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偷渡陰平時只剩下2000殘兵,那麼他是怎麼滅掉有60萬人的蜀國的?

藍星隨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鄧艾的部隊是3萬人,偷渡成功以後殺到江油還有1萬多人,損失了一半左右,也算慘重。

當時蜀國的主力都在外圍,比如姜維的5萬精兵在劍閣對付鍾會10萬大軍。

還有二三萬人則監視東吳大軍,拱衛成都的部隊最多2萬人,而且屬於二三流的衛戍部隊。

蜀國是一個僅有90萬人口的小國,而在成都平原以外的部隊就有8萬,加上成都的2萬以及其他各地分散的部隊,總數近12萬人。

而供養著12萬部隊,需要的運輸民夫至少也有12萬,換句話說至少20多萬人長期用於軍事作戰,這是什麼概念?

也就是說基本成年男性都在打仗,留在成都平原的基本都是婦女、兒童、老人和很少的男人。

而成都平原也是稻米種植,是非常耗費人力的。而當時蜀國的每個縣,青壯年男勞力只有幾百人!!!誇張不誇張,1個縣的男人相當於今天1個村!

這一點點男人,根本是無法維持基本農業生產的,又要維持蜀國的高戰爭稅收。國內老百姓已經疲憊困窘到極點,接近崩潰。

關鍵是,蜀國的這種態勢並不是一二年,基本劉備死後就保持這樣幾十年。

所以,當鄧艾1萬多人殺過來,本來就接近崩潰的蜀國就無力抵抗,蜀國老百姓也不支持蜀漢政權。

江油守將馬邈只有幾千三流部隊,都是老弱殘兵,被鄧艾的1萬多精兵嚇破了膽,直接投降。

隨後綿竹的諸葛瞻倒是敢於和鄧艾決戰,但他的幾千三流部隊也不是鄧艾精兵的對手,一戰就潰,諸葛瞻也被殺。

至此,成都已經在鄧艾的攻擊下。以成都的2萬弱兵,很難抵抗鄧艾,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自然,成都的部隊可以堅持到姜維的5萬人回防增援。

但這樣一來,正面鍾會的10萬魏軍也會追擊殺入成都平原。同時蜀漢的門戶大開,後續的魏軍增援部隊可以源源不斷殺來,蜀國還是架不住。

所以早也好,晚也罷,蜀國肯定是滅亡。

此時的劉禪還算聰明,直接放棄抵抗投降。

這樣劉禪也算為魏國做了貢獻,交給他們比較完整的地盤,還有數萬軍隊。

由此,劉禪被封王,得以善終。

劉禪這個人真的不笨。


薩沙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全蜀之防,當在陰平”,一語成讖,幾十年後鄧艾偷渡陰平,成功滅掉蜀國!那麼鄧艾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解釋一下題目中的數字問題,鄧艾偷渡陰平時帶兵3萬餘人,並不是題目中說的2000殘兵。蜀國確實人不少,但是主力被姜維帶走,駐紮在沓中。成都的防守兵力只有一萬多人。這是前提。下面我來解釋一下鄧艾是怎麼偷渡陰平,滅掉蜀國的。

當時蜀國的情況是宦官黃皓專權,公元262年,姜維伐魏失敗,兵退沓中。黃皓向劉禪進讒言:讓姜維暫駐沓中,勿還成都。這樣形成了一個不利的局面。看下圖

沓中在漢中西北,遠離漢中,也就是說蜀國主力軍隊既不在漢中,也不在成都。這樣就給了魏國機會。

司馬師於是制定了剿滅姜維,直搗成都,滅掉蜀國的計劃。計劃分左、右、中三路進軍。左路軍由鄧艾率領,三萬餘人。經狄道直搗沓中,正面與姜維作戰。中路由諸葛緒率領,三萬餘人。經祁山,過武都(諸葛亮當年走的路線)直達陰平橋頭,切斷姜維東歸的路線。也就是說鄧艾和諸葛緒兩人的任務是前後夾擊姜維,最好能打敗姜維,如果打不敗,最起碼是困住姜維所率領的蜀國主力。右路軍由鍾會率領,十萬餘人。先佔領漢中,然後南下經過劍閣道直逼成都。

這個作戰計劃非常的完美,由鄧艾和諸葛緒牽制姜維的蜀軍主力,然後由鍾會率領魏軍主力直搗成都。誰也沒有想到戰局發生了變化,最後鍾會和諸葛緒被堵在劍門關,反而是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奇襲綿竹,迫降了成都的劉禪。到底怎麼回事呢?

先說鍾會率領的右路軍,鍾會沒有料到蜀軍如此不堪,入蜀的陳倉道、斜谷道、子午穀道均沒有蜀軍防守。蜀軍只在漢城和樂城駐兵防守。於是鍾會留下兩萬人兵圍漢城和樂城,然後揮軍南下,直搗劍門關。

姜維知道漢中失守的消息後,沒有和鄧艾的軍隊糾纏,直接繞過鄧艾千里奔襲劍門關而來,這時在陰平橋頭

的位置被諸葛緒堵住。姜維畢竟還是用兵如神,率軍佯裝攻擊諸葛緒後方,諸葛緒率軍回擊,姜維趁著諸葛緒離開橋頭的短暫時刻急行軍度過橋頭,揚長而去。等諸葛緒反應過來趕回橋頭,姜維已經離開有一天的時間了。姜維就是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差,成功擺脫了鄧艾的追擊和諸葛緒的圍堵。

姜維率領蜀軍主力,依據劍門關的天險,成功將鍾會的八萬大軍阻擋於關外,寸步難行。這時鄧艾和諸葛緒商量偷渡陰平,繞到劍門關南部的涪城,然後直搗成都。即使不能直搗成都,劍門關的姜維也必須撤退南下救援,這樣劍門關自然不攻自破。

諸葛緒認為鄧艾腦子抽風了,沒有理會鄧艾,於是率軍和鍾會匯合,一起進攻劍門關。這時鐘會以諸葛緒作戰不利的名義(沒有完成堵截姜維的任務),將諸葛緒捆綁送往洛陽治罪,然後兼併了諸葛緒的三萬士兵。即使這樣鍾會仍然沒有攻破劍門關。時間長了,魏軍糧草不繼,鍾會開始考慮撤軍。

那麼諸葛緒為什麼認為鄧艾腦子抽風了呢?主要還是因為眾所周知陰平這個地方多山,陰平到涪城要翻山越嶺,根本沒有路可走。千里行軍,一旦被阻於山中,很容易全軍覆沒。

然而鄧艾硬是完成了這樣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壯舉,鄧艾率領全軍翻山越嶺,鑿山搭橋,開鑿棧道,硬是在杳無人煙的崇山峻嶺間開闢出了一條路。在這個過程中,鄧艾身先士卒,多次隻身犯險,給全軍做出了表率。

鄧艾率軍度過陰平之後全軍疲憊,當抵達涪城時上天眷顧,本想著有一番惡戰要打,誰知道涪城守衛馬邈居然投降了。

於是鄧艾率領全軍在涪城稍作休整,補充體力和武器裝備。然後率軍南下直逼成都。

這時成都的劉禪慌了,急忙派諸葛瞻前去迎戰。諸葛瞻在綿竹列陣防守,以逸待勞。兩軍交戰,鄧艾派鄧忠師纂兩人攻擊蜀軍,兩人被蜀軍戰敗。這時鄧艾徹底惱怒了。千里行軍,只為這最後一戰,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鄧艾親自督戰,鄧忠和師纂二次返回與蜀軍作戰。這時的魏軍以

必死的決心與蜀軍頑強作戰,終於大破蜀軍。諸葛瞻被鄧艾斬殺。

成都的劉禪聽到諸葛瞻兵敗的消息,頓時不知所措,昏倒於地。在主降派大臣的勸諫之下,劉禪率領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抬著棺材,手捧印綬向鄧艾投降。

至此,鄧艾率領三萬魏軍,偷渡陰平,奇襲涪城,戮戰綿竹,終於攻破蜀國腹地成都,結束了蜀國劉禪的統治。偷渡陰平之役也被載入軍事史冊,作為經典範例供人膜拜!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鄧艾偷渡陰平,率領三萬魏軍奇襲涪城,在綿竹擊敗成都守城部隊,成功的滅掉了蜀國。蜀國滅亡了,蜀國軍隊主力還守在劍門關。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每日趣評

一、公元263年,曹魏兵發三路共16萬餘人,意欲滅亡蜀漢。其中鍾會領兵十萬進攻漢中,鄧艾領兵三萬出狄道進攻沓中的姜維,諸葛緒領兵三萬進攻陰平,阻截姜維的退路。鄧艾一路進軍順利,鍾會也順利拿下漢中,姜維與廖化、張翼等人援軍敗退至劍閣關堅守。鍾會等人被姜維拖了一個月,糧草不繼,意欲退兵。此時鄧艾站了出來。


二、鄧艾打算從陰平小道繞過姜維,直驅成都,這是一步險招。鄧艾選精兵翻山越嶺,鍾會派田續跟在後面。到達了江油後,鄧艾兵力只有2000多人,再加上田續的一部分兵力,也就不到5000。鄧艾擊敗了江油太守馬邈,成都平原近在眼前。

三、此時,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禁衛軍到達梓潼阻截鄧艾。黃崇建議諸葛瞻迅速佔領險要,以逸待勞,把鄧艾消滅在山區。可是諸葛瞻猶豫不決,喪失良機使鄧艾進入平原,於是只能回援成都,雙方在綿竹遭遇。本來諸葛瞻初戰佔優,可是禁衛軍缺乏戰鬥經驗,被鄧艾翻盤,諸葛瞻父子戰死沙場,禁衛軍全軍覆沒。


四、諸葛瞻的死極大的震懾了劉禪,已成驚弓之鳥。而姜維主力只能堅守劍閣,繼續拖著鍾會的十多萬人。此時對於鄧艾來說,成都唾手可得。

劉禪意欲南逃南中或者投奔東吳,均被譙周否決,在譙周、張紹(張飛之子)、鄧良(鄧芝之子)的勸說下,劉禪選擇投降曹魏。鄧艾於是完成了古代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以不足5000人滅亡了一個國家。



鄧艾能成功,一是曹魏總兵力佔絕對優勢,鍾會拖住了姜維主力。二是鄧艾自身的軍事謀略出眾,偷渡陰平這招太過驚險,出人意外。三是鄧艾碰上了豬對手諸葛瞻,在劣勢下完成了翻盤。四是劉禪沒有決心,選擇投降。

五、可惜立有大功的鄧艾因為太過於自傲,被鍾會、衛瓘等人陷害。鄧艾父子於264年初被斬殺於綿竹關,鍾會也因為後來與姜維謀反失敗,被衛瓘亂軍所殺。兩位功臣都命喪黃泉,真正笑到最後的是坐鎮長安的司馬昭。


石頭有話說

這個問題有點取巧的意思。

真正的歷史上,幾十萬人口的蜀國並不是被鄧艾一人所滅。這裡的綜合因素有很多。

只能說,在曹魏伐蜀這一戰中,鄧艾偷渡陰平這一計策在對蜀國的覆滅起到了至關決定的作用!

首先來看魏軍對蜀的作戰計劃: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曹魏徵兵十八萬,由大將軍司馬昭擔任統帥,統一指揮。大軍分三路伐蜀。

第一路大軍由鎮西將軍鍾會率領,主力10餘萬人,取道漢中,直逼陽安關(今陽平關);第二路大軍由徵西將軍鄧艾率領,兵3萬餘人,由狄道進軍向甘松、沓中,以牽制蜀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的主力;第三路大軍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餘人,進攻武都,以斷姜維後路;以廷尉衛權為鎮西軍司馬,持節監軍。

這份進攻路線堪稱完美,利用蜀漢內部鬥爭,完全地避開了兵家必爭之地“漢中”,把戰場轉移到了“沓中”。

按照司馬昭的設想,在沓中,用鄧艾的第二路大軍鉗制住姜維,讓諸葛緒第三路大軍斷陰平橋,切斷姜維後路;這樣蜀國要地漢中空虛。趁機指揮鍾會的第一路大軍進攻沒有蜀軍主力的戰略要地漢中。

這樣是一石二鳥,既可以圍困姜維,使姜維無法救漢中;同時由於漢中的空虛,用優勢兵力趁虛佔據漢中,避免了與對方主力正面硬碰。即使鄧艾和諸葛緒一時吃不掉姜維主力,只要鍾會如期拿下漢中,那麼姜維就面臨被徹底合圍的危險。消滅蜀國主力就易如反掌。

雖然最終結果是有驚無險地拿下了漢中,但姜維早就識破了司馬昭的意圖,把蜀軍主力撤到了劍門關。

司馬昭的企圖失敗。

劍門關,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魏軍主力與蜀軍主力在劍門關對峙,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就在此時,鄧艾大膽的提出了“偷渡陰平,從涪城走左儋道進攻綿竹”的大膽計劃。

據《三國志·鄧艾傳》中記載:冬十月,艾自陰平道無人之地行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志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淤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以古代的行軍條件來看,這一計劃是多麼的冒險。

但結果出人意料,他成功了。順利的拿下了培城。一路高歌猛進,直取成都。

鄧艾偷渡陰平,一方面靠的是他本身的軍事才華,另一方面則是一個“奇”字。出其不意,同時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縱觀整個戰爭局面,能夠發現鄧艾在裡面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這一計謀盤活了整個局面!

但是滅掉蜀國,很大的原因還在於:

一方面,司馬昭伐蜀大軍制定的進軍路線和戰略意圖切中要害。成功的拖住了蜀軍主力。給了鄧艾“投機取巧”創造了先決條件。

另一方面,蜀漢內部政治腐朽不堪。文臣不能治國,武將不能統軍。涪城守將馬邈投降,劉禪獻城,蜀國滅亡。

歷史只看結果,不管怎麼說。鄧艾是成功的,成功的在史冊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青洱

鄧艾偷渡陰平只有2000殘兵,如何滅掉60萬大軍的蜀國?很簡單,因為鄧艾不止2000殘兵,蜀國也沒有60萬人啊。你這問題沒一句是對的……


按照三國曆史,鄧艾渡過陰平後的部隊應該是2萬人左右。而蜀漢當時全國軍隊只有10萬人,其中主力部隊已經在漢中損失了一批,姜維則被鍾會的15萬大軍牽制在劍閣。再加上南中和東部的軍隊,成都守軍最多也就兩三萬,和鄧艾軍隊實力相當。鄧艾在擊敗諸葛瞻後,成都兵力所剩無幾,只能投降。


按照三國演義,鄧艾最初出兵有9萬人,其中諸葛緒的隊伍被鍾會吞併後,還剩7萬左右。這7萬人鄧艾帶著一路沿陰平小路分兵駐守。到攻打江油的時候,鄧艾確實只剩2000人,因為其餘不對都沿途分兵了。但攻克江油之後,專門有一段描寫:

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


也就是說,鄧艾已經把後續部隊都接來了。所以這時候鄧艾總兵力不是2000,而是六七萬。

後面有一段也說明這個問題:

艾聞之,謂師纂、鄧忠曰:“成敗之機,在此一舉。汝二人再不取勝,必當斬首!” 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艾見二人俱傷,未便加責,乃與眾將商議曰:“蜀有諸葛瞻善繼父志,兩番殺吾萬餘人馬,今若不速破,後必 為禍。”

單是諸葛瞻兩陣,就殺了鄧艾一萬多人馬,可見鄧艾總兵力不可能是2000,而是至少數萬人。


而蜀漢即使按演義,也沒有60萬。按演義記載,蜀漢末期總兵力是20多萬,其中在前期戰鬥損失數萬(主要是鍾會在漢中殲滅),姜維所部十萬左右被鍾會的20多萬大軍牽制在劍閣,成都只剩下大約八萬軍隊。等到鄧艾殲滅諸葛瞻所部七萬人後,成都只剩下1萬人,當然束手無策了。


天外村藥房

公元263年,魏國司馬昭兵分三路,共十六萬人進攻蜀漢,其中西路鄧艾領兵三萬出狄道,進攻沓中的姜維,中路諸葛緒領兵三萬進攻陰平,以阻截姜維的退路,東路鍾會率領剩下的十萬進攻漢中。

結果雖然鍾會順利攻下漢中,但他們的計劃被姜維識破,主動放棄沓中,退守劍閣。魏國大軍在劍閣前被擋住一個月後,糧草不濟,準備退軍,但鄧艾卻兵行險著,率自己麾下的西路萬餘人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穿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小道,攻佔了蜀漢腹地江油,而此時,鄧艾的一萬多人只剩下了兩千多人。

打下江油的鄧艾,馬不停蹄長驅直入直接進攻成都,在綿竹與來阻截的諸葛瞻相遇,結果諸葛誕雖然人數佔優,但部下都是常年駐守成都的守備軍,戰鬥能力低下,諸葛誕父子皆死於軍中。鄧艾過了綿竹,就是成都,結果後主劉禪在譙周、張紹(張飛之子)等人勸說下,獻城投降,至此,存國四十二年、人口六十餘萬的蜀漢宣告滅亡。

看整個三國曆史,諸葛亮加姜維的十四次北伐,蜀漢和曹魏每次都是幾萬幾十萬的大軍交戰,但卻誰也奈何不得誰,諸葛亮想出祁山,出不來,司馬懿想過劍閣,過不去,只能雙方乾瞪眼,但最後誰能想到蜀漢的滅國之戰,卻僅僅只用了兩千人,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進攻到成都城下的雖然只有鄧艾的兩千人,但後方卻有鍾會的十多萬大軍在牽制著姜維的五萬大軍呢。只要有鍾會在劍閣外盯著,鄧艾在後方鬧的動靜再大,姜維都不敢撤退,只要他一撤,就只有敗路一條,而他不撤,還能寄希望於蜀漢內的守軍能消滅鄧艾,畢竟鄧艾也只有幾千兵馬。

其次是蜀漢除了姜維帶去前線的幾萬人外,真的沒有多少兵力了,頂多也就是能比鄧艾多個幾千人,而且還都是沒打過什麼仗的守備軍。所以鄧艾只要打到成都,面對的就是一個只有城牆的空殼子,劉禪想不投降都不行,除非他放棄成都,逃跑去東吳。

最後蜀漢面對強大的曹魏,打了這麼多年仗,結果百姓越打越窮,兵力越打越少,無論是平民還是朝廷重臣,都已經意識到不可能打敗曹魏,北伐成功了,所以當時除了劉禪、姜維等少數人,估計很多人早就沒心思再打了,這時候正好趕上鄧艾打了過來,乾脆就投降了吧。

用《三國演義》開篇那句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從黃巾之亂開始,天下打了一百多年仗,由東漢末年的五千萬人口打到只剩下了六七百萬人,百姓們真的是太苦了,所以鄧艾能靠兩千人就滅掉蜀漢,也是天下百姓渴望和平意志的一種體現,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漁樵侃史

2000如何滅掉60萬?

其實數字沒有意義,因為這是只算軍事帳,沒有算政治帳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鄧艾只靠幾千殘兵剩勇就迫使劉禪君臣開門投降,不是這2000人戰鬥力有多可怕,而是因為蜀漢氣數已盡

為什麼說蜀漢氣數已盡?

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國》42集“無力迴天”一集,講的非常詳盡生動。為方便大家,我試著結合自己想法說一下。

第一、天下大勢

魏蜀吳三國本沒有誰正義,誰非正義。在亂世,統一就是正義。

起先,魏蜀吳都想統一,都不想對方統一,可謂半斤八兩。但蜀漢失荊州、敗夷陵、諸葛6出祁山無果。到鄧艾時,蜀漢已經沒有了統一天下的能力和願望

作為阻礙別人統一的障礙,蜀漢必將滅亡。

第二、內部矛盾

蜀漢統治階層分3個集團:荊州集團(原劉備部)、東州集團(原劉璋部)、益州集團(當地原住民)。最後靠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劉禪投降的譙周,就是益州集團的代表。

3個集團看似一體,其實暗流洶湧。這正是諸葛《出師表》所謂“危急存亡之秋”。

在諸葛武侯在時,憑藉其執政能力和個人魅力,還能鎮得住內部反對勢力。丞相沒後,再無能總攬全局的擎天柱、架海梁。蜀漢之前隱藏的矛盾也都暴露出來,各種反對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易中天先生總結了4點:分利不均、治蜀過嚴、戰事太多、人民甚苦。

因此,蜀漢當亡。大勢已去,面對幾千魏兵開門獻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想多說兩句————“子午谷奇謀”

不少人經常拿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和鄧艾的“偷渡陰平”作比較,認為子午谷奇謀會成功。

我不這麼認為。就是因為鄧艾時,蜀漢氣數已盡;魏延時,曹魏非速亡之國。

天下大勢不同,而用此成功去套彼成功,怎會準確得了?


宛城小哥



從天下大勢來看,蜀國並沒有被鄧艾所滅,而是滅亡在內部的政治鬥爭。

劉備的蜀漢是一個外來政府,他的主體是由在河北老家招集的關張趙為第一波,然後就是在荊州加入的諸葛亮魏延等第二波,他們共同構成了蜀漢的中央統治集團。

如果讀過三國志,就會明白劉備是一下成熟的政治家,並沒有那麼仁慈,對反對他的人從來是心狠手辣的。



劉備集團和四川本土勢力有很大隔膜,劉備在內心深處可能沒有打算在四川久待,他希望能用幾十年時間統一天下,還都洛陽。

因此劉備並沒有和四川本土勢力和解,而是對那些反對他的堅決打壓,甚至處死了不少的四川本地勢力的優秀人才,造成了兩波勢力的對立情緒。

到了三國後期,劉備的外來勢力力量大大減弱,四川本土勢力走上臺前,對劉備的政權並沒有感情,因此到了鄧艾兵臨城下時,在四川本土勢力的主導下選擇了投降。



從戰術和執行層面上看,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是一個蠢才。

諸葛瞻鎮守在綿陽,雖然兵力並不強大,但阻擋鄧艾進攻還是沒有問題的。鄧艾的致命問題在於,他是走小路進來的,沒有強大的攻城器械,也沒有很好的糧食補給。

只要諸葛瞻佈防各高地要塞,堅守幾天,其它援軍就會陸續從外圍殺過來,對鄧艾形成包圍。而鄧艾的軍隊因為缺少糧草而自亂陣角,其失敗就是必然的。

鄧艾的偷襲成功的前提就是速戰速決,快速取勝,只要一拖住他前進的步伐,他就失敗了。而諸葛瞻的急於求成讓他和蜀國都走上一條不歸路。



從根本上來看,蜀國的滅亡都是大概率事件,蜀國只有不到一百萬人口,兵力超不過10萬,題目中說蜀國有60萬軍隊不知是從哪裡得來的。

三國中間最早滅亡的就是蜀國,其次是魏國,活得最久的反而是吳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政策不一樣,蜀國採取了和當地本土勢力的對抗,導致內部不團結,四川本土勢力強大後,對蜀漢國家沒有情感,寧願投降。

魏國則是另外一情況,曹丕為了能當皇帝,不得不向士族大姓出讓權力,讓他們進入政府中央領導集團,最終被士族大姓最強的司馬懿奪了權,亡國了。

吳國的孫權反而是最聰明的一個,吳國孫氏也是外來政權,也是本土勢力有衝突。但孫權年少接班,他受到幾方面的壓力,外有曹操劉備,內有孫策勢力和本土勢力的雙重壓力。

孫策勢力對孫權也不是很滿意,本土勢力也想上位奪權。孫權就在中間打起了平衡牌,讓他們相互牽制,相互制約,不能一頭獨大,才能穩定自己的統治地位。

這個權力架構是最穩定的,慢慢的他得到了孫策勢力和本土勢力的雙重支持,並建立了自己的嫡系班底,政權是最穩定的。

蜀國則劉備對本土勢力的迫害和打壓,最終衝突升級,最先滅亡,這才是蜀國滅亡的根本 原因。


新知傳習閣

公元263年,鄧艾選精兵翻山越嶺,鍾會派田續跟在後面,偷渡陰平繞過姜維,直驅成都,到達了江油後,鄧艾擊敗了江油太守馬邈,成都平原近在眼前。



綿竹之戰;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禁衛軍到達梓潼阻截鄧艾。黃崇建議諸葛瞻迅速佔領險要,以逸待勞,把鄧艾消滅在山區。可是諸葛瞻猶豫不決,喪失良機使鄧艾進入平原,於是只能回援成都,雙方在綿竹遭遇。本來諸葛瞻初戰佔優,可是禁衛軍缺乏戰鬥經驗,被鄧艾翻盤,諸葛瞻父子戰死沙場,禁衛軍全軍覆沒。



這時候,成都已經無險可守。經過兩次戰略的失敗,成都人心惶惶。姜維大軍被鍾會在劍閣拖住。無法回援。最終劉禪在譙周的勸說下投降鄧艾。蜀國滅亡。

自古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所以蜀國滅亡不單單是軍事上的失誤

蜀漢本就國力有限。前有關羽失荊州和劉備敗夷陵。後有諸葛亮和姜維數次北伐,雖然後期有些成績,但總體來說入不敷出。國力一耗再耗。生生的耗光了蜀漢的國力。從根本上來說沒有辦法和魏國較量了。



蜀漢內部派系不和。諸葛亮北伐一方面是開疆拓土。另一方面就是轉移內部矛盾,搶奪內部其他派系權利。諸葛時期,掌權的基本上都是荊州派的官員。這一行為嚴重的導致了內部其他派系的不滿。到了姜維時期完全的爆發了出來。內部派系鬥爭激烈,白白的空耗國力。

總體來說蜀漢的滅亡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誤,更多的是因為內部的不團結和國力羸弱。


越關換視界

鄧艾滅蜀靠的不是那2000魏軍,靠的是蜀國尖銳的內部矛盾。鄧艾偷渡成功,只是使這些原來被壓制的矛盾徹底爆發,最終吞噬了蜀國。


蜀國本來就是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國,兵力和財力都與魏國沒法比。蜀國那什麼與魏國僵持?靠的就是蜀道天險和不斷髮動戰爭讓蜀國保持全民皆兵的戰爭狀態。

蜀國為了生存,採取以攻為守的方式,連年發動對曹魏的戰爭。諸葛亮發動了五次北伐,姜維更是進行了九次的北伐。發動這麼多戰爭,對於一個僅有益州的蜀國來說,負擔是非常重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蜀國打仗的錢和兵當然還得從老百姓中搜刮。蜀國人民的負擔是三國中最重的,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蜀國處理老百姓的矛盾,就是靠嚴峻的“法治”,刑法非常嚴,而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樣一來,社會非常公平,普通老百姓看到那些公卿士族都活的那麼累,自己也就湊合過吧。蜀國靠著依法治國嚴格控制著國家資源的生產和調動,還有效壓制了國內的矛盾。可以說蜀國是個效率非常高的國家,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政治才能。


然而矛盾終究還是有點,老百姓的日子過的也是很苦的,鄧艾的到來,這一切都爆發了。老百姓看到鄧艾,把他視作脫離苦海的救星,他們早就不想打仗了。鄧艾到成都城下時,軍隊已經有好幾萬人,而且糧草充足。所以說蜀國滅亡完全是因為內部矛盾啊,鄧艾只是把這顆定時炸彈給點燃了。

(我是士說新史,歡迎大家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