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業不應該家長檢查,也不該老師負責,而應該是這樣……

孩子的作業不應該家長檢查,也不該老師負責,而應該是這樣……

相信很多孩子上小學的家長都要同感,每天工作忙忙碌碌,回來還得看著孩子寫作業,不看怕寫錯,看了孩子又沒獨立性。

你在身邊看著,他寫作業還自覺一點,你一走開,他就開始玩玩橡皮,削削鉛筆,時而拿個小玩具玩起來。

他的注意力似乎不在作業上面,而在父母是否陪在身邊。

能集中注意力寫作業的孩子,是稍微有不會的題,抬頭就問,媽媽,這道我不對,那道該怎麼做,好像作業是給家長佈置的似的。

其實我一直很反對讓家長陪孩子做作業,作業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事情,憑什麼要佔用家長的時間。長期以來,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獨立性越來越差。

可是,如果不看著,作業錯的多,老師會批評。站在家長的角度會問,老師,難道你批改作業,只是為了打那幾個對勾嗎?孩子在家全改對了,老師怎麼能知道他哪一部分知識有缺板呢?

而老師也有他的道理,老師要輔導那麼多學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當家長的自己都不對孩子負責,怎麼能要求老師呢?

是的,這兩種說都沒錯,而錯的是,不該爭論作業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論點就錯了,雙方再找多少論據去論證都沒有意義,真正應該明白的是,為自己學習承擔責任的應該是學生自己。

孩子的作業不應該家長檢查,也不該老師負責,而應該是這樣……

我認為對於孩子的作業,應該保持以下習慣:

一是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陪伴在身邊,否則讓他容易養成依賴性。但是也不是完全地放任不管,而是時不時的可以看一下他有沒有小動作,姿勢正不正,這樣抽查式的監督,比一直在身邊當鞭子或者答案要強。

二是做完作業要讓孩子自己檢查,而不是家長一目十行的看出對錯讓他改,遇到不會的題,先不要說出答案,讓他自己多讀幾遍題,從而找到學習方法。

三是趁假期或者每天的空餘時間,讓孩子複習鞏固下課本上的知識,多做練習題固然重要,掌握知識更重要。

也許幫助孩子的過程比直接教會孩子方法,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的慢一些,但是相信長此以往,孩子一定會逐漸養成個好習慣。

孩子的作業不應該家長檢查,也不該老師負責,而應該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