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滴滴即將IPO的消息不脛而走。

儘管並未出乎意料,這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經過層層搏殺成長起來的獨角獸企業的消息依然將市場的關注聚焦。

1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滴滴最快或今年IPO 估值至少700-800億美元

有知情人士稱,滴滴計劃最快今年IPO,估值最高800億美元。滴滴目前正在就規模達到數十億美元的首次公開招股(IPO)事宜與銀行家展開磋商,最快可能在今年上市, 滴滴代表尚未置評。

報道中說,滴滴之所以希望現在前往公開市場募集資金,是因為想借此鞏固其護城河,抵禦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

而且由於Uber流年不利,當前正是滴滴作為共享出行全球老大上市的最好時機。

作為“帶頭大哥”,Uber內外交困,還面臨一系列監管相關的障礙,估值滑落至400億美元~500億美元。

如果滴滴以700億美元~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00-5040億元)的估值完成IPO,就會把Uber遠遠甩在身後。

據瞭解,滴滴成立於2012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科技“獨角獸”企業之一。僅僅六年,估值已達800萬美元。

剛剛過去的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最新我們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了3000萬筆,4000萬人次。這個數字背後代表了今天滴滴已經成了中國乃至於全球最大的交通運輸網絡。

滴滴加快IPO步伐,或因競爭激烈

市場對於滴滴一家獨大的日益疲倦給競爭者提供了絕佳的介入時機,對於這種情緒的不斷推波助瀾足以讓滴滴失去大量的用戶。反擊或許是留給滴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消息人士稱,滴滴最近加快IPO談判的步伐,部分原因是國內新對手美團在積極推進今年晚些時候上市的計劃。今年三月美團在上海推出了打車服務,直接挑戰滴滴出行。消息人士稱,美團的IPO可能獲得約600億美元的估值,預計在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美團率先發難,高德緊隨其後,或許後來還有人。

滴滴需要一種強大的力量來遏制這種勢頭的持續蔓延,以較高估值的IPO來確立自我在互聯網出行市場當中的地位成為一個致命殺器。

2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滴滴的融資估值

滴滴融資估值到底有多少?

根據前瞻君不完全統計,自滴滴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已經完成了17輪融資!簡直是史上最多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一起來看看以往滴滴的融資歷程: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此前17輪融資一共涉及30幾個投資機構及個人,融資額總計超過240多億美元,這使滴滴成為世界範圍內融資輪數最多的未上市科技公司。一時間,2012年最早投資於成立的的滴滴獲得了高達萬倍的收益的王剛等人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直呼“當初慧眼識英雄”。

進入了2018年韓國方面更是傳來了新一輪融資的消息。4月5日,韓媒稱韓國未來資產金融集團計劃籌集2800億韓元(約2.648億美元)的資金,投資滴滴出行平臺。未來資產是韓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而此次投資也是未來資產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跨境股權投資,而具體融資事宜國內暫未披露,如果加上此次融資滴滴總共融資達18輪!

前瞻君發現可以看到在滴滴此前數輪融資中,逐漸出現零零散散的海外投資公司和越來越多“國家隊”的身影,其中擁有國家隊背景的公司包括中投公司、中信產業基金、中信資本、交通銀行、中國人壽以及中國郵政等。

3

滴滴的“燒錢大戰”

眾所周知,滴滴出行主要業務是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和大巴等。

對於滴滴最出名的是它的持續融資、燒錢大戰

據瞭解,滴滴出行於當年6月成立,9月正式在北京上線。

2013年3月,經過短時間的發展此時已經完成了A輪融資,正式和快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狀態,雙方變得勢不兩立,在地推和補貼方面展開了競爭。

2014年1月,滴滴出行有了C輪融資,雙方競爭也達到了高潮,補貼大戰不斷

,持續到5月16日,雙方同時宣佈停止補貼大戰。

2014年12月,滴滴出行又獲得D輪7億美元融資,又開始了和快的的補貼大戰。

2015年2月14日,經過兩個多月的大戰,滴滴和快的開始了合併。滴滴和快的融合讓出行市場趨於平靜,停止了補貼。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但是不久滴滴出行又開始了和優步的燒錢大戰。這次滴滴出行和優步的補貼大戰,滴滴出行獲得了幾輪融資,共獲得了超過75億美金的融資。

2016年8月1日已經完成F輪的滴滴宣佈將收購優步中國,滴滴出行將和優步賬戶持股,成為雙方的少數持股股東。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滴滴一路從從燒錢補貼模式走出來,最初是市場燒錢高手,靠競爭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後來不斷強化政府公關能力,希望能影響政策走向。

4

滴滴出行的產業佈局

2018年1月8日,滴滴出行公佈2017數據,數據稱2017年全年平臺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這意味著2017年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

滴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滴滴順風車和快車拼車服務累計分享座位超過10.5億個。滴滴平臺全年還免費為出租車司機鏈接了11億次出行需求。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與此同時,滴滴基於AI技術的3000萬個小綠點(推薦上車點),可對實時數據進行學習、分析,同時實時完成模型更新,自動分析得出最適合停車的位置,2017年全年節省司乘通話超過21億次。截止2017年年底,滴滴對15分鐘後的出行需求預測準確率已超過85%。滴滴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滴滴平臺每天拒絕4萬個不符要求的註冊申請;防疲勞駕駛以及“滴滴護航”安全駕駛監測系統,使平臺去年的交通事故率同比降低了21%,遠低於交通行業平均水平;後座繫安全帶的比例由2.5%提升到了10%以上。

在產業佈局方面,滴滴出行的業務不僅僅聚集於出行領域:汽車電商、汽車金融、共享單車,這些都是汽車出行業務的延伸與拓展。從很大程度上看,出行領域是滴滴的基石,圍繞用戶、司機、汽車廠商構建一站式出行和汽車服務平臺,通過打通自身垂直產業鏈,擴大自身對於出行領域的優勢。近兩年,滴滴出行領域逐步涉及海外業務,在眾多國家的租車服務則是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包括在美國、東南亞、印度、新加坡都有所佈局。

圖:滴滴早期業務佈局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比起許多其他生態型企業,滴滴還涉足醫療領域、地產領域、外賣領域和近期的金融領域。近日,滴滴更是接連拿下支付等牌照、又專門成立汽車服務平臺對整個金融業務鏈條,上週滴滴上線了“滴水貸”,開始大舉佈局金融業務。

滴滴創始人程維也發聲: 

程維表示,交通和汽車產業正在迎來近一百年以來的一次重要變革,出行正在快速地線上化、智能化、共享化,而用戶出行習慣的改變也在影響上游汽車的設計、生產、運營、汽車的所有權和用戶的使用方式,汽車和出行的邊界在越來越模糊。未來,出行的市場依然會增長,但會有一個新增的增量市場在共享運營出行平臺上出現,用戶可以選擇直接購買出行服務。

5

滴滴的三大願景

獨角獸滴滴擬IPO上市:僅僅6年,18輪融資,估值已上千億

未來十年,滴滴有三大願景:

一是希望能夠走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

滴滴在成立的第一個五年裡服務了中國將近5億的用戶,2100萬的車主,滴滴希望在未來10年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在全球範圍內服務20億用戶。滴滴希望未來10年裡面由中國引發的出行和整個交通的變革,中國的經驗能走向全球。除了能夠服務越來越多的用戶,滴滴也希望共享出行服務平臺在未來10年可以滿足超過50%的出行的需求。

滴滴的第二個願景,滴滴希望能夠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

在滴滴平臺上面,每個月有超過2100萬個司機把他們的車拿出來共享,為大家提供出行服務,但是今天這2100萬的車主和汽車來自於可能一百多個品牌,來自於上千個車型,這一百多個品牌和上千個車型裡面,還沒有一個是為共享設計,為共享定製的。

相信在未來10年時間裡,在中國和全球會有一個超過每年千萬輛的共享汽車的市場。

滴滴的第三個願景,滴滴希望能夠成為全球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滴滴除了提供線上的出行服務,搭建整個汽車運營商的平臺,也在做智慧交通和智能駕駛。

滴滴的智慧紅綠燈在中國的20幾個城市已經覆蓋了超過1300個紅綠燈,很多的紅綠燈已經跟過去100年工業化時代的自動化控制不一樣了,它是基於今天城市裡面交通實時大數據,根據車流能夠做精準實時的調度,在滴滴調度的紅綠燈裡面,整個道路的擁堵降低了10%到20%,這些都會推動城市交通進一步線上化和智能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滴滴率先啟動IPO意味著在戰略上領先競爭者一步,一旦IPO成功,不僅對於自身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和推動,對於競爭者來講更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即使後來再有競爭者參與其中,滴滴依然能夠藉助資本市場的運作來壓制後來的競爭者,從而將競爭的觸角從市場末端延伸到資本市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