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葩的畢業論文,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近日,一篇博士學位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突然走紅網絡,引起網民熱議。八角、滷雞肉……看似跟學術完全不搭界,又毫無理論感可言,可就是如此不起眼的一些東西,卻成為重要的學術研究對象。

不過,這並非個案。看看下面的這些論文,你的三觀還能好好的喵~


最“美味”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

那些奇葩的畢業論文,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八角茴香(簡稱八角)與滷雞肉之間的關係,居然被寫成了一篇8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近日,陝西師範大學的女博士孫靈霞的博士論文《八角茴香對滷雞肉揮發性風味的影響極其作用機制》經陝師大官方微博發佈後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這得用多少隻雞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論文?不少網友稱:“不愧是陝西吃飯大學,一道滷雞都能研究的這麼專業”,而這篇論文也被贊為最美味的論文。


最“無語”論文——《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

論文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一位名叫汪奎的2012屆畢業生所寫,目的是對網絡會話流行詞彙“呵呵”建構網絡會話結構的功能,以及在具體會話語境中產生的交互語用義進行社會語言學研究。“能把‘呵呵’兩個字寫出一篇碩士論文的一定是強者啊。”隨著論文封面照在網上流傳,相關話題也引發網友熱議。


最有“味道”論文——《對一泡屎的深入分析……》

這是來自PLOS的一篇傳染病學的論文,上圖是論文裡面的示意圖。 這個團隊為了研究寄生蟲在粑粑中的分佈情況,以及怎麼保存粑粑才能讓裡面裡面的蟲卵死得那麼快,於是就跑到了非洲某個村子,找了100多個當地人讓它們都拉粑粑。

論文詳細描述了怎麼收集這些粑粑,怎麼保存,怎麼切段,攪拌均勻等等。 最後它們得出結論,診斷血吸蟲病的話,把粑粑同質化(也就是弄勻了)能得出更準確的結論,診斷鉤蟲病的話,粑粑的保存很重要如果不是立馬檢測的話,最好把粑粑放在冰塊裡或者用溼紙巾包著,這樣蟲卵就不會太快消融了。


最“相似”論文——《論高校論文抄襲的普遍性……》(ps:此題為青小年童鞋神總結)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生劉海洋被人舉報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舉報者稱,劉海洋2007年的論文,與大連理工大學的碩士生鄭久輝寫於2005年的碩士論文內容幾乎一樣,標題更是一字不差。

比對發現,兩篇論文只在細節上有一些區別。例如,劉海洋論文較鄭久輝論文少一篇參考文獻;劉海洋論文正文的字號比較大。


最“魔幻”論文——《尋找正義——那條通往魔獸的律法之路》這篇“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尋找正義——那條通往魔獸的律法之路》,作者署名為“信仰神殿學院”、“暗影牧師專業”的“學生”希冉冉,而整部論文更是長達一萬五千餘字,全文共分為四章,而每一章又分為若干個小節,並附加的前言、後記以及致謝詞,與大專院校所要求的論文格式幾乎完全吻合。


最“實用”論文——《論石頭剪刀布的制勝攻略……》它的課題題目是“可控實驗社會博弈系統中一些非平衡統計物理問題”。換(shuo)言(ren)之(hua),這項研究,通過觀察學生使用的策略,研究者發現,人們在玩石頭剪刀布時有這樣的規律:贏家習慣於保持現狀、輸家傾向於做出改變,簡稱“勝留輸變”。掌握了這個規律,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出招。該課題在2012年申報成功,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課題,是一個跨學科基礎研究項目。


最“倍兒爽”論文——《數錢能夠減輕疼痛……》

那些奇葩的畢業論文,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這份研究叫做《“金錢的符號作用:啟動金錢概念改變社會痛苦和生理性疼痛”》,成果還發表在國際著名心理學刊物《心理科學》上。這項研究基於一個簡單的假設:一個人若經常想到他所持有的金錢數量,那麼他的社交體驗,特別是對社會接納和社會排斥的感覺,可能也會隨之改變。那麼,數錢除了能減輕“心痛”,還能減少“身痛”麼?對此,他們又做了“疼痛感測試”:在實驗中,半數參與者被要求將手浸入較溫熱的水中(中度疼痛),而另一半參與者則被要求將手浸入熱水裡(高度疼痛)。測試結果顯示,那些之前曾數過錢的參與者所報告的痛感較輕。

那些奇葩的畢業論文,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


“我當年的論文題目是《論如何甄選臥底偵查員》~PS:那個時候在網上完全找不到資料,所以,我連續看了4天《無間道》

“我朋友的論文是——《論監獄服刑人員伙食改善問題》,當時我問他為啥子要寫這個的時候,他回答我的是:說不定以後就要進去了,所以先把伙食改善好了,以後生活才會好一點~

“我都忘了我寫過些啥了,反正我寫了一篇《論學校三個食堂的興榮衰敗》拿了獎的,啊哈哈。另,後來發現,我們學校原來有四個食堂!

“有位姑娘,她的畢業論文題目是——《如何通過社交網站,與前男友藕斷絲連》!

看了這麼多形形色色的論文研究,你還記得自己看過或寫過的奇葩論文嗎?快來爆一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