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禮縣民間故事——媳婦溝的傳說

禮縣西南五十里的中壩鄉,有個村莊叫媳婦溝。

很久很久以前,媳婦溝裡有母子倆,兒子名叫大沖,大沖每天都要上山打一回柴,背到二十里外的集鎮上賣了,換回來米、油、鹽養活老母。大沖眼看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取上媳婦,愁得老母親常一把一把地抹眼淚。

有一天,大沖打柴回來的路上走乏了,坐下歇著,路邊有一泉水,他爬在泉邊剛想喝,猛地看見泉裡有個紅衣少女,風吹著她的衣衫,活象一朵盛開的紅牡丹。姑娘為啥鑽到泉裡去呢?大沖用手撈啊撈,撈不上,只聽一陣嘻嘻哈哈地笑聲。大沖抬頭一看,只見一個穿紅衣的姑娘,站在萬丈石崖上,手扒著一棵小松樹,泉水倒映著她的影子。

甘肅禮縣民間故事——媳婦溝的傳說

“笑啥?”大沖喊了一聲。

“笑你憨,喂,你把眼睛閉上,我要下來啦!”

大沖把眼睛一閉,那姑娘就輕輕地落在了面前。

“你為啥爬到那兒去呀?”

“好玩!”

大沖笑了,他打量著這姑娘,姑娘漂亮極了,尕尕的臉上,有一雙亮晶晶、水汪汪的眼睛,如同大沖家門口那清泉,那小嘴就象熟透了的野櫻桃,細細的腰肢,如是三月裡的柔柳枝。

“你把我領回去,我給你做媳婦吧!”這女子一點也不害羞。

“我家窮得連根針都買不起,咋能養活得起你呢?”大沖為難地說。

“你冇愁,反正我不會白吃你的。”

大沖別提有多高興了,就領著姑娘往回走,走哩走哩又發愁,這女子去了吃啥?喝啥?細皮嫩肉的往那兒住?這時,正好路上一個岔道口,大沖說:“你從那條道上走,我從這條道上走,咱兩在河邊那棵白楊樹下見面吧。”

“好吧。”姑娘從那條道上走了,其實,大沖也不知道那條道通到那裡去了,他是有意支開她。大沖心裡暗自高興,這下可甩遠了,誰知他來到河邊時,只見那姑娘已坐在河邊那棵白楊樹下等著哩。姑娘見他汗流滿面,就說:“來我幫你背一會吧。”

“你能背動嗎?”大沖說。

“試試看。”大沖把柴歇下讓給了姑娘,誰知道姑娘背起來根本沒當一回事,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一會兒就到了家門口。看得出來,這女子雖有點調皮,看她模樣,聽她話兒,肯定是個好姑娘,倒喜歡她,愛上她了,生怕她飛啦。

回到家裡後,老母親得知原情又驚又喜,三十歲的兒子引來了一個這麼俊的姑娘,真是天賜來的。但又發愁,怕這姑娘不實在,嫌家裡窮,住不長久。可姑娘的話兒甜甜地,幫她洗衣、掃院、樣樣活兒都搶著幹,長一聲短一聲地叫她“娘”,喜得老人家心裡象灌了蜜。

晚上吃飯的時候大沖愁了,今天柴也沒賣,米沒一粒,放啥做飯?姑娘看出來了,不慌不忙從袖口裡拿出個小包包,撮了一粒米交給大沖去碾,把大沖惹笑了,一粒米打眼睛裡不磨人,咋能做飯。姑娘說:“你冇管,放進鍋裡去煮,把水倒滿煮上一陣,就成米湯了。”大沖娘倆將信將疑地燒了一陣鍋,過了一陣,一股香味飄出來,揭鍋一看,滿滿一鍋稠稠的稀飯。大沖娘倆感到奇怪,這難道真是仙女下凡!

晚上該睡覺了,可往那兒睡呢?屋裡一個炕,連鋪的都沒有,大沖娘說:“姑娘,你來我家可受苦了。”“娘,你冇愁啦,以後咱會過上好日子的。”三個人將就著睡下了。

到了半夜,姑娘從頭上拔下一隻金釵,吹了一口,輕輕說了聲“變”,金釵子就變成一隻白鴿飛上天去了。那白鴿子上天后,就把天上的泥工、瓦匠、木匠請來了,一夜之間修起了一座青磚藍瓦的四合院。她又拔下白鴿的羽毛一吹,變成了雪白的毛氈,大紅的緞被,絲綢的衣衫……。天亮以前,她把大沖和娘都挪進新房的炕上。第二天早上大沖娘倆眼一睜嚇了一跳,這莫非是做夢嗎?跑出來一看,這四合大院確確實實修在自家院內。

後來,這姑娘給大沖娘倆說了實情,她原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只因耐不住天上的寂寞,到南天門外觀景,見大沖勤勞善良,就起了愛慕之情,想結成百年之好。風傳出去,四鄉八鄰,男男女女都來看天上下來的仙女。仙女與大沖開荒種田,織布紡線,過著美滿的日子。一年後,小倆口生了個胖娃娃,樂得老母合不攏嘴。

誰料,天降大禍,人間一年,天上一天,王母娘娘知道了外孫女下凡給凡人當媳婦的事,氣壞了,帶著數名童男玉女,騰雲駕霧,來到凡間,知道她的外孫女最喜歡荷包。就變了個賣荷包的老婆,坐在大沖家門口吆喝:“賣荷包哩……”仙姑娘一聽這大山裡也有賣荷包的,就跑出來看,仙姑娘一看荷包說:“你的這荷包好是好,就是小了點。”

“姑娘,你別嫌這荷包小,把你都能裝下哩。”

“哎呀,別說笑話,指甲大的荷包咋能裝得下人呢。”

“不信你就試試看。”老太婆說著拿起一個荷包一晃,只見那荷包“嗖”地一下變大了,仙姑還沒看清就給裝了進去,老太婆駕上雲,帶著裝有仙姑的荷包,從野馬河畔上天了。

甘肅禮縣民間故事——媳婦溝的傳說

仙女與大沖的證婚樹

媳婦上天了,哭得老母親死去活來,大沖抱著孩子追啊追,一直追到野馬河邊,河水暴漲,不得過河,只得站在河邊,哭啊,喚啊……直到天黑的啥都看不著了,大沖回到家裡,母親已哭壞身子死去了。這天夜裡,大沖的兒子也吞吃了白鴿送來的仙丹變成一隻白鴿飛上天去了。

仙姑上天后,怕大沖寂寞,就偷偷派白鴿引來天上的石匠,在大石崖上留下她的影子,鏨下她的石像。大沖見了石像,把頭一剃,出家到金子山寺廟裡當了和尚。

直到現在,在這松柏遍野的深山叢林中,一個小山村,據說就是大沖的家鄉,村後面的懸崖上,有一尊少婦俏麗的影像,那倒掛在石崖上的葛藤,就如同仙女那柔軟細長的秀髮。崖跟有一潭平靜的溪水,一年四季藍油油,據說那是仙女梳妝的明鏡。潭邊有一條帶齒痕的石板,那是仙姑理鬢的寶梳。後來,也許是人們為了紀念大沖和仙姑吧,就把這個小山村叫成了媳婦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