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投行機構IPO項目量排行榜:強者恆強,中小投行“熬冬”

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5月14日,IPO受理審核狀態中排隊企業總計有289家,其中包括已反饋100家,已預先披露更新162家,已受理15家;中止審查8家,暫緩表決4家。IPO受理審核狀態中排隊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IPO審核從嚴,過會率創新低,批量企業撤回申報的情況下,目前排隊的企業數降幅較為明顯,未來IPO企業則難以出現“申報潮”。

在這般惡劣的環境下,符號條件的擬IPO企業大幅下降,這也導致IPO投行機構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同時也是對IPO投行機構的承攬項目能力的考驗。

如果說IPO通過率、收入是投行機構IPO業務的歷史成績,那麼,目前在審的IPO企業數量則體現的是投行機構今年的IPO項目承攬實力和未來的成績。

前期,前瞻君針對IPO中介機構的通過率排行《中介機構IPO通過率排行榜出爐(第一季度)!》、投行收入排行《IPO寒冬下,哪家投行賺得最多?(1-4月IPO機構收入排行榜出爐)》都做了分析排名,

今主要對投行機構目前的IPO在審項目量做分析(很多時候,今年食粥定系食飯,就睇上半年了)。

一、保薦機構最新IPO在審項目量排名

「最新」投行機構IPO項目量排行榜:強者恆強,中小投行“熬冬”

根據數據分析,IPO在審排隊的289家企業中,在審項目量前五名保薦機構:

中信證券保薦數量最多,多達27家(佔比9.34%),

中信建投證券排名第二,多達24家(佔比8.30%),

廣發證券排名第三,有20家(6.92%),

中金公司排名第四,有19家(6.57%)

招商證券排名第五,有16家(5.54%),

將在審企業數量排名對比,我們可以簡單看出保薦機構承攬項目能力,由於總排隊企業數降低,投行項目量也有所下降。

二、會計師事務所最新IPO在審項目量排名

「最新」投行機構IPO項目量排行榜:強者恆強,中小投行“熬冬”

根據數據分析,IPO受理審核狀態289家排隊企業中,

立信承攬數量最多,多達69家(佔比23.88%),

天健排名第二,達49家(16.96%),

瑞華排名第三,有23家(7.96%),

廣東正中珠江排名第四,有16家(5.54%)。

大華、信永中和、致同也分別佔15家(5.19%)。

三、律師事務所最新IPO在審項目量排名

「最新」投行機構IPO項目量排行榜:強者恆強,中小投行“熬冬”

根據數據分析,IPO受理審核狀態289家排隊企業中,

國浩律師事務所承攬數量排第一,達41家(佔比14.19%);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第二,達30家(10.38%);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排名第三,有24家(8.30%);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第四,有19家(6.57%)。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也佔15家(5.19%)。

從數據可以看出,北京的律所佔一大半,其次是上海及廣東。

四、強者恆強,中小投行“熬冬”

在IPO嚴審下,保薦機構、會所、律所競爭更加激烈,各機構承攬項目等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與中小券商相比,一些大型券商憑藉著人才、品牌等優勢,在IPO企業撤退潮中受到的影響較小。儘管態勢嚴峻,大投行的項目量也有所減少,但總體來看,排在前五名的依舊是那幾家大投行機構。

目前券商投行能夠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同質化,隨著IPO標準提高,中小投行項目少、過會難的情況會更加明顯,業務壓力大增。

另一方面,隨著對IPO項目“質量”從嚴把關,投行的專業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提升。

“對投行來講,IPO立項標準必然提高,併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及其它投行綜合服務佔比將不斷提高。中小投行生存環境、生存空間將受到極大擠壓。”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在這一過程中,大型券商投行有機會通過IPO項目持續積累和品牌知名度的強化,大幅度提高市場佔有率,而中小券商投行則可能被擠出市場。這從券商2017年年報中也可窺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