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傳說清朝初期,在魯中山區裡一座東西走向的大山,依大山向東南延伸出來一條丘陵,大山和丘陵中間有一條蜿蜒小河,河水沿著大山和丘陵自然形成的夾溝向東南方向溜去。這條自然形成的山溝溝蜿蜒伸向東南方向足足有10華里有餘。山溝往裡望去,除了靠近河邊兩邊底部有點平攤的土地外,兩邊的山是半土半石的荒山,山上生長著少量的樟子松外,大部分是數量較多林子、山棗棘子和柞樹條子佈滿了兩邊的山坡,山坡岩石上及溝溝嘎嘎爬滿了葛蔓子,遠望去,滿山遍野綠油油的植被,長得非常的茂盛。走進山林中,各種鳥兒嘰嘰咋咋的叫聲,偶爾碰見兔子的串跳,黃鼠狼瞪著一雙類似玻璃球一樣的閃閃發光的眼睛,不時的回頭看看,南山中的一群牛,北山的一群羊悠然自得的吃著青草。喜鵲在山下河邊的大樹上嘰嘰咋咋的交個不停,好一派原始生態自然和諧的景象。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這一條山溝,形狀像個牛蹄子,所以取名為靠山的叫上牛蹄夼,下邊出口的叫下牛蹄夼。兩個村之間相距九里地,沿著河邊的一條羊場小道是兩個村的唯一出口。這兩山之間的土地和山地是王大財主的,兩個村子一共有30戶人家,都是王大財主的佃戶,王大財主的房子就在山溝進口處的一座橋頭旁邊,所有人員出入都必須經過王大財主的門口。王大財主的祖輩在朝廷上做官,有權有勢積攢的家業,到了王大財主這輩子,王大財主現年50多歲,家裡有一個半癱瘓的不能自理的兒子,人枝開始衰落了,所有的家業就靠著王大財主搭理著,取了個老婆自從生了兒子後常年有病,雖然不愁吃喝但日子過得很不順心。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上下兩個村子的30戶人間基本上都是前幾輩逃荒到這裡的,雖然這裡靠天吃飯,十年九不收,畢竟還是有個比較安全穩定落腳的地方。老百姓祖祖輩輩就靠租王大財主的地耕種來養家餬口。王大財主家裡有一盤磨和一盤碾子,這條夼子上下兩個村子吃的糧食都要到這裡磨面碾米。王大財主給兩個村子訂的規矩是:新媳婦結婚後,必須到他家裡做3個月的工,才可以租地給你種,否則,不租地給你耕種,農民唯一的生路靠租地生活,所以也就默認成規了。有了這個規矩王大財主家裡也不需要僱傭用人了,一年有4個結婚的媳婦,就可以包攬他家裡的一切活了。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離村子老遠的半山腰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家裡兩口人,父親因病很早就去世了,兒子李大奎和母親相依為命,這年大奎13歲就給地主放羊,每天蹦蹦跳跳的趕著一群黑山羊在在山上,一般的是春夏秋三季都站在山上,到了冬天才把羊趕下上來。母親身體也不好,大奎就和母親一起在山上搭建了兩間茅草屋,吃住在山上。母親經常的在山上採些蘑菇、木耳還有山菜什麼的晾乾後可以到集市上換點零錢。大奎一邊放羊一遍挖些草藥,晚上和母親一同加工出來。每個月大奎到城裡一天賣點山貨,一年下來積攢的山貨錢足夠母子兩的生活費了。三年過去了大奎長成了小夥子,昨天晚上下了一晚上的雨,早晨天晴母子倆早早的起來吃點飯,母親揹著揹簍上去撿蘑菇了,大奎到山頂把羊圈打開放羊出來吃草,自己也來到了母親這邊幫助撿蘑菇,天剛剛下過雨,松樹根下長出了不少的松針菇(有點地方叫菘菜),他幫助母親撿滿了一筐,說道:“母親你回去吧,休息休息不要太累了,以後我自己來撿”。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母親走後,大奎來到了山坡看看羊,聽到柞樹條子裡有個小孩子的哭聲,覺得奇怪,就撥開山棗棘子,順者聲音來到跟前,看到是一隻很少的黃鼠狼被夾子夾住了一條腿,掙扎著嚎叫,看到大奎後,黃鼠狼的兩隻滾圓的眼珠轉個不停,眼淚汪汪好像要說什麼似的,非常可伶的看著大奎一動不動的。大奎俯下身來,慢慢的解開夾子,拿出了黃鼠狼的腿,手摸摸發現已經被夾子夾斷骨頭了,大奎說了聲:“唉!你們這些黃鼠狼,真可伶啊,明知道這裡下的暗夾子,很可怕的,還到處跑,我都害怕這夾子,你沒看到我啊,一手拿著放羊鞭子,一手拿著棍子,這棍子就是用來探夾子的啊,這回好了吧,你腿斷了,跟我回去吧,我給你敷敷藥,過幾天就好了,今天我來的早,要是來晚了,你的皮就被拿走賣錢了”,大奎把夾子擺好後,抱起了黃鼠狼回到了半山腰的家裡。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大奎進屋把黃鼠狼放在炕上,和母親說到:“今天又遇到一隻黃鼠狼被夾住了,這不腿都斷了”,母親接過來看看說道:“你真是運氣好啊,遇到大奎好心眼,要是獵人來得早,你就沒命了”,說完就拿點草藥給黃鼠狼腿敷上,用布過好後,放在炕上,說道:“你這個小東西,不許亂跑,在這裡好好的休息,等好了再走”。黃鼠狼好像聽懂了老人話似的,點點頭趴在炕上不動了。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大奎上山放羊去了,母親在家裡開始清理撿回來的蘑菇,放在門口的石頭上晾曬起來了,抬頭看看到吃午飯的時候了,母親就去做飯,這時老病復發了,手裡端著一瓢水正往鍋裡倒,咳嗽一聲身體不由自主的倒在了地上,憋得滿臉通紅眼淚汪汪的上不來氣,鍋底下生的火著到外邊了,急的她動憚不得,撲通一聲,黃鼠狼搜的一下竄到老人面前,用嘴吸取了老人喉嚨的黃痰,老人才傳過氣來,黃鼠狼到鍋灶前用小蹄子把燒火柴扒到鍋灶裡,回頭看著老人慢慢的起來,眼裡透出一絲絲歡樂的眼光,母親看到剛才的一幕,心裡既高興又驚奇,沒有黃鼠狼今天個這茅草屋就燒了母親也就被燒死了。大奎回來母親把剛才發生的一幕講給了大奎聽了,大奎看看母親沒事了,母親說:“大奎啊,多虧了它,要不我就見不到你了,一定好好的報答它”,黃鼠狼好像聽懂什麼,搖搖頭看看大奎點點頭,大奎說:“你在我們這裡養著,什麼時候你想走就走吧,我家裡有幾隻雞,你想吃就去吃吧,我們沒有什麼好吃的給你,就是家裡養了幾隻雞”。母親每天都打個生雞蛋給黃鼠狼吃,黃鼠狼的腿很快的就恢復了。過了幾天母親的病又復發了,咳血黃痰,呼吸及其困難,是肺癰,躺在炕上不能活動了,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肺癌晚期了。大奎到家後,黃鼠狼看大奎嘴扯著大奎的褲腳往外拖,大奎隨著它來到門口,黃鼠狼跳到石頭上叼起一個松針菇,送給大奎,接著來到不遠的一顆春樹旁,兩隻前蹄直抓撓樹皮,大奎明白了,就用刀子扒了幾塊樹皮,黃鼠狼跑到草叢裡叼來一株開黃花的小草,大奎接到手中,回到屋裡,大奎拿出來藥罐,把這幾味藥草裝到了藥罐,開始煎藥。

黃鼠狼就臥在大奎身旁一直等著藥煎好了,和大奎一同來到母親邊,母親喝下了藥湯,一個時辰後,身體咳出了一大灘紫血,氣也順了,經過幾天的喝湯藥身體很快的恢復了。黃鼠狼不知不覺的什麼時候也走了。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經過一秋天的吃藥,母親身體完全恢復了,到了冬天了,大奎把羊群趕到了山下地主家裡,地主看看這群羊,只只長得大大的,肥肥的,心裡很高興,告訴管家給大奎一年的糧食另外獎勵幾鬥糧食拿回去,叮囑大奎好好看好這群羊,地主把該賣的羊都挑出來,剩下的羊叫大奎趕回到山上繼續放,大奎把地主給的糧食用小毛驢駝回了山上,母親見到後,心裡非常開心,說道:“今年可以過個好年了,要是你能娶個媳婦就更好了”,大奎說:“母親不要著急,會娶上的”。大奎把羊趕到了山頂的羊圈,把毛驢送給了地主家,回家吃完飯和母親老早就睡覺了。

第二天,大奎照常到山上放羊,一邊放羊,一邊挖藥材。正巧碰到一個白鬍子老伯揹著揹簍也在山上,禮貌的走上前去說道:“老伯你在幹什麼,這麼大歲數還上山,小心不要摔著啊”,老伯嘿嘿一笑說道:“小夥子,這群羊是你放的吧,放得不錯啊”,大奎點點頭,老伯繼續說道:“我也想挖點藥材,現在歲數大了,不方便了”,大奎問道:“老伯。你是郎中嗎?”,老伯說道:“我是啊,有什麼事情嗎?”,大奎不好意思的說:“我也想學學就是沒有人教我”,老伯說道:“你喜歡郎中嗎”。大奎說:“喜歡,能為窮人看病,解除痛苦很好啊”,老伯說:“你有個老母親在家裡是吧”,大奎說道:“是的”,老伯說:“我到你家裡喝口水”,大奎指著下面的半山腰說道:“你自己去吧,下邊就是我家”,老伯說好就去大奎家裡了。大奎圈好羊也就跟著回到了家裡。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大奎回到家見到老伯在和母親說親事,母親說道:“大奎過來,大伯是後山夼姓黃,家裡有四個閨女,小女和你同歲叫小玉,大名叫黃玉兒,今天老伯親自登門提親,是你的福分,見過大伯”,大奎見過大伯說了幾句客道話,黃老伯說:“大奎你想學治病好啊,等小玉兒和你成親了,她會教你學的”。兩位老人訂下了婚事,大伯就走了。母親告訴大奎,這門親事的來歷,說小玉兒就是你救的黃大仙,問大奎怎麼樣,大奎說,婚姻母做主,一切聽母親安排,母親說:“我歲數不少了,你有個家,將來有人照料,我就放心了,只要你們好好的過日子比什麼都好啊”,大奎答應了母親。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這年的臘月23小年,大奎和小玉兒在兩間茅草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小玉兒來到大奎家裡,帶來了幾箱子醫書,開始教大奎識字、斷病、辨百草、炮製藥品等,大奎聰明一教就會,白天放羊採藥,婆媳在家裡炮製草藥,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著。

轉過年的春天,王大財主聽說大奎年前娶了個媳婦,沒有到他家裡幹活,破壞了財主的規矩,派管家來到大奎家裡,傳達了地主的命令,地主下令叫大奎三天搬出這條夼,不許踏進一步,大奎再三說好話,管家說道:“要不叫你媳婦去給王大財主幹半年的家裡的活”,小玉兒插嘴說道:“我去幹半年的活,不要為難大奎和母親”,管家答應了就回去了。小玉兒和大奎母親說道:“我去三天就回來,你們就放心吧,王大財主不會為難我的,我有辦法對付他,大奎你和母親就在家裡等我”。第二天小玉兒來到了王大財主家裡。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新婚小媳婦破了王大財主訂的規矩為窮人造福一方

大奎和小玉兒商量,把鄉親們的租地契約都一一的解除了,從此再不要交地租了,將王大財主給的銀子拿出來號召鄉親們重修了通往村外的道路,王大財主門前的老橋重新翻新加寬,命名為:玉兒橋,取名兩個牛蹄夼村名,鄉親們改名為上玉村和下玉村,鄉親們推選大奎為玉兒村的村長。大奎領著鄉親們治山治水在兩個村子中間修建了一座水壩,擋住了幾百年來的山水流失,使兩個村子的土地,旱能灌澇能排,解決了十年九不收的窮現象。小玉兒在家裡開啟了藥鋪,為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治病,保一方平安。

夫妻二人加上母親一家三口忙裡忙外,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家人被當地稱為,救苦救民的大善人,治山治病造福一方在當地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