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偶然間在網上看到,有茶友問大家是如何看待中國茶道正在逐漸消失的?驚訝之餘,我就在想到底是什麼是茶道。首先說到茶道,我更多的會想起日本的茶道,中國好像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我們更習慣稱之為茶藝或者茶文化。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陽春白雪。

淨手焚香,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是雅事,這是茶道。

下里巴人。

滿杯的水,談笑牛飲,發乎之人本能。

坐,請坐,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是俗事,這也是茶道。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大道三千,而茶本就是雅俗共賞,各有所鍾。

我從不覺得茶文化會被中國人淡忘,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寫下的與茶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

有“小橋小店沽酒,初火新煙煮茶”的文雅,也有“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的豪邁。

茶文化也在不斷的滲透到現代流行當中。

星巴克的中國區菜單上有白牡丹和碧螺春。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茶飲品在各種小吃,飲品店裡頻繁的出現。

以中國茶為主的現代版tea house也在不斷的湧現。

那些安靜清雅、復古的茶館也並非沒有,但多開在遠離喧囂之地,你的所見並非就是全部。

而還有很多是我們不曾留意的

無論是街邊的小餐館,還是宴請賓客的餐廳,都在提供免費茶水。

麻將館裡點單最多的永遠是那杯綠茶而非拿鐵。

辦公桌上一杯接一杯的綠茶,花草茶......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我覺得一種文化最有生命力的存在,那就是有著自上而下深厚的群眾基礎。

茶給我們的並非只是身體上的滿足,更多的還有內心上的安慰。有茶,心靈也就有了家。

遇到一盞好茶,猶如遇到一個心儀的人,是一段徹骨傾心,清澈透明的相遇。恰如張愛玲的一句話: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裡嗎?”僅僅如此。

對於很多茶友而言,喝到一杯好茶,心裡就有一份安寧和溫暖,也只是僅此而已,並不需要過多渲飾。

喝茶,於喧囂中給予我們片刻的寧靜,在茶的世界裡,我們不用擔心塵世的紛繁,來擾亂心性;也不用憂心,屋外的烈日,會掠奪了清涼。

一切的喧鬧都被擋在了茶盞之外,所有的燥熱都被隔在了嫋嫋茶煙裡,品茗悠哉,閒煮時光。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盜亦且有道。別人尚能沿襲下來的文化,為何我們不能。

何況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喝茶是我們流傳千年的習慣與文化,它早已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哪有消失的道理。

茶,如果沒有你,我還剩下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