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古代没有素描,国画写生却那么像?

小陈86781028

关于素描这个概念的提出,的确是从西方绘画引进来的。大家都知道,自从徐悲鸿和刘海粟、林风眠他们把西方绘画艺术的教育体系移植到中国后,素描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训练课程。直到今天,素描仍然是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重点考核科目。因此,各大美术培训机构把素描训练列为重中之重也在情理之中。而在国画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甚至也引入了素描基础的概念。有一位国画名家对此提出质疑,明确指出素描引入国画的结果就是近几十年再没有出过一个大师。




素描学习是否与传统国画学习产生冲突我们暂且不做争论,必须指出的是,素描这个概念从广义上说就是指单色绘画。在国画学习过程中,我们对“白描”不会陌生,多少人学习国画都会把一本《芥子园画谱》临摹得滚瓜烂熟。其实,白描乃至水墨画都可以称之为素描。只不过国画中的“素描”不是以造型训练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练习用笔方法。国画美学讲求的是意境和文化底蕴,这与西方绘画注重的写实描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国画画不像,只不过国画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在西方绘画的素描学习中,透视的概念又是重中之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视平线、仰视、俯视等一些列概念是构成素描学习的基本元素。而国画构图讲求的是散点透视,看似没有章法,实则把握起来更难。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国画学习太难而选择学习西方绘画的重要原因。

熟悉国画的朋友都知道,国画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各种用笔、用墨方法,以及各类题材的临摹和写生训练容不得半点马虎。要说国画画不像,那是无稽之谈。国画描绘对象完全可以达到形神皆备,只不过国画更加注重“神”,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审美习惯可以改变国画的美学基础,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无疑是对传统绘画艺术底蕴的最大伤害。


惊龙轩

不论是素描还是中国画,都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的过程!有一本书叫《芥子园画谱》,建议可以去看一下!还有就是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白描作品,也可以去看一下!

中国画平时被人们议论更多的是人文情怀、意境、笔法,认为中国画重“意”而不重“形”

,很少提及造型,所以很多人认为在中国画里面造型就是次要的,其实那是因为侧重点不同,人们更愿意去讨论它更高层次的东西而已!

所以对于接触中国画不多的人就会有疑虑,认为画的像的就不是正宗的中国画,应该让他们多看一些工笔画,到时候怕是那些人三观都要颠覆了,论画得像,中国画还没怕过谁!


万物皆明

广义的素描定义,指的就是单色画,只要是单色的画,都可以叫做素描。古代的白描、水墨也是素描的一支。

但说起明暗素描,本来就是西方绘画的特点。东、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画强调笔墨情趣,西方画强调光影结构。所以中国没有形成系统的明暗素描。

但是不论中外,写实,一直是画家追求的方向。

在古代绘画中,我们的国画强调传移模写,师法自然。对照着真实的环境作画。写生自然是真实的。上色我们强调“染低不染高”(比如画鼻子,低处涂深色。鼻尖高处不涂色或者涂白色),所以,也能很准确的表现出真实的一面。

可以说,写生的“像”,中国古画写生完全能做到。

中国人还有一个性格特点,就是要把最光鲜的一面儿留给别人。把自己认为并不漂亮的一面儿隐藏起来,或者是销毁。

所以,中国画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非常的精美雅致色彩鲜艳。这一性格特点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强调的是过程和写实。所以西方绘画保留下来大量素描画稿。

所以,古代中国画家不是不画素描,而是没有流传下来。

为了文章的完整性,图片主要放在后面,请比较一下西方画和国画的异同。



摄绘吧

楼主你好,这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联,我国古代进行书写的工具是毛笔,所以对于毛笔的掌握非常的强,就像我们现在用铅笔画画一样,自然可以熟练的作画。

我们知道如今的素描画都是铅笔画,从用笔就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我国古代没有素描。


街角艺术

国画注重轮廓,西画注重体面明暗关系。国画也试图用调子强调一下物体表面起伏,但没注意到你看到的起伏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因此涂的调子是物体基本的起伏,也就是平光(散射光)下的物体起伏,高出来的地方浅一些,低下去的地方深一些。中国画的素描调子是配角,轮廓线是主角。中国画素描明暗调子通过浓淡墨色或皴擦点纹状的密集度来获得。


彭志信

中国画不是没有素描,“用一种颜色画画就叫素描”这是教科书中曾为素描下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艺术,是与这个国家的民族思想文化绑在一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因此她的绘画艺术,也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展现,讲究散点透视,把大山、大水、大自然融入画中,追求对事物的精准把握,以线条塑造对象。“白描”其实就是中国画的素描,只不过此素描非彼素描。

因此,没有西方素描的画家,同样也能在写生中,画出精美的作品。


砚边点滴

中国画讲究像,也是像神,既所谓神似,而非形似。与西画的像不是一个层次,比较一下郎世宁的画与宋朝的工笔画就一目了然。现在有一些人吸收了西画的方法,在形上更注意逼真,个人认为降低了作品的层次。


Andrew151836518

首先解释素描,素描的感觉是写实的,是加入了光影感,描摹再现眼观的世界。国画也可以再现现实,不过国画国画更注重表现,然而,提出问题的人可能对素描和国画没有全面了解,素描中也有表现性的、抽象的,国画也有写实的,比如宋画和肖像画,写生是师法自然一般都比较具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