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一提到“洗浴”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洗澡。沒錯!佛教也是很注重“洗澡”的。可以說,佛教中的洗浴文化,貫穿了佛陀的出世、證悟、乃至佛陀弘法的一生。

但和我們老百姓所說的洗澡不同,佛教中的洗浴文化是佛教愛僧、戒律、威儀的一種表現,是佛教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佛陀出生於古代印度的迦比羅衛國。他的父親淨飯王有一位美麗善良的王后,就是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

有一天,摩耶夫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四天王托起,到了雪山山頂,那裡有一處清澈的天池,她在池水中沐浴。同時,還有四條龍向她吐出甘露。

後來,佛陀出世了。他自行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龍,為他噴灑甘露,為佛陀沐浴。

在佛陀苦修的日子裡,他意識到無法找到一條正確的路。於是,他就帶著滿身的汙垢,來到尼連禪河中沐浴。當清涼的河水把汙垢沖洗乾淨,他突然明白了,人們有煩惱是因為心不淨。他放棄苦修,在菩提樹下靜坐了49天,終於大徹大悟。

到了佛陀涅槃前,他在拘孫河進行了最後的沐浴······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在佛教中,還有一部關於洗澡的佛經——《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

有一次,一位僧人患了嚴重的皮膚病,去向當時的名醫耆域求醫問藥。耆域說這種病必須通過沐浴才能治癒。僧人按其所說沐浴浸泡身體,果然恢復了健康。

後來,佛陀知道了這件事,不僅嚴格要求僧眾們要定期沐浴,而且還向弟子們宣揚沐浴的五大好處。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在《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佛陀講述了洗澡的物品和好處。

洗澡有七種物品。一者然火,二者淨水,三者澡豆(澡豆,又稱豆屑,既能除穢落垢,又滑而光華,是比丘常持的十八物之一。)四者酥膏(酥膏凝而體潤,又能除溼痺),五者淳灰(拂灰能落垢,又能除風病),六者楊枝,七者內衣。

用這七種物品,有七種好處:一者四大安隱,二者除風病,三者除溼痺,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精明。

用這其中物品,能得七種好處: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勇武丁健,眾所敬仰。二者所生清淨,面目端正,塵水不著,為人所敬。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潔淨,見者歡喜,莫不恭敬。四者肌體濡澤,威光德大,莫不敬嘆,獨步無雙。五者多饒人從,拂拭塵垢,自然受福,常識宿命。六者口齒香好,方白齊平,所說教令,莫不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裳光飾珍寶,見者悚息。

佛教傳入中國後,各地在創建寺院時,大都仿印度風習而設立浴室。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在佛教修行中,也有通過觀想洗澡而修行的方法。

在《觀無量壽經》中,佛陀通過韋提希夫人,向眾生傳授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其中之一就有觀想在七寶池中用八功德水沐浴。

在以七寶裝飾的池塘中,注滿八功德水,池底布以金沙,池水清澈,池中生滿各色的蓮花,這些蓮花又大又香,而池水的溫度、深淺、流速等等無不隨人意念而自動調節。八功德水不但可以沐浴身體的輕安,還可以洗去我們內心的煩惱,增長心中的智慧。

相信,平時我們如此觀想,也能對清潔我們自己,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佛教中的“洗浴”文化:佛陀說洗澡有這些好處

不難看出,佛教中的洗浴文化和世俗的洗浴文化還是有著極大的差別的,佛教的洗浴文化,體現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並且宣說了如理如法的洗浴方法、流程,一是為弟子的身心健康負責,另外還能令弟子增加威儀,讓其他人對佛教,對僧人肅然起敬而願意被度化。

在佛陀的指導下,如今的佛弟子更應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讓他人對佛教升起恭敬,也是荷擔瞭如來家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