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768-832年),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是唐代著名女詩人、書法家,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畫像

薛濤出身於書香世家,她的父親叫薛鄖,在長安為官,學識淵博,多才多藝。薛濤自幼喜好學詩、琴藝和書法,天資聰慧,8歲時已能作詩,會彈奏多種樂器。在良好家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之下,薛濤無憂無慮地生活,勤讀詩書、學習琴藝、練習書法,逐漸成為通曉音律、詩詞和書法的才女,加上她長得天香國色、容顏美豔,以才貌雙全而聲名遠揚。可惜命運無常,天妒紅顏,因父親薛鄖為人正直、敢於說話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謫到四川,後在出使南詔中染病身亡,薛濤和母親立即陷入貧窘之中,連最基本的生活也無法維持。生活所迫之下,16歲的薛濤只得賣身為官伎(官伎是唐代蓄養樂人為地方官宴侍宴的唐代官伎制度),為官員、名士和詩人餐宴而奏樂賦詩,成為歌舞侍宴的娛樂工具。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塑像

從16歲賣身為官伎到42歲脫離樂籍的26年裡,薛濤忍著血淚,強裝歡顏,被迫侍侯官僚名士,嚐盡人間的悲苦和無奈。期間雖先後與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詩人元稹產生了戀情,對愛情懷著美好的憧憬,也曾沉醉於花前月下、濃情蜜意的美好時光,但因官伎的卑賤身份、封建社會的世俗觀念,註定了悲慘的結局。薛濤終身未嫁,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在42歲時脫離樂籍,獨自隱居於成都近郊浣花溪邊,晚年遷入城內的碧雞坊,她卸下一生的哀愁,斷絕與外界的往來,過上孤燈寡慾、粗衣淡飯的平靜生活。公元832年秋天薛濤病死,一代才女香消玉殞,享年64歲。

薛濤詩歌才華突出,任官伎期間,與白居易、劉禹錫、杜牧、張祜、元稹等著名詩人交往頻繁,互相切磋交流才藝。她的詩歌清詞麗句,婉約含情,寓意深遠,明代著名文學家楊慎在《升庵詩話》贊之為“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清代編修的《四庫全書總目》評價她的詩作《籌邊樓》“託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 薛濤傳世的詩作有《碧雞漫志》、《送友人》、《春望詞》、《牡丹》、《池上雙鳧》、《燕離巢》、《魚離池》、《竹離亭》、《鏡離臺》等90餘首,收錄於《錦江集》中。此外,薛濤還製作桃紅色小箋(後世稱“薛濤箋”),專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情,“薛濤箋”廣為流傳,被世人仿效使用至今,影響深遠。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箋》

薛濤書法造詣高深,北宋《宣和書譜》記載:“婦人薛濤作字無女子氣,筆力竣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薛濤的行書作品《萱草諸詩》曾被宋御府所藏,南宋時流傳至賈似道手中並被其珍藏,後因賈似道犯案被殺而失傳。薛濤傳世的書法很少,只有《陳思王美女篇》。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局部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局部放大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局部放大一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局部放大二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陳思王美女篇》局部放大三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十離詩》

唐代才女薛濤及其詩詞、書法藝術欣賞

《薛濤十離詩》

(學習欣賞文化藝術,提升文化藝術涵養,請繼續關注“寒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