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關於岳飛詞作的風格,況周頤在《歷代詞人考略》卷二十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嶽忠武王孫珂所著《桯史》,錄王之遺著,詞僅二闋,即《小重山》、《滿江紅》是也。嘗謂兩宋詞人,唯文忠蘇公足當‘清雄’二字,清可及也,雄不可及也。鄂王《滿江紅》詞,其為雄,並非文忠所及。二公之詞皆自性真流出,文忠只是誠於中形於外,忠武真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蓋千古一人而已。”

況周頤拿岳飛跟蘇東坡進行比較,他認為東坡在有些方面當然超過了岳飛,但那種雄壯之氣,他卻趕不上岳飛。

岳飛的英勇事蹟使得他的這首《滿江紅》響徹天下,故當代對岳飛這首詞作的評價,也更多是將此詞視為英雄的作品,比如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說:“此首直抒胸臆,忠義奮發,讀之足以起頑振懦。起言登高有恨,並略點眼前景色。次言望遠傷神,故不禁仰天長嘯。‘三十’兩句,自痛功名未立、神州未復,感慨亦深。‘莫等閒’兩句,大聲疾呼,喚醒普天下之血性男兒,為國雪恥。下片承上,明言國恥未雪,餘憾無窮。‘駕長車’三句,表明滅敵之決心,氣欲凌雲,聲可裂石。著末,預期結果,亦見孤忠耿耿,大義凜然。”

然而,這首著名的《滿江紅》在後世卻有著廣泛的爭論,這種爭論的起因是由余嘉錫所發起的。上世紀30年代,餘嘉錫經過一番考證後,認為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是由明代人所偽造的,他所作的《四庫提要辨證》卷二十三錄有《嶽武穆遺文一卷》,他在此卷中稱:

考李楨(按:為明左僉都御史)刻本《武穆集》卷五,有趙寬刻《滿江紅》詞牌記雲:“鎮守麥公,重修嶽武穆王廟成。……既又讀王所制滿江紅詞,嘆曰:‘思深哉!盍表而出之以示人。因議刻石置之西廡,三司諸公鹹樂觀厥成,俾寬書之。’碑中所言鎮守麥公者,蓋指弘治時浙江鎮守太監麥秀也。……趙寬,字粟夫,吳江人,成化辛丑進士,歷官浙江提學副使、廣東按察使、……至《滿江紅》詞,則麥秀實始付刻,其字為寬所書,非飛之親筆。然寬不言所據為何本,見之於何書。來歷不明,深為可疑,……《滿江紅》詞不題年月,亦不言作於何地,故無破綻可指,然不見宋之人之書。疑亦明人所偽託。”

餘嘉錫在這段話中,認為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最早是出自明成化間趙寬所書之碑,此碑所刻不是岳飛的筆體,同時趙寬也沒有說明他從哪裡抄錄來的岳飛這首詞,更何況這首詞在宋代其他人的文集中也未曾提到,所以,他認為這首詞有可能是明代人所偽造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岳飛的這首詞傳遍了大江南北?餘嘉錫又在《辨證》一書中做了如下的描述:“自徐階收此等詩詞入嶽集,李楨從之,嘉靖間錢如京刻《桯史》,又取而附之卷末,後之重編武穆文者,若單恂、黃邦寧、梁玉繩等,復錄《桯史》轉錄入集。而李楨、單恂更增以偽作。於是傳播遍天下。而《滿江紅》詞尤膾炙人口,雖婦人孺子,無不解歌之者,不知其為本也,四庫館諸臣,何其一無鑑別也哉。……至其為岳珂所未見,鄂王家集所無有,突出於明之中葉,則學者不可不知也。”

餘嘉錫在這裡提出,既然是岳飛的作品,那他的孫子岳珂在各種書中為何沒有收錄?所以,他指責四庫館臣沒有仔細辨析就把岳飛的這闋詞收錄進《四庫全書》中。

餘嘉錫所給出的這個判斷,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反駁,比如鄧廣銘就寫過《論岳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偽作》,該文中稱:“南宋人趙與時編寫的《賓退錄》中記載了岳飛一首詩,這首詩嶽霖、岳珂都未收錄。”

鄧廣銘認為,岳珂沒有收錄該詞並不能證明這首詞不是岳飛的作品,因為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收錄了岳飛的一首詩,而該詩是南宋人所收錄者,可是這首詩也同樣沒有被岳珂收錄進去,因此鄧認為,沒有被岳珂收錄並不能認定這就不是岳飛的作品。

持同樣觀點者,還有唐圭璋先生,他在《岳飛“怒髮衝冠”詞不能斷定是偽作》一文中說:“近人謂岳飛‘怒髮衝冠’為偽作,其理由有二:一、宋元人載籍不錄此詞。二、岳飛孫岳珂所編《金佗稡編》及宋陳鬱《話腴》不錄此詞。餘以為此二說,皆不足以證明此詞是偽作。宋詞不見於宋元載籍而見於明清載籍者甚多,……可見岳飛詞翰猶有遺翰,亦不能謂之為偽作。至‘怒髮衝冠’詞中所謂‘胡虜、匈奴、賀蘭山’皆借古喻今,並非實指,尤不足證其為偽作。”

對於餘嘉錫的這個判斷,夏承燾表示贊同,他寫了篇《岳飛〈滿江紅〉詞考辨》一文,發表在1962年9月16日的《浙江日報》。夏承燾在此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疑問,那就是《滿江紅》一詞中的“踏破賀蘭山缺”:“此地理常識說,岳飛伐金要直搗黃龍府(在今吉林省),而賀蘭山在今甘肅河套之西。這詞若是岳飛之作,不應方向乖背如此。”

夏承燾認為,岳飛的目的是討伐金國,他要直搗黃龍府,而黃龍府在今日的吉林省,賀蘭山卻在方向相反的甘肅,顯然,甘肅的賀蘭山不是岳飛要進攻的方向。也有人提出賀蘭山不是實指,僅是個泛稱,為此夏承燾回答說:“我所見唐詩宋詞,記不起有用‘賀蘭山’泛稱邊塞的,《列朝詩集》載明代中葉人作西北邊防詩,用‘賀蘭山’的頗多,也都是實指而非泛稱。”

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夏承燾在該文中接著說:“南宋時人實指宋金邊界的,多用興元(今漢中)以北的大散關;如陸游詩‘鐵馬秋風大散關’、‘大散關頭又一秋’等是,從來沒有用賀蘭山稱。因為賀蘭山那時實屬西夏的興慶府,非金國的地域,它和南宋國境中還隔著金國涇、渭流域的慶原路、鳳翔路一大片土地,假使金人攻西夏,可以說‘踏破賀蘭山缺’,南宋人是決不會如此說的。”他用這些實例來表明南宋人絕不會用賀蘭山來代稱金人所佔領的領土。

那到了什麼時候才有了這樣的稱呼呢?經過一番考證,夏承燾認為:“我疑心‘踏破賀蘭山缺’是明代中葉以後的一句抗敵口號,在南宋是決不會有這話的。我推測這詞的作年,大概是在英宗天順間(那時韃靼族始入居河套)至孝宗弘治十五年(那年趙寬寫岳墳詞牌)這四、五十年之中。……”

對於夏承燾的這個認定,也有的學者認為,《滿江紅》中所提到的賀蘭山不是寧夏的那一座,同時也不是泛指。比如臺灣的李安就認為岳飛在詞中所說的賀蘭山,處於今天河北省的磁縣。而後在1985年第三期的《文學遺產》上刊發有王克、孫本祥、李文輝合寫的《從賀蘭山看〈滿江紅〉詞的真偽》,該文中有這樣一段分析:“據我們所知,以‘賀蘭’命名的山脈有兩座。其一,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另一,坐落於河北磁縣境內。我們認為《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提及的賀蘭山,始見於《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它雖默默無聞,可與宋金戰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亦與岳飛及其軍事生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裡當南北官道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宋金交兵的戰場。在南宋抗金的將領中,只有岳飛深刻認識到了那裡的戰略意義。為了抗擊金兵南下,岳飛早期曾在這裡戰鬥了六個年頭,……”

而後此文又做出了這樣的結論:“《滿江紅·怒髮衝冠》中出現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之句,不僅不能成為懷疑此詞出自岳飛之手的依據,正是它,恰恰有力地證明了,此詞只能出自岳飛之手。”

既然有人懷疑這首《滿江紅》不是岳飛的作品,那他們認為應當是何人所作呢?懷疑派也沒能達成統一的意見,有人認為此詞是南宋劉克莊所撰,也有人說這是元代的一位南儒所撰。餘嘉錫懷疑是明代人的作品;夏承燾則覺得該詞有可能是明代人王越,或者是他的幕僚所作;而張政烺則認為是明代桑悅所作。究竟是如何?那隻能等專家們做出結論吧。

對於這樣的爭論,龔延明先生做出了調和的態度,他在《岳飛研究》一書中說:“筆者以為,‘賀蘭山’是泛指,而非實寫,和愛國詩人陸游的‘壯圖萬里戰皋蘭’、汪元量的‘厲鬼終須滅賀蘭’一樣,是抒發作者的抗敵決心。有學者認為‘賀蘭山’為河北磁縣的賀蘭山,意即衝出賀蘭山,直驅金兵心腹之地,消滅他們。這種說法亦對,與原詞的旨趣不悖。”

而岳飛的另一首詞則是《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這首詞從語調上講,跟《滿江紅》差異很大,比如陳廷焯在《詞則·放歌集》中說:“蒼涼悲壯中,亦復風流儒雅。”

為什麼有這樣的反差?清沈雄在《古今詞話》中說:“《話腴》曰:武穆收復河南罷兵表雲:‘莫守金石之約,難充溪壑之求。暫圖安而解倒懸,猶之可也。欲遠慮而尊中國,豈其然乎。’故作《小重山》雲:‘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指主和議者。又作《滿江紅》,忠憤可見,其不欲等閒白了少年頭。可以明其心事。”

看來,此詞是岳飛作於被罷了兵權之後,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心境沒人能夠理解。故而鄭方坤在《論詞絕句》中寫了這樣一首詩:

故山松竹夢難尋,半壁東南已陸沉。

最是鄂王寫哀憤,欲將心事付瑤琴。

在鄭方坤看來,這首《小重山》正表明了岳飛的哀憤心境。

因此,明代張廷在《草堂詩餘別錄》中將《滿江紅》和《小重山》進行了比較:“怒髮衝冠之詞,固足以見忠憤激烈之氣,律以依永之道,微似非體,不若《小重山》託物寓懷,悠然有餘味,得風人諷詠之義焉。”

面對這樣的處境,岳飛不知自己究竟怎樣做才好,這首詞寫出了他在那一刻心態的彷徨。人生不知何時會處在怎樣的處境裡,他那一刻的心境應該是少有人能夠真切體會到。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門票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雪中的嶽王廟

岳飛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路80號,棲霞嶺南麓。岳飛墓在嶽王廟內,門票25元,說來慚愧,二十多年來,到杭州無數,我還是第一次到這裡來朝拜這位英雄。雪中的景區很是漂亮,進門即是正殿,上面寫著“心昭天日”,進入大殿,正座上的岳飛雕像正在搭著腳手架維修,四周的牆上彩繪著一些關於岳飛的膾炙人口的故事場景,岳飛雕像的頂上掛著個巨大的匾額,上面寫著岳飛的那個名句——還我河山,字體為草書,無落款,不知是否是模仿岳飛的筆跡。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心昭天日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岳飛座像正在維護之中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岳飛墓園入口

從嶽王廟出來,從右手側進入另一個院落,院門很小,是典型的石庫門制式,門楣上寫著“一門忠孝”,沿此門進入即是岳飛墓園,墓園門口的介紹牌上寫著:

岳飛墓園

岳飛墓園分墓園和陵園兩部分。岳飛墓為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朝廷以禮改葬岳飛遺骸之處,歷代屢有修繕。墓前“宋嶽鄂王墓”碑和石像生為明代遺物。“鄂王”,為南宋嘉泰四年(1204)宋寧宗追封給岳飛的王爵,寓有岳飛的功烈“與鄂相終始”之意(鄂為鄂州,即今湖北武昌,岳飛曾被封為“武昌郡開國侯”)。墓旁為岳雲墓,岳雲(1119—1142),岳飛長子,12歲時隨父從軍抗金,後與岳飛一同含冤遇難,墓闕兩側面墓而跪的是誣害岳飛的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四人鐵像。出墓闕為陵園,甬道盡頭為“盡忠報國”照壁,南、北兩側各有碑廊一列,陳列128塊歷代碑刻。

在門的兩側各跪著兩個鐵像,那就是那四個與岳飛死有關的人。其實關於岳飛的死,我在前面已經提到,秦檜不是做出決定的人,有可能他出了主意,但要賜死岳飛,沒有皇帝的命令,秦檜也做不到。但這個屎盆子既然扣在了秦檜頭上,他也只能千餘年來永遠揹著這個罵名。

傳說乾隆十年狀元秦大士曾跟袁枚同遊西湖,來到岳飛墓前,大家議論著跪在墓前的秦檜鐵像,有人故意讓秦大士對秦檜的跪像寫對聯,秦大士不願意,因為他跟秦檜同姓,故不好說什麼,袁枚隨口吟出了上聯“人於宋後羞名檜”,秦大士只好接著這上聯說“我到墳前愧姓秦”。據清代錢泳《履園叢話》記載,乾隆年間,曾任翰林院修撰、常侍從乾隆左右的秦澗泉是秦檜的後代,乾隆偶問:“你果真是秦檜之後?”秦澗泉答曰:“一朝天子一朝臣。”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鐵人雕像的來歷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請勿吐痰

如今這兩對鐵像分別用鐵柵欄圍了起來,他們的身上落滿了雪,後牆上還掛著一個警示牌:文明遊覽,請勿吐痰。據說自從立了這個鐵像之後,來到此處的遊客都衝著這四個鐵像吐痰,簡直成了公共痰盂。鐵像進門處的兩個石柱上刻著“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我覺得將“白”字改為“黑”字似乎更符合事實。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墓券門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忠泉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側位排列

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下)韋力撰


雪中的朝拜者

鐵像的正前方即是岳飛墓的墓道,左右兩側立著六對石像生,顯現著岳飛墓規格之高,墓在兩級平臺之上,正中的墓碑上寫著“宋嶽鄂王墓”,旁邊有個略小的墓為其子岳雲的。而岳雲的墓碑不是正向,而是與岳飛墓呈四十五度,這大概是在表示一種謙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