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雏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肉鸡育雏是肉鸡养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育雏阶段肉鸡的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善, 另外, 鸡天性敏感, 尤其是育雏阶段的肉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表现的更为敏感, 如果饲养管理 不当, 会导致 雏 鸡 患 病, 大 量 死 亡。另外, 雏鸡的健康度对于后期肉鸡的育肥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只用培育出高质量的雏鸡才能保证肉鸡快速的生长发育, 并且提高鸡肉的质量。肉鸡育雏时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影响了育雏的效果, 只有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才能达到良好的饲养效果, 从而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肉鸡育雏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肉鸡育雏时常面临的问题

分群不合理。分群不合理是目前肉鸡育雏时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合理的分群饲养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而很多养殖户都忽略了这一问题。肉雏鸡在刚出生时体质的强弱响度并不相同, 如果不进行分群饲养, 把体质较强的雏鸡和体质较弱的雏鸡在同一群体内饲养, 会造成弱鸡雏抢不到饲料, 而导致吃食不均衡的问题, 其结果是使体质较强的雏鸡更强, 体质较弱的雏鸡则更弱。如果这种不均衡的现象长期的发展下去, 会导致整个肉鸡群的质量都下降, 从而影响了肉鸡的饲养。

光照不合理。科学合理的光照可以有效的加快肉鸡生长发育的速度, 但是前提是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实现。而有的养殖场并没有注意到光照强度与肉雏鸡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光照包括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只有两者都科学合理, 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肉鸡的快速生长发育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体息, 如果光照的时间过长, 会影响到肉鸡的休息, 而使肉鸡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能有良好的睡眠, 这必然会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合理的光照强度可以加快肉鸡的增重速度, 饲养雏鸡所使用的光照强度不宜太强, 也不宜太弱, 太强或太弱的光照不但不会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 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对增重不利。因此, 光照是否合理也是肉鸡育雏时面临的另一问题。

饲喂时间以及方法不得当。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办法完全的解决, 因为雏鸡和成年鸡不同, 成年鸡可随意的吃食, 而雏鸡不能。因此, 雏鸡对于采食饲料的时间要求的较为严格。如在育雏时, 不系统、 不合理的安排饲喂时间,就会导致雏鸡的采食量不足, 甚至还会出现不想吃食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多数雏鸡都无法正常的发育, 还会间接导致雏鸡的死亡率升高。一些养殖场在饲养肉鸡时出现亏本甚至倒闭, 很可能有一大部分是因为雏鸡在开食后没有合理的安排饲喂时间, 没有采取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鸡育雏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解决对策

雏鸡在刚破壳出生时的时间不一样, 这会导致雏鸡在育雏前就出现了体质上的差异。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在雏鸡出壳时有工作人员在旁边观察。注意不同时间段出生的雏鸡不能放在一起饲养, 不同体质的雏鸡也不应放在一起饲养, 这样就会使雏鸡在初期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致, 并且群体间的差异不会太大, 避免了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的现象出现。针对于光照合理的这一情况。在雏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提供科学、 合理的光照。光照时间的长短以及光照强度的高低都要有一定的标准, 并且要严格的按照这一标准实施。鸡对光表现的非常敏感, 光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光照可以增加肉鸡的活动量, 改善肉鸡腿部的健康, 减少瘫痪现象的发生。还可降低肉鸡早期生长速度, 改善肉鸡的心血管功能, 从而降低腹水症和猝死症的发病率。给肉雏鸡提供光照的原则是强度由强变弱,并且要增加间歇光照。在育雏的最初3天, 要保持24h的光照, 光照强度以雏鸡能正常采食和饮水即可, 保持照明良好,但强度不宜过大, 否则易引起啄癖。以后可逐渐的减少光照时间, 在育雏的第10天开始将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半。值得注意的是, 在进行免疫接种工作时, 要在免疫后12h内保证不关灯, 可以有效降低免疫应激发生的机率, 在肉鸡36日龄后, 每天都用弱光光照24h或者关灯2h, 让鸡能够充分的采食饲料, 以降低料肉比, 提高生长增重速度。

肉鸡育雏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雏鸡在出生后主要从体内的卵黄囊来获得能量和营养,但是仅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 所以在雏鸡出生后就要对雏鸡进行开食和开水。一般先开水再开食, 但是要注意, 虽然雏鸡在出生后需要充一定的营养, 但是也不可刚出生就喂食, 否则会引起雏鸡食欲不振。

秋季是育雏较难的季节, 做好这一季节的育雏工作可以很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秋季育雏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工作的重点, 所以更应加强圈舍内卫生的清洁工作, 每天都要对圈舍进行消毒。特别是在每批鸡出栏后, 新雏鸡进舍前, 要做好空舍的消毒工作。在育雏阶段要加强环境的控制, 保持适宜的温度、 湿度以及空气质量。这样才能保证雏鸡快速、 健康的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