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在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們都喜歡帶著寶寶去郊遊、放風箏、划船……

可是我們並沒有想到,可怕的"手足口病"也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復甦了。

“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有過寶寶的媽媽肯定知道手足口的可怕,但是也許得過手足口的寶寶並不多,看看他是怎麼現形的。

寶寶在染上病毒後三到五天(潛伏期),出現低熱等全身不適

之後的一到二天,寶寶口腔、咽、軟顎、頰粘膜、舌頭、齒齦出現疼痛性粟粒直到出現綠豆大小的水皰,然後破潰成小潰潰瘍。

由於疼痛,寶寶常常出現流口水和拒食,同時手足出現皮疹,也可出現在殿部及肛門附近,軀幹及四肢,幾天後乾癟然後消退,皮疹並無瘙癢和疼痛的感覺。個別寶寶有可能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並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

但是,寶爸寶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感冒症狀發生後出現皮疹現象,往往這種都是輕微的病情,這種情況一般七天左右便逐漸消退,很少出現嚴重後果。反而哪些皮疹現象不明顯,甚至手足、殿部無皮症的患者,病情往往較嚴重,病情發展迅速,部分可能迅速出現驚厥、肺水腫、肺出血而死亡。

“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如何預防"手足口"?

1、做好家庭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2、玩具、餐具等物品最好每日進行清洗消毒;

3、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4、流行期間不宜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5、指導孩子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6、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可疑症狀後,不要帶病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

“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如果寶寶得了"手足口",該怎麼吃?

初病期:剛開始寶寶嘴疼,不想吃東西,我們應該以牛奶、豆漿、米湯等流食為主,少食多餐,以維持寶寶基本的營養需要。另外食物不要過燙,減少寶寶嘴巴的疼痛感。

退燒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

恢復期:慢慢加入主食,少吃多餐。

1.持續高燒不退;

2.頻繁嘔吐;

3.四肢抖動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過度睡眠、容易驚醒、煩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口唇發紫;

6.面色蒼灰、皮膚出現花紋、四肢發涼,出冷汗;

7.3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內的,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症。

“手足口”是什麼鬼?最全的資料,讓你的寶寶遠離“手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