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眾所周知,宋詞的詞牌很多,有上千種,每一種都有詞作流傳下來。這些詞牌,有的很冷門,多數人連聽都沒聽過,例如《大酺》、《尾犯》、《醉公子》、《普天樂》等等;有的則廣為人知,流傳後世的經典詞作非常多,例如我們熟知的《浣溪沙》、《聲聲慢》、《鷓鴣天》、《西江月》、《破陣子》等等。

這些熱門詞牌,名詞佳作頻出,數量眾多。其中一些詞牌,因為某一位詞人的一首詞作寫得實在太好,以至於讓人們一看到這個詞牌,就會想起這位詞人的詞作。就像《滿江紅》,聽到這個詞牌,很多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事實上,除了岳飛的《滿江紅》之外,有很多詞人也用這個詞牌寫過詞作,藝術水平還很高。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滿江紅 點火櫻桃》就是辛棄疾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大膽新奇,開篇11字尤為驚豔,與岳飛《滿江紅》不遑多讓,堪為絕唱。全詞如下:

滿江紅·點火櫻桃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岳飛的這首《滿江紅》寫於他受冤入獄之前,氣勢磅礴、正氣凜然、悲憤難當,連同他的事蹟一起流傳千古,聞名天下,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對於辛棄疾這首《滿江紅·點火櫻桃》,知道的人卻不多。這首詞寫於何時,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從詞的意境和內容可以推測,它應該是辛棄疾中年時期的作品。

作為南宋歷史上另外一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文人,辛棄疾文武雙全,一生都致力於國家統一和抗金大業。可是,天不佑人,因為南宋政府的苟且偷安政策,辛棄疾一生都沒能實現理想,抱憾終身。公元1181年11月,41歲的辛棄疾受彈劾罷官。自此,他便在江西上饒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鄉居生活。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人的一生十分短暫,而中年時光正是很多人努力奮鬥,實現夢想的最好時期。可是,作為一位有著強烈家國情懷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中年時光卻是在江西上饒的鄉間度過的。其心中的悲哀、無奈、失意與憤懣可想而知。而此詞表面上是寫詞人因春歸而想家,實際上是借春天的逝去來寄託自己的家仇國恨。

詞作上片借景抒情,以描寫春景來抒發愁緒。開篇“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11個字,大膽新奇,令人耳目一新。讀之,眼前彷彿出現了一片絢爛春色:碩果累累的櫻桃林,滿山遍野,一片火紅,像著了火一般;旁邊,盛放的荼蘼花潔白如雪,與火紅的櫻桃互相輝映,紅白相間,美麗極了。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作為詞人,辛棄疾文采斐然,僅這11字就可見一斑。其中,“點火”二字實在驚豔,“火”,熱情、溫暖、鮮豔,在這裡,不僅與櫻桃的顏色暗暗契合,更寓示了詞人心中正有一把熊熊烈火正在燃燒。而後的“照”字又與“點”照應,可謂用詞精準,銜接的天衣無縫。

此外,在景物的選取上,詞人非常敏銳,將櫻桃與荼蘼花放在一起,火紅與雪白碰撞,真是鮮豔奪目。而且,兩種景物也十分巧妙地點出了時序:暮春已至,春天將逝,令人傷懷。在詞人心中,報國的熱情與無奈的現實時時碰撞,發之於眼,便有了這滿眼絢爛卻傷感的春色。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緊接著,“春正好”3字簡潔深情,承前啟後。春天好在哪?好在生機勃勃。你看,春筍正破土而出,蓬勃生長;春燕正牽引幼雛,緩緩飛翔;流鶯正呼朋引伴,嬌聲啼鳴。多麼美麗的春景啊!可是,如此好景卻不長遠,“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開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開,春天就要過去了,想留也留不住。於是,詞人向春天發出了怨憤之語:“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詞人對空呼喊:千愁萬恨,都是春天牽引出來的;可如今,春天卻獨自溜走,把愁留給我。我真是愁腸千結啊!“腸千結”三字,誇張地表達出詞人抑鬱不堪的煩亂心緒。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詞作下片以情寫景,抒發了詞人心中被春天觸動的愁和恨。“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一句,承接上片末,點明詞人內心鬱積了滿滿的鄉思,深沉悲痛。他登樓遠望,可春山千重萬疊,遮斷雙眼,煙波茫茫無際,阻隔歸路。這春山、這煙波,不正像奸臣當道,政局險惡一樣,阻礙著詞人的抗金大業。

接下來“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二句,愁緒滿懷,語氣悲愴,寥寥數語,一個孤獨悲憤的末路英雄形象便呈現在讀者眼前了。“古今遺恨”,從古至今都有恨事。但往者不可追,今昔尤為恨。這裡的“古今”,應該偏重於“今”。而“今”之恨,當然莫過於中原淪陷、祖國分裂之恨。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與一般文人墨客相比,詞人之“恨”,不是風花雪月、傷春悲秋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憤恨難平的家仇國恨;詞人為了一洗此大恨,奮鬥一生,至死不渝,可朝中響應者一直都寥寥無幾。物不平則鳴,何況人乎?詞人心懷大恨,卻無處傾訴,真是滿腔愁恨又深一層。

緊接著,“蝴蝶”二句,化用唐代詩人崔塗的“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一聯。詞人思家心切,於是在夢中化為蝴蝶,飛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鄉。在夢中,子規啼鳴聲聲,叫著“不如歸去。”意境哀婉,令人肝腸寸斷。

岳飛《滿江紅》聞名天下,辛棄疾《滿江紅》也不遑多讓,堪為絕唱

“千里夢”,指自己的想家夢。但此處的思家,不是思念地處江南的寓所,而是思念遠在北方金人統治之下的山東濟南老家。此外,一個“不傳”,一個“叫斷”,點鐵成金,使這兩句比唐人崔塗的原詩要更加悲切。

末尾一句“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其中,“聲聲”一詞,承“子規叫斷”而來,呼應自然。“勸人歸,歸難得”採用“頂真格”,一氣而下,如江河邊傾瀉自己心中的苦痛,真摯感人,韻味無窮。讀到這裡,人們不禁對這位愛國志士有家難歸,有夢難圓的悲痛產生了共鳴。

在歷史上,人們首先是把辛棄疾當成一位詞人來看待的。而從這首詞中,我們完全可以一窺他的詞作功底。整首詞極有章法,銜接自然流暢,用詞大膽新奇,情韻貫通而下,意境悲慨深遠,實在是一首極其上乘的政治抒情詞。說它與岳飛的《滿江紅》不遑多讓,一點兒也不誇張。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