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之魂——甘肅花兒

西北民族之魂——甘肃花儿

“天宮裡借一把金梳子,龍宮裡要一把銀打的篦子。摘下個月亮了當鏡子,給尕妹梳給個辮子……”

“花兒花兒是山裡人的歌,不吼不唱不快活,火辣辣的聲腔憨敦敦的情,尕花兒一漫哎嗨呦,留住你呦天下客……”

一曲曲飽含歌手們熾熱愛情的“花兒”在松柏樹下、野花叢中,盡情開放,那優美的韻律,飛向藍天,飄向白雲……,讓人聽得如痴如醉。這就是源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流行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陝西部分地區,飲譽海內外的臨夏“花兒”。

花兒起源於甘肅南部的臨夏,岷縣等山區,居住在這裡的各族群眾只要有閒暇的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正是這些人閒暇時一聲聲的吟唱,將花兒唱到了各地,唱成了西北的魂。

花兒其實是學術界的一種叫法,又名少年,是流傳於西北地區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詞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得名。

西北民族之魂——甘肃花儿

花兒音樂高亢、悠長、爽朗,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鮮明。不僅有絢麗多彩的音樂形象,而且有豐富的文學內容。反映生活、愛情、時政、勞動等內容,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即興演出。花兒語言樸實、鮮明,比興借喻優美,有比較高的文學欣賞和研究價值。

八十年前有一個秀才叫鄧華堂,他在邱家灘開館教學,餘暇蒐集、研究家鄉的“花兒”。他嗜“花兒”如命,日日澆灌,苦心經營,潛心研究,執著一生,著有《“花兒”抄集》《“花兒”探索》兩部書,抄成十餘冊,數量有萬首,集花兒之大成。他是最早探索花兒源流、格律、語言特色、音樂結構,被歲月蒙塵、遺忘了的民間藝術名家。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臨夏“花兒”經久不衰,愈開愈豔,曾為明代翰林院大學士解縉在他的詩中寫道:“春風一夜冰橋折,霹靂聲如百面雷,亦有漁人捕魚者,短歌微明送月回。”此處的短歌即為現時的“花兒”,也是臨夏民歌最早的文字記錄。

西北民族之魂——甘肃花儿

松鳴巖“花兒”會

接近五月,農事稍暇的歌手們要舉行盛大的花兒會。“河州花兒”的花兒會,不下數十處,比較有名的有農曆四月二十八的松鳴巖花兒會和五月初四的炳靈寺花兒會等等。“花兒會”這天,青年男女就會背上乾糧,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兒”,類似其他地方的趕廟會或踏青。他們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一答,互相對唱,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

作為花兒的發祥地和最主要的傳唱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稱號,和政縣被命名為中國花兒保護基地和中國花兒傳承基地,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永靖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民歌考察採錄地。

在2009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甘肅花兒,連同我國申報的其他2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道獲准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本網綜合 張玉芳 杜小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