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传说清朝初期,在鲁中山区里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依大山向东南延伸出来一条丘陵,大山和丘陵中间有一条蜿蜒小河,河水沿着大山和丘陵自然形成的夹沟向东南方向溜去。这条自然形成的山沟沟蜿蜒伸向东南方向足足有10华里有余。山沟往里望去,除了靠近河边两边底部有点平摊的土地外,两边的山是半土半石的荒山,山上生长着少量的樟子松外,大部分是数量较多林子、山枣棘子和柞树条子布满了两边的山坡,山坡岩石上及沟沟嘎嘎爬满了葛蔓子,远望去,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植被,长得非常的茂盛。走进山林中,各种鸟儿叽叽咋咋的叫声,偶尔碰见兔子的串跳,黄鼠狼瞪着一双类似玻璃球一样的闪闪发光的眼睛,不时的回头看看,南山中的一群牛,北山的一群羊悠然自得的吃着青草。喜鹊在山下河边的大树上叽叽咋咋的交个不停,好一派原始生态自然和谐的景象。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这一条山沟,形状像个牛蹄子,所以取名为靠山的叫上牛蹄夼,下边出口的叫下牛蹄夼。两个村之间相距九里地,沿着河边的一条羊场小道是两个村的唯一出口。这两山之间的土地和山地是王大财主的,两个村子一共有30户人家,都是王大财主的佃户,王大财主的房子就在山沟进口处的一座桥头旁边,所有人员出入都必须经过王大财主的门口。王大财主的祖辈在朝廷上做官,有权有势积攒的家业,到了王大财主这辈子,王大财主现年50多岁,家里有一个半瘫痪的不能自理的儿子,人枝开始衰落了,所有的家业就靠着王大财主搭理着,取了个老婆自从生了儿子后常年有病,虽然不愁吃喝但日子过得很不顺心。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上下两个村子的30户人间基本上都是前几辈逃荒到这里的,虽然这里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毕竟还是有个比较安全稳定落脚的地方。老百姓祖祖辈辈就靠租王大财主的地耕种来养家糊口。王大财主家里有一盘磨和一盘碾子,这条夼子上下两个村子吃的粮食都要到这里磨面碾米。王大财主给两个村子订的规矩是:新媳妇结婚后,必须到他家里做3个月的工,才可以租地给你种,否则,不租地给你耕种,农民唯一的生路靠租地生活,所以也就默认成规了。有了这个规矩王大财主家里也不需要雇佣用人了,一年有4个结婚的媳妇,就可以包揽他家里的一切活了。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离村子老远的半山腰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家里两口人,父亲因病很早就去世了,儿子李大奎和母亲相依为命,这年大奎13岁就给地主放羊,每天蹦蹦跳跳的赶着一群黑山羊在在山上,一般的是春夏秋三季都站在山上,到了冬天才把羊赶下上来。母亲身体也不好,大奎就和母亲一起在山上搭建了两间茅草屋,吃住在山上。母亲经常的在山上采些蘑菇、木耳还有山菜什么的晾干后可以到集市上换点零钱。大奎一边放羊一遍挖些草药,晚上和母亲一同加工出来。每个月大奎到城里一天卖点山货,一年下来积攒的山货钱足够母子两的生活费了。三年过去了大奎长成了小伙子,昨天晚上下了一晚上的雨,早晨天晴母子俩早早的起来吃点饭,母亲背着背篓上去捡蘑菇了,大奎到山顶把羊圈打开放羊出来吃草,自己也来到了母亲这边帮助捡蘑菇,天刚刚下过雨,松树根下长出了不少的松针菇(有点地方叫菘菜),他帮助母亲捡满了一筐,说道:“母亲你回去吧,休息休息不要太累了,以后我自己来捡”。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母亲走后,大奎来到了山坡看看羊,听到柞树条子里有个小孩子的哭声,觉得奇怪,就拨开山枣棘子,顺者声音来到跟前,看到是一只很少的黄鼠狼被夹子夹住了一条腿,挣扎着嚎叫,看到大奎后,黄鼠狼的两只滚圆的眼珠转个不停,眼泪汪汪好像要说什么似的,非常可伶的看着大奎一动不动的。大奎俯下身来,慢慢的解开夹子,拿出了黄鼠狼的腿,手摸摸发现已经被夹子夹断骨头了,大奎说了声:“唉!你们这些黄鼠狼,真可伶啊,明知道这里下的暗夹子,很可怕的,还到处跑,我都害怕这夹子,你没看到我啊,一手拿着放羊鞭子,一手拿着棍子,这棍子就是用来探夹子的啊,这回好了吧,你腿断了,跟我回去吧,我给你敷敷药,过几天就好了,今天我来的早,要是来晚了,你的皮就被拿走卖钱了”,大奎把夹子摆好后,抱起了黄鼠狼回到了半山腰的家里。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大奎进屋把黄鼠狼放在炕上,和母亲说到:“今天又遇到一只黄鼠狼被夹住了,这不腿都断了”,母亲接过来看看说道:“你真是运气好啊,遇到大奎好心眼,要是猎人来得早,你就没命了”,说完就拿点草药给黄鼠狼腿敷上,用布过好后,放在炕上,说道:“你这个小东西,不许乱跑,在这里好好的休息,等好了再走”。黄鼠狼好像听懂了老人话似的,点点头趴在炕上不动了。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大奎上山放羊去了,母亲在家里开始清理捡回来的蘑菇,放在门口的石头上晾晒起来了,抬头看看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母亲就去做饭,这时老病复发了,手里端着一瓢水正往锅里倒,咳嗽一声身体不由自主的倒在了地上,憋得满脸通红眼泪汪汪的上不来气,锅底下生的火着到外边了,急的她动惮不得,扑通一声,黄鼠狼搜的一下窜到老人面前,用嘴吸取了老人喉咙的黄痰,老人才传过气来,黄鼠狼到锅灶前用小蹄子把烧火柴扒到锅灶里,回头看着老人慢慢的起来,眼里透出一丝丝欢乐的眼光,母亲看到刚才的一幕,心里既高兴又惊奇,没有黄鼠狼今天个这茅草屋就烧了母亲也就被烧死了。大奎回来母亲把刚才发生的一幕讲给了大奎听了,大奎看看母亲没事了,母亲说:“大奎啊,多亏了它,要不我就见不到你了,一定好好的报答它”,黄鼠狼好像听懂什么,摇摇头看看大奎点点头,大奎说:“你在我们这里养着,什么时候你想走就走吧,我家里有几只鸡,你想吃就去吃吧,我们没有什么好吃的给你,就是家里养了几只鸡”。母亲每天都打个生鸡蛋给黄鼠狼吃,黄鼠狼的腿很快的就恢复了。过了几天母亲的病又复发了,咳血黄痰,呼吸及其困难,是肺痈,躺在炕上不能活动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肺癌晚期了。大奎到家后,黄鼠狼看大奎嘴扯着大奎的裤脚往外拖,大奎随着它来到门口,黄鼠狼跳到石头上叼起一个松针菇,送给大奎,接着来到不远的一颗春树旁,两只前蹄直抓挠树皮,大奎明白了,就用刀子扒了几块树皮,黄鼠狼跑到草丛里叼来一株开黄花的小草,大奎接到手中,回到屋里,大奎拿出来药罐,把这几味药草装到了药罐,开始煎药。

黄鼠狼就卧在大奎身旁一直等着药煎好了,和大奎一同来到母亲边,母亲喝下了药汤,一个时辰后,身体咳出了一大滩紫血,气也顺了,经过几天的喝汤药身体很快的恢复了。黄鼠狼不知不觉的什么时候也走了。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经过一秋天的吃药,母亲身体完全恢复了,到了冬天了,大奎把羊群赶到了山下地主家里,地主看看这群羊,只只长得大大的,肥肥的,心里很高兴,告诉管家给大奎一年的粮食另外奖励几斗粮食拿回去,叮嘱大奎好好看好这群羊,地主把该卖的羊都挑出来,剩下的羊叫大奎赶回到山上继续放,大奎把地主给的粮食用小毛驴驼回了山上,母亲见到后,心里非常开心,说道:“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要是你能娶个媳妇就更好了”,大奎说:“母亲不要着急,会娶上的”。大奎把羊赶到了山顶的羊圈,把毛驴送给了地主家,回家吃完饭和母亲老早就睡觉了。

第二天,大奎照常到山上放羊,一边放羊,一边挖药材。正巧碰到一个白胡子老伯背着背篓也在山上,礼貌的走上前去说道:“老伯你在干什么,这么大岁数还上山,小心不要摔着啊”,老伯嘿嘿一笑说道:“小伙子,这群羊是你放的吧,放得不错啊”,大奎点点头,老伯继续说道:“我也想挖点药材,现在岁数大了,不方便了”,大奎问道:“老伯。你是郎中吗?”,老伯说道:“我是啊,有什么事情吗?”,大奎不好意思的说:“我也想学学就是没有人教我”,老伯说道:“你喜欢郎中吗”。大奎说:“喜欢,能为穷人看病,解除痛苦很好啊”,老伯说:“你有个老母亲在家里是吧”,大奎说道:“是的”,老伯说:“我到你家里喝口水”,大奎指着下面的半山腰说道:“你自己去吧,下边就是我家”,老伯说好就去大奎家里了。大奎圈好羊也就跟着回到了家里。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大奎回到家见到老伯在和母亲说亲事,母亲说道:“大奎过来,大伯是后山夼姓黄,家里有四个闺女,小女和你同岁叫小玉,大名叫黄玉儿,今天老伯亲自登门提亲,是你的福分,见过大伯”,大奎见过大伯说了几句客道话,黄老伯说:“大奎你想学治病好啊,等小玉儿和你成亲了,她会教你学的”。两位老人订下了婚事,大伯就走了。母亲告诉大奎,这门亲事的来历,说小玉儿就是你救的黄大仙,问大奎怎么样,大奎说,婚姻母做主,一切听母亲安排,母亲说:“我岁数不少了,你有个家,将来有人照料,我就放心了,只要你们好好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好啊”,大奎答应了母亲。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这年的腊月23小年,大奎和小玉儿在两间茅草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小玉儿来到大奎家里,带来了几箱子医书,开始教大奎识字、断病、辨百草、炮制药品等,大奎聪明一教就会,白天放羊采药,婆媳在家里炮制草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着。

转过年的春天,王大财主听说大奎年前娶了个媳妇,没有到他家里干活,破坏了财主的规矩,派管家来到大奎家里,传达了地主的命令,地主下令叫大奎三天搬出这条夼,不许踏进一步,大奎再三说好话,管家说道:“要不叫你媳妇去给王大财主干半年的家里的活”,小玉儿插嘴说道:“我去干半年的活,不要为难大奎和母亲”,管家答应了就回去了。小玉儿和大奎母亲说道:“我去三天就回来,你们就放心吧,王大财主不会为难我的,我有办法对付他,大奎你和母亲就在家里等我”。第二天小玉儿来到了王大财主家里。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新婚小媳妇破了王大财主订的规矩为穷人造福一方

大奎和小玉儿商量,把乡亲们的租地契约都一一的解除了,从此再不要交地租了,将王大财主给的银子拿出来号召乡亲们重修了通往村外的道路,王大财主门前的老桥重新翻新加宽,命名为:玉儿桥,取名两个牛蹄夼村名,乡亲们改名为上玉村和下玉村,乡亲们推选大奎为玉儿村的村长。大奎领着乡亲们治山治水在两个村子中间修建了一座水坝,挡住了几百年来的山水流失,使两个村子的土地,旱能灌涝能排,解决了十年九不收的穷现象。小玉儿在家里开启了药铺,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治病,保一方平安。

夫妻二人加上母亲一家三口忙里忙外,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家人被当地称为,救苦救民的大善人,治山治病造福一方在当地广为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