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汉服流行不起来,而西方服饰为主流?

星语时尚

因为狂热的汉服爱好者不允许把汉服只当做一件衣服,要求必须承载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在之前做汉服推广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普通拒绝穿汉服。而是同样喜欢汉服的朋友,那种极度的狂热,仿佛穿上汉服马上变身了 ,成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物。这种状态可能作为同样的爱好者多少可以理解一些。但是在推广过程中,这种状态,会把普通购买者吓到啊!于是,我们被扣了“神经病”的帽子。

还有个别爱好者很轴,自己淘得不知道哪儿的衣服。配色并不是那么大众化,也不属于古典复刻款。纯粹是一拍脑子的创新。就是占了一个便宜的优势~问题是影楼拍照玩玩可以,正儿八经这么穿出去宣传也很难看啊!还要被质疑我们没文化。

又是神经病又是没文化,慢慢活动也组织不起来了。玩几年的退了。大多数新人又在循环我们曾经遇到的问题。

且,部分新人是真的没文化。只是拿汉服推广挣钱和刷存在感。比如我认识一个姑娘,完全讨厌我们这些汉服爱好者,但是她做古风首饰(价格很便宜那种款)一度卖得还好。


小黑豆

没有统一认可的规制,没有能服众的权威组织或机构进行引领。就像现在的时装,总要有顶级的时装秀作为引领,而这两点的缺失,就让大家各凭兴趣,胡乱穿搭。以致汉服圈子内部思想都得不到统一,那又如何让汉服发展壮大呢?

一般没有政府推广,自下而上流行起来的事物,必须具备几个要素:第一,就是足够吸引人,容易上手。就像八十年代喇叭裤的流行,首先在那个衣着单调的年代,这种衣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重要的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普遍会使用缝纫机,不管男女,下点功夫自己都能改出一条喇叭裤。而汉服行吗?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汉服粉有往文物专家上发展的趋势,各种规制各种严格考证,导致好多人凭着喜爱或民族情结好容易买了件汉服,兴冲冲晒出来,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声讨,啥影楼装了,啥不合规制了,我看了好些人在回答中还把汉服得不到发展的帽子扣到这些人身上:都是因为你们瞎穿!天地良心,人家也不想穿错被人笑话,可是他自己会做吗,还不是得靠网上买,买来就这样,穿了让人喷 ,要有第二次估计自己都得鄙视自己。一来二去,汉服能流行开才有鬼了。貌似很多别的民族服装人家也没有如此严格的限制吧。

第二,要流行一个事物必须要有范式,有参考。还拿八十年代流行的发型,衣着举例。很多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某个电影上映后,里面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被大家追捧,大家照着里面的样子改发型,改衣着。汉服也有可都在博物馆,古籍里面,普通人哪有那个时间精力去考究。而且汉唐宋明,汉服样式各不相同,以哪个为准,全凭喜好。以此汉服聚会,基本上能穿越好几个年代。所以,没有参考自会产生混乱。汉服圈内部也是一片鸡吵鹅斗,自己都没搞清楚又怎么能吸引带动更多人加入呢?

不得不说,现在汉服圈的乱象更多出在汉服圈自身。全凭脑子一热的行动难以持久,毫无目的的活动必定早夭,木有发展规划的汉服圈,必定会随着现在的推广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步走向湮灭。

痛哉,我汉家华裳!


微山夜月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有很多人还怀揣的皇汉思想,觉得穿汉服就是爱国的表现,然后去排挤少数民族。甚至有很多所谓的什么粉还在网上到处宣扬这种皇汉思想。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真正热爱汉服天天去穿呢?我看除了五六岁的小孩大人应该没几个吧。其实很多人真正的汉服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又有什么资格在网上去提倡大家穿汉服呢?

大概的说一下不想长篇大论,关于华夏民族的服饰转变从春秋战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最后1908年清灭亡,代表着封建制度的终结。这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服饰的款式颜色和衣冠都是不断的在变化的。汉时期管衣服叫衣裳,上衣下裳。男人下半身都是穿裙子的,皇帝头上戴的冠就像个洗衣板,袖子大的能装下一个人,走起路来袖子下垂至地面能当拖把使。行动生产起来很不方便。然后到隋唐时期受隋唐是胡人的影响,服饰就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胡衣。皇帝上朝都戴乌纱,除了祭天这样的大仪式才戴冠的,服饰上也是窄衣箭袖,因为这样更方便于行动和生产。后面的宋元明清经过民族大融合之后就几乎看不到汉服的影子了。

从民族衣冠服饰的转变上可以看出历史是不断的向前推进,也是华夏文明与智慧的象征,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审美标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今天的我们,要是一部分人真觉得穿汉服可以象征着民族复兴,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那你们就去穿没人拦着你们。


边城浪子57386

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自夏朝始,至周朝的完整礼制制度,虽经历朝历代款式,图案,礼制,大多不完全一样,且有不同的改进。五胡乱华时期,汉人遭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部族的侵入始华夏民族险些灭亡,而汉服制度,却也因一定程度遭到破坏,但!却并没有消失!

进一千多年后,“大清帝国”时代的剃发易服才始汉服地位下降一些(后因汉人居多,且因满清皇帝们所谓的“满汉一家”而对旗装有了改进)汉服历经千年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当代流行不起来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若想流行,我认为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人接受,并喜欢汉服,而当代做不到。

其次,为什么不喜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几千年了,该进博物馆了,留着干什么?2:“你穿着韩服(和服)干什么?”换言之,就是不认识什么是汉服。

3:在当今快节奏,高科技的生活中觉得穿着不方便。(在这里我说一下,有些汉服的款式的确对于现在来说不是太方便,但不是所有!)

4:看到有人穿汉服的,便觉得肯定是在作秀,博眼球,所以更不看好汉服。

以上便是身为一个汉服爱好者的亲身感觉,不喜勿喷,但我是真心希望汉服可以复兴,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此,谢谢大家了😊


楠小狐

首先,题主提到的“日常中以西方服饰为主”这个说法并不太确切,西方服饰的定义是什么?中山装算西方服饰还是中国服饰?所以,把“西方服饰”的说法换成“现代服饰”更为恰当一些。

回到主题,我是做西装定制的。西装和汉服(不特别指定朝代,下同)在形制上相悖,但同样作为服饰,必定有特定的文化因素穿插其中的。这也是汉服不流行而西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服装来说,大众的才是普适的,也就是说是大众决定服装流行或是不流行。什么是大众?我们普通老百姓。

衣冠华丽的汉服好看,也代表着我国曾经灿烂的文化。所以文艺青年、小清新们为其所吸引的不乏少数,也曾幻想着穿越回古代当个人物。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古代服饰存在严格的尊卑等级观念的。现在网络上的精美汉服图片,在古代不是一般人穿的,那是达官贵人、大小姐等穿的,而这些人占了社会上人口数的极少比例,古代大部分是农民,甚至是没有土地的农民。以现在的社会财富比例,对比现在普罗大众,你觉得穿越回古代有多大几率成为士大夫阶层?

所以,作为大众来讲,穿越回古代,你以为你穿的是这样

或是这样

实际上呢?八成会是这样

甚至是这样

所以,网络上那些衣冠华丽汉服是缺乏大众基因的,有文化内涵,却不是大众的,却是有等级的,是属于特定阶层的。而不是大众的,普适的。大众就是大众,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大量社会资源与财富,如果穿汉服,以文化来讲,也八成穿成最后两张图这样。

也许你会说,现代哪管那么多,就算的普罗大众,穿成古代精英阶层那样谁管的着吗?是,现在没人管你穿什么衣服,然而缺乏文化内涵穿什么也会变得不伦不类。

而西装不一样,作为现代服装,它是大众的,老百姓可以穿,明星可以穿,领导人可以穿......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所以会更加流行。当然它也有穿着文化,但相比汉服(汉服除了穿着形制还有等级观念)来讲,要简单的多。

所以,提倡汉服,不如先提高大众国学素养,以文化为支撑,穿汉服也自然能穿出儒雅的风度,才有可能促成汉服的复兴。


CotteYolan

因为汉服曾经出现断层,三百年的满清统治使汉服停留在了明朝时期。一切东西都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一切东西都要适应现实生活。

虽然都是汉服,汉朝的衣服穿在明朝人身上或许就不合时宜。就是我们现代人都穿的西式服装也是现代的西式服装,而不是罗马时代的装束。时代在改变,服饰也在做出适应生活的改变。而我们所说的汉服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在国人的印象里,汉服就应该是汉唐时的那种华丽飘逸,而忘记了服饰也在随时间演变。

如果没有满清三百年的断层期,汉服也会演变的适应现代的工作生活,而不是穿在身上演演戏。今天汉服之所以流行不起来,最主要原因是这身装束跟现代生活严重脱节。之所以跟现实严重脱节是因为满清的剃发易服使汉服的发展出现了断层。

三四百年来,人们的工作生活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牧时代过渡到机器时代,从机器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不但环境变了,服装的新材料,新工艺也大量涌现,而国人的汉服概念还停留在汉唐明时代,这样的老古董穿在现代人身上怎么会适应现代生活呢?又怎么会流行的开呢?

然而汉服的华美庄重,潇洒飘逸还是令人过目不忘。只要服装设计师们对汉服稍加修改,使其适应现代生活,去其繁琐,留其神韵,汉服还是会流行的。有一个例子,满人的旗袍经过改良后就很流行,成了女人华丽高贵典雅的一款服饰。汉服之美绝对不是旗袍、和服、韩装可比的,改良后定会大行其道。这要看服装业者的智慧和投入了。


北极之北15155678

每种服饰都有它独特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汉服自然也不例外。



至于说现在汉服流行不起来,除了近代改革开放后,众接受新事物加快的主要原因外,也因为汉服穿起来确实比较繁琐复杂。



长袖飘飘的感觉自然是带着仙气和秀气的,但是在实际体验当中,汉服确实不是很实用。



总之,汉服的美是汉民族的传承,这个不应该断掉,提倡发扬,让更多人能知道汉服是汉民族的特点,而不是变成一些自持为大学生却还把汉服认为是日本和服的无知人士攻击对象,更何况,日本的和服也是在唐朝时传过去的,说到底,人家都是学我们的。最后,如果你喜欢汉服,可以关注徐娇的微博,徐娇也是一位汉服爱好者,个人挺喜欢她穿汉服时的样子,那才是古典美。


酒鬼莫寂

讲道理,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汉服是流行的,凯撒时代就以穿中国丝绸衣服为贵族骄傲。但是现在现在就是以欧美文化为主流的时代,这个时间跨度有点长,从日不落时代就开始影响了世界,而今更多原因有三点

1对自身文化没有信心,毕竟欧美高大上还是深深影响很多国人乃至世界,这包括传统文化深刻的日本。

2经济发展不到位,现在国民还处于财富积累阶段,至少我是这样,新生代国民还没真正的成长起来,而一些社会主流金鹰还处于膜拜欧美状态,那么也影响了社会主流。

3文化精髓的提取不到位,历史文化悠久,派系繁多,虽然说是汉服,但是唐宋元明哪一个都可以拿出来做代表,但是有的并不符合时代,讲道理,连儒家思想这个宝贵财富都没有好好提取改造来提升整个民族素质,一个汉服真的没办法现在就做起来,还得拍在后面。

民族自信心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会去重视历史和文化,现在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先富起来的要的更多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涵,就导致出现很多的四不像,不过我坚信当大家财富和素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文化深度会被真正发掘出来,那时候文化碰撞,会出现真正的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中华文化形式,这其中也包含了服侍文化。


船长大书

我觉得原因是国民的整体心理状态与汉服是格格不入的。现在国民的整体心理状态归纳起来就是:浮躁、现实、功利,缺少信仰。汉服背后承载的是传统文化,基础理论是儒家思想。



汉服其实不能说仅仅是汉族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其他民族传统服装里,都能看到汉服的影子。所以,不能过多的把汉服赋予民族区别的因子。

汉服里传承的文化精神过于厚重——自我约束、宁静致远、中庸精神、礼义廉耻等。这就让汉服天然有一种精英精神,缺少大众化流行意义。



汉服的推广,是一种先进文化的推广。所以它的推广,更多应由文化精英来完成,需要更多资金与经历的投入。

笔者觉得,真正的汉服要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师去设计,要用相对更高贵的布料去裁剪,它的成本应该是相对高昂的,否则对不起汉服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及历史。



拥有这个条件的先富起来的龙的传人,就应该有这个责任!你在文化界成了精英,就应该拿出诚意来推广这个文化。


法匠庄燕水

我10年左右在汉服吧待过两年我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

首先,汉服历史传承断了,从清朝到现在,断了三百多年。期间袁的中华帝国曾穿汉服祭天(网上有照片),但是这也只是百日帝国昙花一现。

其次,汉服太贵,喜欢汉服的群体大多数(注意是大多数不是全部)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学生或者毕业不久的人,而符合制式的汉服动辄500靠上(10年前后)。也只有喜欢的会买,从而就把那些潜在的可能会穿汉服的人排除在外。

再次,汉服推广者爱好者一直在强调制式,强调传统,不接受改良的汉服,认为这不是汉服,我说的不是影楼装而是有汉服元素的服装。这样就把受众又排除的一部分。

我的观点是,首先国家层面重大场合穿汉服,并且恢复祭祖祭天(国家层面),其次汉服爱好者不要太强调制式,因为现在汉服并没有复兴,甚至恢复都谈不上,现在的任务是让更多的人喜欢更多的人接受,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你穿的不对,你这穿的不是汉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