於冰”,很多成年人缺乏對世界的敏感認知和開放的心態,常常不自覺的禁錮自己的思維,年紀越大越固執,這原本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墨守成規,不能接受新的觀點,新的知識,交流自然困難。其實近幾十年,考古所出很多新的成果,已經足夠顛覆我們以前很多老舊的觀念和觀點,如果不去接受和了解,所認知的世界必然越來越狹隘。收藏圈本來就是江湖,各色人等,不一而足,不同層次的人所玩的圈子器物本就不同,難以溝通,正常,彼此攻擊就沒必要了,大家各得其樂,相安無事就好,再不濟,罵人也要文明一點,好歹也跟文化沾點邊,有些人的言語反倒和潑婦有得一拼,看著也是無趣的很!

收藏圈就是江湖

收藏圈既然是江湖,那就如江湖一般憑本事論英雄,簡單,把藏品亮出來,把對藏品的解讀寫出來,既然沒這個本事,還是閉嘴比較合適,我年輕,資歷淺薄,但簡單純粹,藏品是自己一件件買的,資料是自己查詢的,文章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寫的,感悟是自己最真實的體驗,真實的收藏經驗,我老師常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至於飛短流長,是否曲直,留待時間去一一印證 ,因為我們當下的觀點在時間面前微不足道,我們不是真理,但我們行進在通往真理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