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开篇:生命和精神的秘密真相

《金刚经》开篇:生命和精神的秘密真相

【一】

梁冬《觉者》系列节目有一期,对话的对象是生物学家尹烨。这期节目的第四辑也是最后,谈的是微生物的话题,看过后让人深受冲击和启发。

这辑节目的主题是说,人类并不是地球之王,微生物才是,甚至人不过是细菌所结出的一个果。节目中说,细菌的存在历史已经有34亿年,人类从古猿算起也仅仅只有700万年,地球上遍布细菌,人身上各处也都长满了细菌。一个100斤的人,肚子里就有两到三公斤细菌。从细胞来看,细菌占到90%,人只占10%。人的很多自以为是自我意识的东西,其实也都是来自细菌。比如你喜欢吃辣,并不是你想吃,而是你肚子里的细菌想吃。又比如生长于海边的你喜欢吃海鲜,却因为迁徙很久没有吃到了,心里老是惦记着特别想吃,也是因为你肚子里吃惯了海鲜的细菌不爽了,开始发育的不好,并分泌内毒素传递到你的下丘脑,告诉你它们想吃海鲜,这就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再比如减肥,最大的困难也在于克服你肚子里细菌的想吃,而不是你自己想吃。所以细菌才是人身的主宰,甚至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人的意识。

这些都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认知,也非常有意思。但光是这些还不足以说明微生物是地球之王,更重要的是微生物要比人强大。人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发明了抗生素,自以为对细菌的战斗取得了胜利。而近百年过后,却发现细菌全都耐药了。细菌是有着极为无私的品质的,只要有一个细菌有了耐药性,就会把自己的耐药基因以发指令的方式传递给所有细菌,哪怕跟自己不是一家的,然后所有细菌都会把耐药基因装入自己身上。用节目中的一句话说,人是不可能干掉细菌的,但细菌能干掉人。

总结起来,在生命的层面,你就是你身上菌群的投射,你以为有个独立的你在主导一切,只是个妄想。人的身体和大地一样都是培养基,我们和万物都是其中生长出来的东西。所以节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身体像自然界一样是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内的生态多样性和和谐程度决定了人的健康。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些想到什么,我看到后立马想到的是,生命的真相是基于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精神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精神中那些微小、海量、复杂的意念,不正有如我们精神中的微生物吗?我们经常对意念的调节和抑制,不也正如人类对微生物的战斗吗?最终的徒劳无功甚至加剧乃至意念的变异,不也正如人对微生物战斗的失败吗?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关系着身体健康,不也正如意念系统的平衡关系着精神健康吗?生命的真相和精神的真相,其实是一样的。由此也可以推导出一个万物普适的法则:越微观的层面,便越强大,越具有主宰性,因为是基础。

看清这些,可以带给我们一系列重大启示。而一切,都要从《金刚经》中的一段话说起。

【二】

《金刚经》中对上面生物学如今才发现的道理,其实早就说明白了。

《金刚经》的说法缘起,是弟子须菩提请佛陀开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应该安住何处?应该如何降服自己这颗心?

佛陀正式回答的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很多人都只将佛陀的这段话当作正文的引子和铺垫,于是就大大忽视了其中暗藏的深邃意义——实际上,这段话才是金刚全经的总纲,以及下文无量妙法的总头脑所在。

因为这段话,所构建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生态系统。卵生是鸟类和爬行动物等卵中所生的生物,胎生是人类等胎中所生的生物,湿生是蚊子苍蝇等潮湿环境中生出的生物。化生在佛教中指因业力而本无忽生的生物,鬼、天神、神兽、中阴身等一般均属化生。而《觉者》节目中恰好说到,人类历史上很多归因于鬼狐仙怪、恶魔幽灵的身体和精神问题,正是源自微生物所造成的感染以及精神上的致幻,所以化生正好可以对应微生物。佛教中化生为四生之最胜,生物学中微生物在诸物种中也是最胜。至于后面的有想、无想等,则也是从现实转向了精神,指向精神也是一个同样的生态。“若有色、若无色”,所指也正是有形和神识。所以佛陀的这段话,与《觉者》所说基本一致,佛陀本是觉者。

对这生命和精神的生态系统,佛陀的态度是“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全部灭度,皆入无余涅槃。但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灭度。其中的道理,也正是在这生态系统中,需要的只是实现生态的平衡运行,这平衡则来自物种的多样性与和谐,而不是灭绝什么留下什么。就像蚊子苍蝇是人所厌恶,却在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蚊蝇灭绝了,青蛙、壁虎等吃蚊蝇的生物就会面临食物短缺而同样面临灭绝危机,进而引发连锁的负面效应。生态系统平衡才有自然界,道家所以重视自然,佛家所以强调如如,《金刚经》所以反复说到如是和如来。所谓灭度只是使万物从相克走向相生,所谓无余涅槃并非死寂而恰是勃勃生机的源头,所谓没有得灭度者万物只是进入如如。

落在人的精神上也同样如此,有些念头你觉得肮脏低级于是排斥厌恶,有些念头契合你的追求于是一再固守逢迎,无论如何都落在取此舍彼、困守一隅,精神的困境就是这么来的。而什么念头都应该在,什么念头都可以有,这才是生态多样性。问题不在这些念头如何,而在能否使自己的精神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使各种念头能够各安其位而有序运行,能如此就是无碍自在,而不是别有一个自在需要觅求。我们的每一念都是我们精神壮大的构成和成长的一环,就算低级幼稚却无负便无正,没有构成和环节就谈不上壮大和成长,就像食物链的底端和顶端。

我们的取舍拒迎,就像想灭绝苍蝇蚊子一样在破坏着生态系统,逐渐陷入封闭和僵化,使我们的精神像死水一样越来越狭隘单调没有生机,这就是我执。细菌为什么强大?就在于无私传递耐药基因那样的开放性。停止这种破坏,不再进行干涉扰乱,精神系统就会自我调节而归于平衡和谐,因为精神的生态系统是人本有的原生态,这便是本自具足的佛性和自性。看过一个纪录片,说假如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一千年后无论环境被我们破坏得多厉害,都会回复原始的原貌,人类存在过的痕迹将荡然无存,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和精神都是有着自愈性的,只要你停止持续的破坏。

但《金刚经》所说比之生物学要更加殊胜,殊胜在自然界与精神的天人一如观,佛陀的合说就是明白体现。从生物学的角度,是以微生物为基,而有卵生、胎生、湿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以微细意念为基,而有了种种可观的欲望、追求、观念之类。卵生是破壳而生,壳壁脆薄,就如我们那些暂时隐藏而很快显用的通常意识。胎生是长时间孕育而来,有如我们精神中那些逐渐生长壮大起来的三观之类。我们每个人内心也都有潮湿阴暗之处,那同样是湿生的滋生处。天道和心道本是一道,物理和心理本是一理。

《金刚经》的主旨是破相,反复宣说的是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等众多珠玉法句,都围绕无相展开。何为无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是离而不是灭。离就是相都还在,只是自己这颗心不染着。如果染着就会受其所制而生好恶取舍的造作,正是在破坏生态系统。只要不染着,则诸相如如运化,正如生态系统的自然运作,便是自在。破相则显空,空性就蕴含在生态系统的不息运化之中,正如《易经》的易有变化义,易传则说“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些都包含在佛陀最开始被忽视的那段话里,只有这段话对此才有着明白直接的开示,这段话的最后也正是落在无相上,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它是金刚全经的总纲和头脑。无相是法则,生态则是机制。

禅宗六祖慧能是因《金刚经》而开悟,他是最推崇也最懂金刚经的人。他也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道是通流,而不是截流,水的净浊无不可,只要通流便是活水,是死水还是活水看得是通滞而不是清浊。这种通流正是生态系统的运行,截流则是凡夫众生在做的事,所以是自缚,堵不如疏。对于无相的真谛,六祖也说“于相而离相”,离相则法体清净,“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就是无念境界,如此就能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六祖特别强调,“一念绝即死”,乃学道大错,也明白告诫我们生态建设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区别。

如何回复精神的生态系统,如何心不染着,“心不住法”便是六祖指给我们的法门,也就是无住。《金刚经》中让六祖开悟的那句话,也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整部《六祖坛经》就是围绕“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中心,三者一体三面,分居内、外、中而相辅相成。无相是金刚经的至理,无住正是金刚经的根本心法。如何是无住?六祖又说:“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心上对一切不取不舍,则自然无住,这便是心法中的心法。最终抵达的,就是无法可得、当体即空的无念之境。

《心经》说“不垢不净”,一切只是个生态系统,无住则自然回复,这便是《金刚经》开篇所揭示的生命和精神的秘密真相。

【三】

启示还没有就此结束。

《华严经》和《易经》所揭示的天地万物的实相,是天地大宇宙,天地间的一切存在都是小宇宙。其中真谛,就在无论天地还是万物自身,都是相似的生态系统,遵循一致的本性和运行法则,并因这本性和法则化合一体。于是你或许就能更深地体悟到万物同体的义境。

人的精神是个生态系统,精神中的一切意念、观念、欲望、动机之类,那都不是你的,而是这个生态中的生物,藉此你也能真正体会到无我的真意。所谓觉悟,就是你去普渡你精神生态中的这些生物;所谓慈悲,就是善待你精神生态中的这些生物;觉悟和慈悲的真谛,也能从中直接体知。佛说普度众生和慈悲有情,只是因为他抵达了万物同体的境界,而以众生为自己精神生态中的生物。

《觉者》中说,达尔文的理论准确的翻译是演化而不是进化,演化是太极,进化和退化则是其中的阴阳。适者生存的含义,是生物只有拼命适应环境,才能与环境结成共同体,不变就只能被环境抛弃,《周易》也说“唯变所适”、“生生之谓易”。环境共同体就是生态,变就是无住。所以,当一个人开始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去主动地接受变化和演化的时候,他就充满了一种生命的觉知性,心无住则灵觉起。

节目中又说,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能够觉知有机和无机、也就是生命性和物质性界限的族群,生物有亲生命性和亲自然性,这种亲就源于能感知到他活我就能活,大家生态一体化。有机就是生态,无机就是死态,向身无机你便无机会,身处有机你才有机会。不能生态平衡,便是生化危机,就像这个时代的环境和人心一样。

这世间没有任何存在,而只有种种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