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1975年出土于旬邑县后掌乡西原村附近的旬邑黄河剑齿象化石,举世闻名。该化石为一完整的黄河剑齿象遗骸,身高4.3米,体长8.45米,据推测体重约7—8吨。此剑齿象化石形体硕大,保存完好。它的出土,为研究中国黄河中游及黄土高原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龙骨长期遭盗挖 每斤10元卖给药材商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现场发现的盗洞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来自宁夏的盗采团伙约20多人,分为两组,全天候24小时轮流盗采。山上的盗洞已有几百米深,有胆大的村民曾经进去发现,洞内犹如盘丝洞般交错复杂,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在里面很容易迷路和发生危险。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生态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当地村民开始阻止盗挖行为,就在今年春节期间,有村民为阻止盗挖龙骨还被盗挖者打伤。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散落在地面的动物化石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盗挖团伙修筑的小路

疑似剑齿虎化石被盗挖 快手直播战利品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直播软件上,盗挖者正在从洞内向外运土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盗挖者在直播平台上展示盗挖的疑似剑齿虎化石

古生物化石难界定 相关部门均称监管难

王队长说,旬邑县面积1811平方公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8处,但稽查队目前实际在岗人员只有2人,其他7人均有扶贫任务,因此在监管上有一定难度。对于网友提到的今年春节当地村民与盗挖者发生冲突一事,王队长称自己对此事知晓,并于3月23日与底庙镇政府、底庙镇派出所、旬邑县刑警队联合执法,在现场带走7名盗挖者,没收了盗挖者工具若干、龙骨60斤左右。但随后,公安部门将这几名盗挖者放回,原因是无法证明其盗挖的是古生物化石,无法给这些人员定一个准确罪名。采访中,王队长强调说,虽然旬邑县政府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责任归到文物稽查大队,但对于古生物化石的保护,主体应该是国土资源局管辖。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文物稽查队没收的盗挖工具

咸阳旬邑龙骨常年遭盗采 多部门均称监管难

公安部门没收的龙骨

那么,咸阳市旬邑县底庙镇被盗采的古生物化石是否有科研价值,该由哪个部门监管?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