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画家怎样的“写生”方式是正确的“写生”?

黑夜-酒-哃荇


我是一人。提问者应该说的是国画吧,现在我们中国画不只国画。

传统国画没有“写生和素描”等等西方绘画基础训练,但是大部分国画也是打草稿的。

写生和素描,透视等等这些词汇来自西方绘画,近代山水画出现个词“散点透视"这个透视不是真正意义的透视。

我们现在很多词直接是西方来的,或者是日本学习西方再转到中国来的。

西方绘画的基础是几何,而我们中华文明除了造房子宫殿墓室,和几何相关的基本上不发展,整个地球上透视原理只有西方文明归纳总结出来,其他文明都没有。

说了那么多前提,现在开始说国画,传统中国画。

传统中国画,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山水、花鸟、人物。

二、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的大写意,基本上不用打稿。

如果是工笔画,那一定要打稿,不管是工笔花鸟,工笔人物都一定有稿。但是没有透视,我们称为”白描“。

先画右边白描稿,这些不是写生和素描,也没有透视,很多画法都是师傅带徒弟口耳相传。

说过花鸟,再来说一说山水画。工笔山水画,是需要打稿的,并且会用到尺子,宋朝时期这种画就有宫廷考试,直到清朝都是宫廷画师考试项目。

上图清宫廷画师丁观鹏,仿制明仇英《汉宫春晓图》部分,这种画需要打稿,会用到尺子,人物和建筑的比例,建筑人物都没有透视,有部分的纪实效果,但是不真实。

上面的工笔山水,那么写意山水需不需要打稿,当然也是需要的。这可不是我说的,清朝著名山水画家石涛,有这么一幅画作《搜尽奇峰打草稿》,

上图又名《搜尽奇峰图》卷,清石涛作,纸本,墨笔,纵42.8cm,横285.5cm,藏于北京故宫。石涛把自己看到的山水,用自己的方式画下来,不完全真实的也不完全是虚幻的。

事实上不管是石涛还是其他山水画家,绝大多数都是有稿的,我们国画的写意山水画中所有的都不是写实的。

国画按照西方绘画的写生素描透视原理这一条流程下来,画出来的还是国画吗?

一人有感

我们现在的国画教学好不好,当然不好,西方绘画成了我们国画的基础。甚至想要学习国画,必须通过西方绘画考试。

学习西方绘画的基础并不是对国画完全没有帮助,但是国画还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中国绘画的写生对于创作者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必由之路,是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山水风物,自然物家进行认识描写来提炼主题,抒发的思想情感和真实感受,从而才能创作出较为成熟的艺术作品来。


写生是通过艺术的慧眼发现大自然中最鲜活生动的东西,并不是“驴友”那样纯粹的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更不是对写景写生,照搬照抄。


写生离不开思考和感悟,要在移步换景中发现自然物像的本质和自然的变化规律,通过高低远近,四季变化,风霜雨雪的各种变幻了解自然的大美,把各种美好重新提练组合,艺术加工,使之更美满,更集中,更有思想,在写生的“感悟”中“中得心源”。


写生中是需要较的速写速记能力的,对山形地貌,花鸟植被,山石走向,小桥流水,山村人家,鸡鸭牛狗,山民人物都要用速写记录下来,变成有用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创作时“胸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落墨畅神。


明代画家沈周在《题画》中说:“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拘于形似之间者。”做为画家,就是要在“悟对通神”的写生状态里,把自然物象归纳,整理,转化为笔墨形象。要着意于自体情感精神与物性,物状的同构关系,切不可面面俱到。


画家去大自然中写生,“写”的是形式和技法,关健是要“写”出“意”来,“意”和“笔”不可分割,高度统一,只有出新意,才能显妙笔,只有手随心走,笔从意出,才能达到写生的真实效果。


笔墨瞬间


中国画的写生是“师造化”。

师造化才是中国画的写生法则。

师造化是在不违背物理的前提下提炼描写物像之精神。

古人观察自然体悟自然,将万物寓于心胸而付之于笔端。从而描绘出“既合理又抒情”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的照搬。

绘画是借自然物像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完全的自然与生活的描绘,是最为初级的绘画表现形式。

不能做到对自然的取舍,也出不了高级的艺术作品。

对自然与生活的取舍同样需要眼光。

“取舍自然”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步骤,它决定作品的格调雅俗与思想深度。它有时比后期的绘制、描述更为重要。

创作过程也是作品的有机组成,是作品的成份。如同“欣赏者是作品的最终完成者”的理论。

虽说写生有多种方式与阶段,但实搬自然的写生,绝不是最高级的写生。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对写生的记载。

北宋黄休复编撰的《益州名画录》记载的后蜀画家滕昌祐,说其“唯写生物”;北宋范镇《东斋记事》也有“写生赵昌”的记载。

我们且不考虑“写生二昌”的水平如何(滕昌祐只被黄休复定为“逸神妙能”的“能格中品”。赵昌则是“初师滕昌祐”。)

就其写生方法来说:所写者,生灵也。

而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画家的写生,是用毛笔对景“如实描绘”。

把毛笔当做相机。把山水写生成“风景照相”,把花草写生成“中药画图”,把鸟兽写生“动物标本”,把亭台楼阁写生成“建筑图纸”,把人物写生成“医用挂图”……

这不是写生,是“生着写”,是“写死”。

这样出来的写生之作没有生气、没有生命。

就写生的步骤,中国画是不可以一上来就去写生的。

中国画的写生,应是先做基本的笔墨训练,需要先掌握绘画技法(临摹经典是最佳的办法)。以至依所临经典进行“创作”之后,再去写生。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画论知识。

先做功课,做好准备,才可实践。

但今天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往往还没有准备好就直接出去写生。就像士兵没有经过很好的战斗训练而直接上战场一样,结果自然也很明显:阵亡。我们很多的学生就是这样“被牺牲”的。

山水、花鸟、人物的写生方法也不尽相同。

古人所写者,多为“竹石杞菊,名花异草”。于山川则少有动笔直写者,多为观察体悟,而得山水之气。

感悟思考有时比动手照描更为重要与有效。








国画艺术大观


结合个人在写生中的体会,谈谈关于写生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所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写生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生之前,要对中国画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主要有各种山石的皴法、各种树木的表现手法、云水画法、点景的运用,等等。

在写生前把案头工作作扎实了。

外出写生,才会有对比。

为什么古人这样去提炼,通过野外实景与古人提炼的画法进行比对,

才会在写生中领悟古人的智慧和高度的概括能力。

切忌把写生当旅游。草草去匆匆回。

只顾热闹,不求真知。

写生的地点,也非常关键。

不是随便选一个地方就可以了,要有代表性。

宋代郭熙对此早已有精辟论述:“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仙圣窟宅所隐,奇绝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因此,事前准备非常重要。当然,还有画材准备、饮食住宿准备等。

要计划在前,才能收获满满。


二是要有所取舍,不胡子眉毛一把抓


到了写生地点,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

山连绵不断,水四季常流,树木繁茂昌盛,人家四处可见。

针对这样的自然景观,如何下笔?

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取舍。

先不要急着动笔,要有七分琢磨三分动笔的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的写生不是写实技法的锻炼。

而是通过以形写意,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因此,要对眼前的自然景象进行取舍。

把山石、云水、树木、点景这些元素,进行理解消化,然后进行取舍。

这种取舍是围绕着整幅作品的主题进行的。

能凸显主题的大胆的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果断的舍。

不能什么都想画进来,结果是出力不讨好。乱。

把主要的精力和笔墨用在该用的地方,自然会画好写生。



三是要写以致用,不搞两张皮


写生是创作的基础。

外出写生,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创作服务的。

所以,写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或者是收获体会,最终要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这个实践,就是创作的实践。

切不可,写生画的让人耳目一新。

创作起来,捉衣见襟。

很多画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写生是写生,创作是创作。

两者全然不搭界、两张皮。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写生,锻炼构图、笔墨等能力。

然后通过从小品开始,进行创作练习。

以点到面,提升两者的融合度。

创作出精品佳作。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陈晓辉美术馆


谢谢你的精彩提问,也谢谢邀请。你的提问,有助于我们对绘画的认识。

今天,我刚刚看了一个日本画家内田正泰的专题介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内田正泰的作品,很有东方神韵,同时,也是吸收了西画元素的作品。

这比我看那些所谓的写实绘画的感觉好多了。

日本画家内田正泰的作品。


写实绘画没有错,但是,极端的事无巨细的描绘,令人感觉十分厌倦。

近代中国画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西画。

西画基础就是写生,除了写生还是写生。

但是,一些拙劣的写实是没有任何艺术可言的。

我们近代对中国画的轻视程度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好像中国画就是无知落后的代表。

例如,说什么中国画不会写生,中国画没有写实的绘画。

这都是对中国画的无知。

赵昌的蝴蝶写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古今中外概莫例外的规律。

所以,中国画不但有自己的写生方式,还具备了很高写生手段。

赵昌的花卉作品。


我国宋代就特别重视写生。北宋著名画家赵昌,就是一个写生高手。

五代时期的南塘画家顾闳中,不但是写实绘画大师,他的默写能力超强。

有一次,皇帝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和调查一下一位大臣顾闳中,看看他在做什么,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考虑要给他委以重任的。


顾闳中,凭着自己平时广交善友,就进入顾闳中的府邸吟诗作画,吃喝玩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对顾闳中的生活已经非常了解了。就画了一幅图给皇帝看,皇帝看了,心理也放心了。

原来,皇帝李后主总是担心顾闳中手握重权,要么有二心,背叛南唐与北宋勾结,那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要么忠心耿耿,唯一重任镇守一方。现在,一看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李后主就彻底放心了。起码,他认为最大的内患暂时还没有。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这幅画,就是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为了绘出韩熙载和韩熙载的朋友圈60余人,他采用的写生方法,就是中国特有的“默写”方法。

默写,主要是记忆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写生方法。

据说唐代吴道子游嘉陵江后,挥笔就写出嘉陵江山水了。

所以,这种观察、记忆的写生方法,尤其在元代,就达到了高潮。

黄公望的作品。


例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黄公望在富春江一带生活观察之后的写意山水画。

虽然,没有具体的富春江风景特点,但是,富春江的神韵,比真富春江还要美。

如果是西方画家画富春江,那么,就要选择固定的景点,在固定的时间去“写生”,如果是下雨天,那就不能画了。原来是晴天早上八点到十点,那么,必须每天是晴天的八点到十点才能去画,其他时间,光线变化太大,不能画,天阴下雨也不能画,因为没有晴天的“真实”。

中国画,就没有这一套了。不管什么天气,一点不影响画画。因为我们画画,与天气没有什么关系。

日本画家内田正泰的作品。


同时,中国画还会东一山西一山的,把最好的“美景”拼接起来,这也是西方写生无法想象的事情。

除了观察记忆,写生拼接这样的方法。

中国画也有与西画一样的写生方法,这就是“摹写”。也就是把对象描绘出来。

但是,中国画家,会把主要的,需要的描绘出来,而不会像西方画家那样事无巨细的描绘对象。

那么,题主问,中国画那种“写生”方式是正确的。

这主要看你的绘画用途会目的了。


明代人物肖像画。

比如说,画肖像画一定要“摹写”,画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来。

如果是画山水画,真得没有必要一草一木都清清楚楚。

所以,中国画的写生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

我们应该把两种方法都运用好,以取得合理的艺术美为宗旨。


千千千里马


中国画写生同样可分写实与写意。初学者以写实为好,功底深厚者偏向写意。一,布局取舍。面对实景到纸面的景物转换,如何取舍是大问题。一般认为突出主题,兼顾其余。二,拼接。去掉主题实景中不美之处,用另一个较美景物拼接在画面中。三,比例。独阴不生,孤阳不长。画面中大小浓淡干湿虚实要兼顾,才更合理。四,想象。国画写生不必完全基于实景。必要时可增加云雾,远山,屋舍,人物等来补充。五,转化。从写生到创作还需经历实景…实画…意象…转化…创作大致过程。类似吃饭,吃进实物,经胃肠转化,去掉垃圾,将营养转化为人体能吸收成分。








厚朴堂主卜令军


另外,个人认为写生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学识、学养、才情、精神、风格、品格等诸多方面,写生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写生创作作品得高于生活,明末书画家董其昌曾言:“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





玻璃心Health


其实没那么多套套,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画讲意境,这‘意’字是前题。

现在凡学画者皆去以西画手法去写生,恐画不像,其实错了,没用心去读山水,没读懂中国画的精随本质。大家可以把近现代画家的画作找出来看看,凡以西画入手的学画者,或以西画名家高手转行学中国画的,其画作无不留有西画痕迹。先入为主,学的越精,而离所谓的‘意’字也就越远。西画理论体系纷扰大脑,无法释怀,但时代造英雄,也有人以此所谓中西合壁而功成名就。任伯年只随其父学过民间肖像画而已,也只是略知西画理论,但其画作山水,花鸟,人物皆精。也没听说过其大量时间跋山涉水到处画山,招揽美女写生,为什么?

因为‘意’,掌握了这个字,仰望高山,低听水潺,静观物态,以理入画,以书入画,画无不精。

个人理解,古人的‘搜尽奇峰’,是眼界,决不是照片

出游交友,感受山川,理解物态变化,以‘理’而出,以心为之,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学识,眼界的沉淀去修行,才能感受中国书画的魅力,也才能画好中国画。


边红举书画艺术


过去中国画很少现场写生,因为画具不易携带。但是写生不论是西画还是国画都很重要。画物画景曰写生,画人叫写真。写生作品能写实,与实物逼真可称之工笔,行到意到栩栩如生富有生机,又不拘泥于实际,赋予作品情感和生命,又上一层,叫写心。真正能流传和推崇的,莫不是写意写心,或挑战画艺极限的。如宋徽宗之工笔花鸟图,可对之今日超写实画家冷军,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考的是基本功、观察力和时间。写意代表是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却让人对画中物垂涎欲滴、伸手触摸。梵高的向日葵让人体会到热烈的生命力和渴望,毕加索又让人陷入沉思。曾经看到康孚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宋音池教授的一副《大雁》(已经远“嫁”俄罗斯),面对画作怅然不已,已经感受到画中的瑟瑟凉意,和大雁的长鸣,低伏倾斜的芦苇荡,指向远方,我开始想家了,却不得不南飞……好的作品会把人带入画里。

对于中国话的写生,我的建议是先做到形似写真写实,再从阅历中提炼创作,赋予作品以写意走心的生命力,最后到脱胎换骨,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山在画外,水在心里的触动感。


康孚教育集团


如今很多画家对于写生有一种扭曲的概WOCEN念

写生=拍照,真的是这样么?

不说别人,就说说我自己。我曾经一个人在青山绿水写生,一待便是几个小时,浑身僵硬,你想想一个姿势让你坐几个小时能不难受么?但是,没有办法!<strong>为了能画出我自己满意的画,达到我所理想的效果,只能这么做。传统国画(工笔画)不是写意画(水墨画),不是体会一个大致意思就可以草草了事的。你只能像一台相机一样,一点一点的看,仔仔细细的观察。所以,我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一个相机。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需要写多久的生?

令人惊叹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都是十分精美,那这样的画,需要一个画家花多久的时间?


几天,几个月还是几年?其实有可能是几个瞬间。

如今很多画家写生,都要把一切都画的太过于真实。然而艺术往往是模糊的,太真实的艺术往往不被人们所看好。对于写生我提几个自己的看法。

一、对于人

对于人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点睛之笔!<strong>灵动的双眸,一双眼睛如何能抓住你的灵魂?想想你的爱人,想想你的父母,这些每天和你有接触的人,看看他们的眼睛,画出来!把他们的双眼活在你的画当中。这样的人物写生,才是艺术。

二,对于景

去寻找一个你人可以踩点的地方,(什么都不要带)空手而去,看几分钟,然后回来。回想这些美景,把你已经记住的画下来。写生不是让你画出有多么真实的东西,而是让你画出有多么灵动的艺术品。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点:写生不是照相!不然我为什么不去当一个摄影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