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強,說不得,說幾句就傷心、流淚、生悶氣,該怎麼辦?

孫孝南

1、反思自己的言行。

是否那孩子跟兄弟姐妹進行比較?父母是否經常吵架?對孩子是否有限制措施並穩定持續執行?對孩子優異的表現是否視而不見,只有孩子犯錯誤才在意並制止?是否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孩子失去自己動手的樂趣與能力?對孩子的小錯誤是否過度關注與焦慮?是否當眾打罵孩子?是否經常用否定性語言消極的評價孩子?

2、家庭變動應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孩子是一直說不得愛哭,還是突然有了這樣的表象?如果是突發,請仔細反思一下最近家庭的變故。比如孩子剛入園,或者更換了看護人,又或者有小寶寶出生?這些陌生的不確定因素會讓他缺乏安全感、玻璃心。你可以以一對一的形式來發展家庭成員的關係,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家庭地位,有助於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增強他的歸屬感。

3、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感情。

孩子和成人一樣會經歷相同的情感,但是他們也許並不太理解、更無法控制情感,更不用說以正常的方式去表達感情。教會孩子正確描述情感的詞彙,引導孩子以恰當的語言、行為表述情緒,尊重並接納孩子的情緒,才有可能進一步教會孩子處理事情本身,而不是為情緒所困。

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不許哭,男孩子要勇敢!”“說兩句就哭,沒本事就會哭!”所以,自己為人父母后順理成章認為孩子沒有權利發洩情緒,不應該表漏自己的負面情緒,甚至是恐懼、嫉妒等負面情緒不光彩、不應該存在。但是情緒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對錯之別,我們應當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才能引導孩子正視情緒、正確對待情緒。

4、對孩子要有恰當的期望值。

以同齡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而不是自身的標準,期望值過高,孩子達不到就會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挫敗感引發的委屈、失望等情緒失控大哭大鬧,並不是孩子的錯。

5、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成長期的孩子遇到自己束手無措的情形,需要父母幫他樹立自信心,教他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訓斥,可以給孩子一些發散性的選項,讓他思考一下,指引他自行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動手幫他完成再斥責、鄙夷的“說他兩句傷他自尊心。


水亦田

在諮詢中,我發現很多父母苦於孩子的“說不得”,從三五歲大的學齡前兒童到十幾歲的青春期少年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種問題。

那麼,是什麼使得孩子越來越“說不得“了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這個問題毫無疑問與孩子的自尊心有關孩子之所以“說不得”,是因為他感到在被說的過程中,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傷害

但在這裡,這種傷害可能以兩種方式發生,一種情況是父母的言語行為刺傷了孩子。比如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時,開口就是否定、嫌棄、責備、控制,孩子一下子就感覺自己的自尊與價值被整個否定,自然難以接受。


另一種情況裡,父母的言語行為並不過分,但因為孩子從小到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種價值觀:如果我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被他人指了出來,那麼我就是不好的,沒價值的,丟臉的,是要無地自容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強烈地拒斥被“說”。

因此,父母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得先弄清楚,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因為哪種原因而不願被說。

如果經過反省,父母發現自己確實在批評孩子時言語行為不當,那麼就要真正做出改變,而不是要求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計較父母的態度”。誰都不喜歡刺傷自己的態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不該施加在對父母缺乏反抗力的孩子身上。

而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說不得”的原因是後一種,那麼就需要花相對較長的時間,懷著耐心與愛心陪伴、引導孩子認識到,他人的評價和態度並不是定義他的唯一方式,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方式,他有很多很有價值的特質,他應該看到自己的這些閃光點。

在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下,孩子就會慢慢會轉變自己的心態和做法。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我們在進行家庭教育的課程中,也經常會遇到自尊心非常強的孩子,老師一批評就哭了,退步一個名次就非常難過和自責,甚至上課不提問她,這節課的聽課效果都影響,還有的孩子在行為上表現出總是捋頭髮,整理衣服。那麼在家裡呢,父母也反饋,我家孩子臉皮薄,說不得,對自己要求特別嚴,做不好就一遍遍做。

一個孩子自尊自愛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過於事事都要爭取完美,那這個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形成強迫性行為,強迫性思維,嚴重者可能會得強迫症,產生心理問題。

那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怎麼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去做調整呢?

1、首先我們發現這類孩子的背後大多都有一位做事情追求完美的家長,而同時她也是這樣要求孩子的。

我要給我的孩子請最好的老師,用的東西要儘量有品質,我的孩子要儘可能的在各個方面優秀,每次看到好的成績和獎項就非常高興,有一點退步就大變臉。那如果你是這樣的媽媽或者爸爸,可能首先您自己要做一下心靈成長了。這樣的父母您只要閉上眼睛問問自己,努力了大半生是不是多半時候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大智慧大幸福,還是隻有在評上職稱,換了大房子,升職加薪的那瞬間高興,然後就又回到原來的心境,接著再追逐另一個目標。而智慧的人生並不是為了某一天而活,而是幸福的活在每一天。如果家長能領悟到這一點,那麼這樣性格的孩子就不難調整了。

2、當你看到孩子因為結果和他自己想象的不一樣,而情緒低落的時候,你需要做的是,摟她在懷,輕輕的說出你瞭解到的事情經過。

“你那麼想當小組長,結果老師卻選了別人,你覺得你其實能比他做得更好。”然後你重新問問孩子要達成目的的原因。這一步你就能發覺孩子內心有沒有不合理的觀點,有沒有需要調整的認知。也是進一步幫助孩子回到事情本身,而不是附帶的利益。

“你還記得自己為什麼想參選小組長嗎?”

“有面子,能管別人”

“為同學做事情”等等

“你覺得不當小組長能不能為同學做事情呢?”

“我們覺得你敢於參與又願意為他人做事,這樣的行為非常好。”

面對自尊心過強的孩子,每次的失落,你都協助他關注事情的過程關注失敗中的優勢資源,那麼孩子也會從一次次的溝通中調整出自己的性格。

最後要記得當孩子努力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多問問她身在其中的內心感受是什麼,是學到東西了,還是讓自己很愉快,還是把愉快帶給了他人呢,而不是一上來就問孩子結果是什麼,當家長的關注點做調整後,孩子也會慢慢從不可控的結果調整到可控的過程中的內心體驗了。那麼這個一向做事情認真的孩子,將在未來不僅僅是成功的,還是幸福的。

1.當看到孩子自尊心過強的時候需要引導他關注做事過程中的內心體驗。

2.輕輕的說出你瞭解到的事情經過

3.重新詢問孩子做此事的原因

4.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的轉移


涵妮媽媽育兒經

經常有家長跟我諮詢,說孩子太敏感了,有時候一句話說重了就接受不了,賭氣不吃飯,甚至默默在房間裡哭,不知道如何是好。

很多人稱這樣的孩子為“玻璃心”:自尊心過強,容易受到打擊,心理承受力過分脆弱。

自尊心過強的孩子,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爭強好勝,嫉妒心強。典型特徵有三點:聽不得批評;聽不得表揚別人比自己強;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別人的事實。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用氣球對兒童的自尊心作了形象的比喻:“一個沒有氣的氣球毫無價值,然而氣充得太滿會容易脹破;只有氣充得不多也不少,才會兼具觀賞性與安全性。”

自尊心是孩子社會化過程與成長曆程中的寶貴財富,但自尊心過強並不是什麼好事。適度的自尊心才是自信的基石。

自尊心太強的原因:

父母的溺愛、嬌生慣養、對孩子百依百順,以及過度的誇獎和肯定,都會助長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聽不得逆耳話,遇到挫折會畏縮逃避,不敢面對。

面對自尊心過強的孩子,家長應該這樣做:

1. 做出示範,收起自己過強的自尊心

很多孩子的自尊心是因為比較而逐漸提升的,如“你比你同學都強多了”這樣簡單的比較與表揚容易將孩子的自尊心變成一種虛榮心。

父母首先思考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有失偏頗,不要隨便拿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不在孩子面前做出爭強好勝的示範,專注孩子自身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

多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優秀的地方各不相同”等理念來引導孩子,教孩子正確看待失敗,放平心態。

2. 正確誇獎和批評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孩子力所能及又微不足道的日常事務,家長無需刻意表揚。過分表揚會讓孩子容易放棄努力、害怕面對失敗與挑戰。

誇獎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誇“聰明”,或是空泛的“你真棒”,當孩子表現好時,終點誇獎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批評孩子時,由於孩子自尊心很強,家長要在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基礎上採用恰當的方式,不隨意貶損孩子,對事不對人,主要是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

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自尊心健康良好地發展。

3. 幫助孩子認識和處理情緒

當孩子遇到挫折,沮喪低落的時候,不要盲目指責和逼迫孩子,自尊心強的孩子承受打擊和挫折的能力弱。

家長最重要的是陪在孩子身邊,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在這個過程中,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如“跟媽媽說說,是不是因為被老師批評了所以很難過?”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情緒和感受,陪孩子一起面對並解決問題。孩子會漸漸明白,其實挫折也沒那麼可怕,只要自己願意想辦法解決,事情總是會朝積極地方向發展。

孩子只有能接納、認識自己的情緒,才有想要處理情緒,解決問題的勇氣,從而將自尊心迴歸到正常狀態,逐漸形成積極地思維模式。

4. 父母適當放手,多讓孩子經歷體驗

很多自尊心過強的孩子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和干預過多,沒經歷過風雨,見過世面。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學會適當的放手,相信孩子內在的潛能,鼓勵孩子嘗試一些富有挑戰的事情。

通過更多的經歷和體驗,他會更加明白不會什麼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失敗在所難免;認識到自己有長處有短處,不必事事爭第一。

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心態更加平和、寬容。


錢志亮工作室

看了很多回答,感覺好像都有點意思,但是感覺又都沒抓住重點。

這個問題不是孩子自尊心太強,而是孩子不能接受失敗。難道自尊心太強就不接受失敗嗎?這個邏輯有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接受失敗呢?

無論哪種問題,一般都是分為內因和外因,這個問題也不例外。

內因:

1.孩子正常發育的必然階段。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段,孩子開始意識的覺醒,開始學會控制事物,所以他們希望成功來證明自己是可以的,是正確的,以便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所以這時候他們本能的就排斥失敗。這是正常的。

2.年齡限制,孩子不能正確的評價對錯是非。

為什麼常說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就是因為孩子確實因為年齡色原因,很多情況下不能正確區分對錯。

外因

1.家長對待錯誤的態度

家長過於在乎結果,過於強調成功勝利,而不認可失敗。傳遞給孩子的觀念就是正確成功就是好的,失敗錯誤就是不好的,是不應該的。這種觀念傳遞給孩子,孩子本能的就害怕失敗,排斥失敗,所以不願意承認失敗。

2.家長的過度表揚

現在家庭大都流行快樂教育,表揚教育。動不動就表揚孩子“你太棒了,你真聰明,你真厲害”,過度表揚的結果固然強化了孩子的自信心,但是過度的結果導致孩子的自負。孩子潛意識覺得自己是最棒的,最厲害的。既然最棒最聰明最厲害,當然就不可能犯錯誤,不可能失敗。所以孩子肯定不能輕易承認自己的失敗。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

1.正確評估孩子

評估孩子的生長髮育階段,評估孩子的能力。適當的不承認失敗是有益的,適當遷就孩子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千萬注意把握尺度。

2.家長正確對待失敗,不要只在意結果,多關注過程

結果固然重要,但是過程更加美麗。即使我們失敗了,但是我們過程中學到了經驗,下一次就更加靠近成功。失敗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努力不認真不拼搏的過程。

3.多鼓勵少表揚

現在家庭普遍表揚過度,孩子在家裡天下第一,說啥就是啥,所有人都遷就孩子,讓著孩子。讓孩子錯誤的評價自己的能力。結果一到外面,這不行那不行,孩子肯定不能接受。

4.適當的挫折教育

現在對孩子實行挫折教育的家庭很少,畢竟都是一兩個孩子,都寶貝的不得了。孩子沒經歷過任何挫折,結果一遇到辦不了的事就容易情緒失控,會大哭大鬧。家長很有必要讓孩子經歷適當的挫折,學會控制自己單位情緒。

5.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可以讓孩子,但是不能沒有是非對錯觀念。很多家庭明明孩子錯了或失敗了,但是一哭鬧就說“好吧,你對,你厲害”,這樣來哄孩子。混淆了孩子的是非觀念,更滋長了孩子的“我都對”的錯誤思想。我們可以故意輸,讓孩子贏,但是我們不能混淆是非,對錯不分。


神通奶爸

現在媽媽們都有個共同的難題:孩子越來越難養了,個性比我們小時候鮮明,脾氣也要大很多。

上次和三個好朋友一起聚會,一個朋友帶來了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幾個女人在聊天,孩子在旁邊說了幾句話就開始發脾氣。當媽媽的感覺不好意思,就說了他幾句,結果更不得了。當這個孩子變成一個氣氛的破壞者,一個在座的心理諮詢師解決了這個問題。她首先對著孩子說:你好,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子。剛才一直和你媽媽在說話,都沒有和你打招呼,你願意我們來認識一下嗎?

孩子楞了一下,還是繼續拿著筷子在拍桌子。

她繼續笑著看著孩子:剛才我忽視了你的感受,你好象說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沒有留意。我願意向你道歉。同時,也很想聽你再和我說說這件事。

孩子安靜下來,但還是沒有說話。

她繼續笑著和孩子說:或者,你期望我做些什麼,能讓你現在的感覺好一點呢?

孩子這時回答:我再也不給你們表演唱歌了。

孩子媽媽在旁邊補充說孩子前幾天在幼兒園表演唱歌的節目。剛才也是說到了這個,媽媽當時就只是很驕傲說我們寶寶很厲害。孩子確實在那裡說了幾句話而我們沒有人留意到。

她又問:我也有一些唱歌的經驗,不過我已經好久沒有當著很多人表演了,你願意和我分享一下你的表演嗎?

孩子開始安靜的和她描述自己的驕傲的登臺表演經過。兩個人聊得很開心。

孩子有脾氣時,往往是因為自我意識出現了,這個孩子要當自己感覺中的有話語權或者重要的這個自己。

所以,不要把孩子的脾氣當成壞事,先把孩子劃到壞孩子的圈子裡,然後去定義他的行為。用我們的諮詢師的話說:把這些都當成幫孩子送信的信差,重要的是這封信,而不是這個行為。


悅心喜語

孩子自尊心太強,說不得,說幾句就傷心流淚,生悶氣,這的確是讓人頭痛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我們得想辦法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當我們有錯誤的時候,別人給我們指出來,那是對我們的關心幫助。我們不能因為別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就生氣。那樣會把別人關心我們的大門關上的。



第二,要告訴孩子,當別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冷靜的想一想,究竟別人說的有沒有理。如果說得有理,我們確實錯了,然後就要加以改正。



第三,要告訴孩子就是有錯,別人幫助我們的時候,也不能別人一說就流淚,生悶氣。我們要好好的想一想,我們究竟錯在什麼地方?然後找出問題來解決問題。如果你遇到別人說你,就傷心流淚生悶氣,那可不是好辦法,你的問題永遠存在,那對你的成長絕對不利。

我想孩子漸漸大了,她肯定會懂的這這之間的利與弊的。他就會能夠理智的面對別人,對他的幫助批評了。


睿心媽媽

我是暖心理的簽約心理諮詢師陳旭龍,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題主你好,你沒有交待孩子的年齡多大?一般來說,你所說的情況,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發生的比較普遍,我就以青春期的孩子為主要對象來回答這個問題。

心理諮詢中常有一句話是,孩子的問題大多數都歸根於父母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中也存在。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年、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中國式父母大多是會以約束、要求、限制等方式管理孩子,主要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少犯錯誤。孩子在這個階段還處於自我同一性(心理學用詞,即明白自己是誰,能幹什麼)的形成期。對父母的要求絕大多數會遵從。父母感到孩子聽他們的話,很乖,也有一定的成就感。

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的自我同一性逐步形成。他們對於自己、他人、世界慢慢地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行為。而父母的人格相當穩定,和幾年前沒有什麼不同,管理孩子的沒有改變,各種各樣的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題主所謂的說孩子幾句他們就傷心、流淚、生悶氣,就是你們之間產生一個具體矛盾,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你們的管理。我的女兒也處在青春期,馬上滿13歲。我們在溝通中也出現過同樣了問題,後來我改變了方法,獲得一些效果。分享一下這些方法:
一是把約束、要求、限制等方式管理孩子的方法改變為尊重、建議式的幫助孩子。
二是增強孩子對生活的掌控感,試著讓他們決定自己幹什麼,怎麼幹,給他們試錯的機會。
三是耐下性子,做了一個好的傾聽者,而不是一個評判者。多瞭解孩子,儘量不要對孩子想法、作法說三道四。
四是無條件接納孩子,不僅接納優點、也要接納不足。他們已逐漸成人,就會有成人的各種起起落落、情緒也會不穩定。這個時候,我的經驗是什麼也不問,也不說,如果她需要幫助,她會告訴我。不需要的話,人家就自己搞定。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旭龍
自我介紹:國二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師協會會員。認知-行為取向。從業4年,個案時長1500小時以上,督導時長300小時以上。

暖心理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了前兩天坐公交發生的一幕,女孩兒大約4歲左右,跟著外婆一起外出,在公車上,兩人面對面分別坐著一個位置,在某一站,上來一對懷抱著的母女,女兒的外婆要女孩兒起身給這位媽媽讓座,外婆剛一開口,女孩兒就哇哇的哭起來不讓不讓,隨後旁邊的一個人讓了座,然後外婆大概就給小女孩兒講道理,但是完全聽不進去,越說哭的越厲害,索性外婆也停止了。過了沒兩站,又上來一對母子,依舊是重複這一幕,然後就招來了站著的乘客的眼光,外婆也是沒招,一說就哭,不說感覺頭都要抬不起來了。在外婆和小女孩兒的對話過程中,我聽到了小女孩兒說的幾句反駁的話,大致意思就是,自己不佔著位置,就永遠沒有自己的位置了,做別人腿上被抱著不舒服不好玩。雖然我當然覺得小女孩兒略顯不禮貌了些,終歸也是可以理解她的心裡行為的。

一點兒說不得,說了就哭,說了就不樂意,也許是她想表達自己的主見,也許是他對抗耍賴的一種常見招式,不論哪一種,我認為處理這些的情況之前應先做到如下這件事:

首先,每個家長都應該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種氣質類型:

常見的四種類型:

膽汁質類型:情感發生迅速,強烈,持久,動作的發生迅速,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具有外傾向,但缺乏自制力和耐心

多血質類型:活潑好動,敏感迅速 ,喜歡與人交往,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但情緒容易產生也容易變化和消失,容易外露

粘液質類型:平靜,善於忍讓剋制,生活有規律,態度持重,有耐力,嚴肅認真,但不夠靈活,注意力不易轉移,因循守舊

抑鬱質類型:體驗情緒的方式較少,穩定的情感產生很慢,但對情感的體驗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

當然可能面對這四種區分你會說,我們家孩子每個都沾一點邊啊,怎麼辦?那就是你觀察你的孩子還不夠耐心和清醒。

瞭解完孩子的氣質類型之後才能確定如何安撫這一類型的孩子:

膽汁質類型:要培養勇於講取,豪放的品質,防止任性粗暴

多血質類型:要培養執著開朗的性格及穩定的興趣,防止粗枝大葉,虎頭蛇尾

粘液質類型:要培養積極探索精神及踏實,認真的特點,防止墨守成規,謹小慎微

抑鬱質類型:要培養機制、敏銳和自信心,防止疑慮,孤獨。

如果有以上的認知,相信孩子的情緒會平和地多。

那麼如果出現了一說就哭就鬧的情況怎麼辦: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是絕對的前提,但也不是說無理取鬧就這麼任由發展下去。承認孩子的哭,是表示你懂他為何哭,並且向他敘述,知道他為什麼哭,為什麼不樂意。

2、如果能夠安撫情緒,最好給予孩子肢體的接觸,比如擁抱,比如按住他的肩膀

3、家長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遊戲力本能,將事件化解為有意思的遊戲,通過和孩子互動達到讓孩子發洩情緒,表達情緒的目的

3、如果是因為環境導致的孩子哭鬧,應考慮暫時帶孩子離開這個環境

4、當情緒得到安撫平靜之後,可以重複事件已啟發孩子的行為和後果,依然可以利用遊戲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給剛剛發生的事件一個完整的有意思的結果。

一定不是整齊劃一地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是耐心和清醒的家長,當你關注到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的時候,才能處理的遊刃有餘。


悅小芽兒

自尊心說好聽點,叫愛面子,說難聽點,叫作。


玻璃心,豆腐臉,一碰就碎?源起為何?本質就是來自家人的嬌慣,縱容,與盲目的自大。

細想,一個孩子說不得,罵不得,動不動就淚流滿面叫媽媽。這不都是長輩們慣出來的好寶寶?

深想,當今社會,動不動就自殺,說不過就殺人,這難道不就是小孩子們的被寵壞的後續?

我們不能只是提倡成功學,還應該適當的宣傳失敗感。

也許,說不好聽點,面子和自尊心只是給那些有成之人的。於我們而已,面子和自尊一文不值。我們所要讓孩子成龍成鳳,就要讓他們提早認識到現實社會的殘酷與種種。

溫柔鄉,富貴冢,只會培養出愛哭鬼,玻璃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