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害死岳飛的主謀 跪在岳飛墓前的四人中沒有他

1141年10月13日,抗金名將岳飛被逮捕,關押在大理寺監獄。

負責審理岳飛案件的主審官是御史中丞何鑄,何鑄審理案件時,岳飛為自證清白,撕破上衣,袒露出滿身傷疤的後背,上面刻著四個深入膚理的大字,“盡忠報國”。何鑄大為感動。他在調查各方證據後,發現指控岳飛謀反的證據根本不存在,便上報給秦檜,說:“這可能是一個冤案。”

秦檜很不高興。他對何鑄說:“此上意也。”

秦檜不經意的一句話,道出岳飛案件最大秘密:指控岳飛謀反的主謀,不是秦檜,也不是跪在岳飛墓前的其他三人,正是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為什麼要殺掉岳飛?他不知道岳飛是抗擊金軍、確保國家安危的堅實後盾嗎?他不知道岳飛是揮師北伐、收拾河山的中流砥柱嗎?宋高宗雖然優柔寡斷,但畢竟不是傻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才是害死岳飛的主謀 跪在岳飛墓前的四人中沒有他

說到底,這與金軍的態度有關。

我們知道,自“靖康之變”以來,金軍對宋軍就佔據絕對的優勢,每戰必贏。那時候,金軍將宋高宗建立的南宋小朝廷追趕得屁滾尿流,一度漂泊海上。直到以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將領出現,才改變了這一現象。

岳飛率領他的“岳家軍”,全力抗擊金軍,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到1140年,岳飛更是組織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北伐,挺進中原,在其餘抗金將領和各地忠義民兵的配合下,沉重打擊了金軍,收復了大片實地,最遠抵達北宋都城開封附近的朱仙鎮。在岳飛的打擊下,金軍差點放棄開封渡河北遁。

就在這時,出現了荒唐的一幕:宋高宗竟然以12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宋高宗成功了,他完成了數十萬金軍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隨後,宋高宗解除了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兵權,授意秦檜與金國進行和議。金國被岳飛打得潰不成軍,對岳飛恨之入骨,提出進行和議的前提條件就是殺掉岳飛,“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

他才是害死岳飛的主謀 跪在岳飛墓前的四人中沒有他

這時候的宋高宗,一門心思想著和議,根本就沒打算再進行北伐。這樣一來,岳飛就成了和議的最大絆腳石。如果將岳飛這塊絆腳石搬開,趕緊與金國簽訂和議,給點銀子,送點國土,以便自己能夠在杭州舒舒服服地過日子,豈不秒極?

至此,岳飛已經註定了必死的結局。

那麼,宋高宗不擔心殺死岳飛後,金國毀掉和議嗎?對於這一點,宋高宗還真不擔心。他心裡很清楚,當時南宋的國家實力遠遠在金國之上。經濟實力就不說了,在岳飛等人多年的培育下,南宋軍事實力也毫不遜色於金國。除了岳飛、韓世忠,南宋又湧現了一批年輕的中興名將,如吳璘、劉錡、楊沂中等人,劉錡還獲得過擊敗金兀朮的戰績。他們也許沒有能力像岳飛那樣發動大規模北伐,但以南北為界進行自保,是足夠的。

1142年1月27日,岳飛被宋高宗下令處死。岳飛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時遭到殺害。

他才是害死岳飛的主謀 跪在岳飛墓前的四人中沒有他

岳飛被殺死的消息傳出去後,南宋老百姓無不痛哭惋惜。金國人聞訊,則欣喜若狂,紛紛舉杯慶祝。岳飛之死,為“親者痛仇者快”作了一個最佳註腳。

後來,宋高宗養子趙昚登基稱帝,是為宋孝宗。宋孝宗啟動了北伐。在北伐前,他為岳飛進行平反,並將岳飛屍骨遷葬於杭州西子湖畔棲霞嶺“宋嶽鄂王墓”。岳飛墓前下跪著雙手反剪的秦檜夫婦、万俟卨、張俊四人跪像。誰能想到,害死岳飛的主謀宋高宗,卻並沒有在這四人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