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紫荊花開遍了廣州,擠爆了華農。但也有一些不喜歡湊熱鬧的人,在白雲路享受到了更有生活氣息的紫荊花季美感。他們在白雲路的公交車站等車,就是站在了開滿花的紫荊樹下,自成風景;看看左右,路邊配電箱也畫著紫荊。也許他們不知道,白雲路曾一度改名為“紅雲路”。在這粉紅的花季,會特別容易理解這個路名。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白雲路的代表顏色就是粉紅色嗎?不,它沒那麼簡單。洋紫荊的粉色其實是最晚出現的,比粉色早了幾十年的,有鄧仲元的血色,白雲樓的黃批蕩,還有榕樹的綠色。它是一條故事多多、色彩豐富的路。

洋紫荊不是一開路就有,真正和白雲路同齡的是路中間綠化帶的榕樹。1925年,白雲路建成,為當時廣州最寬的複式馬路和模範路。白雲路中間的榕樹,建路之初就種下,近百年時間裡,從需要竹欄扶持的小樹到今日的茁壯大樹。榕樹依舊,變遷的是榕樹周圍的景物。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白雲路除了榕樹,還有兩大老朋友——白雲樓和廣九火車站。白雲樓曾當了魯迅半年的住所,現在還在,只是不開放;白雲路附近街角有個魯迅紀念公園,一臉嚴肅的魯迅雕像立在那裡。白雲路一帶曾是廣九火車站,雖然車站和鐵軌都被拆了,但白雲路中間的綠化帶,即老榕樹所在的位置,充滿了紀念廣九火車站的元素——綠化帶一頭有火車頭造型,兩端有枕木、鐵軌和火車輪圍邊裝飾,人行道有仿鐵軌的凹槽,附近的火車主題公園裡還有一列綠皮車。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更有趣的是,老朋友也愛換位置,看看不同的風景。這一張上世紀90年代的照片告訴你:現在的白雲路中間老榕樹綠化帶頭部的火車頭,當年放的是魯迅雕像。然後,“魯迅”就搬到對面去了,並且擁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公園。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比魯迅雕像更早“進駐”白雲路的,是鄧仲元雕像。這是一段血色記憶。1922年,粵軍第一師師長兼總部參謀長鄧仲元與反對北伐的粵軍總司令兼省長陳炯明產生意見分歧,辭去參謀長職務。3月21日,鄧在廣九車站遇刺,粵軍失去一猛將。1933年,鄧仲元銅像被立於廣九廣場前。後來,銅像沒了,想瞻仰鄧上將的朋友可以去拜訪黃花崗公園的鄧仲元墓。

一直沒挪窩的除了榕樹,還有白雲樓。這座建於1924年的洋樓,比1925年落成的白雲路早了一年。可以說,“未有白雲路,先有白雲樓”。它曾是郵政部門職工宿舍。1927年3月29日到9月27日,搬出中大鐘樓的魯迅,租了白雲樓西側的26號(現7號)2樓的1廳3房。他和許壽裳各住一間,許廣平和女工合住一間。在半年時間裡,魯迅編訂了《朝花夕拾》、《野草》,寫下了30多篇的雜文、散文。比如這一段:“……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後來,我在久別之後嚐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魯迅於廣州白雲樓記。”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故人已逝,白雲樓仍面對著東濠湧的流水,看著白雲路中間的榕樹年年長大,兩邊的紫荊樹春暖花開。這樣的城市長相伴故事,可算深情吧?

這條廣州最炫彩的路,目前是紫荊粉,花謝後還有榕樹綠和故居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