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歐洲人筆記下的大明王朝,是怎麼的?

十六世紀的明朝是什麼形象?這個話題常見吵得火熱,但有一類史料,卻是相對客觀:

16世紀時,那些造訪明朝的歐洲人,他們寫下的筆記記錄。

而以他們的中立視角,我們也分明可以看到,一個完全不同於近代中國人想象,強大到令歐洲人心馳神往的明王朝。

十六世紀歐洲人筆記下的大明王朝,是怎麼的?

一:富庶的明朝城市

在十六世紀歐洲人的記錄裡,明朝城市的最直觀印象,就是“大”。以明朝嘉靖三十一年曾旅居廣州的葡萄牙人克魯士的話說:“中國比聽起來要大得多。比如他所在的廣東省,每個小鎮都像城市一樣“極壯麗”。廣州的郊區都是“幅員可跟里斯本相比。”

而比“大”更叫克魯士流連忘返的,更是明朝城市“人口繁庶”的生活。廣州普通百姓的家居裝修,都到了“令人驚羨”的程度,家家都是清雅的家居佈置,房屋十分清潔,傢俱非常精緻。每到夜晚時,河邊更常有“文藝青年”吟詩奏樂。有時克魯士也常帶著樂器跑去河邊湊熱鬧,跟新認識的廣州青年們合奏一曲,場景其樂融融。

何止是克魯士見到的廣州?同樣是十六世紀的萬曆年間,西班牙使者拉達,更在福建的城鎮裡,看到了明朝城市裡寬到“15騎可以並行”的街道,還有綠樹成蔭的城市。

城市不但衛生清潔特別好,而且還有叫西班牙人連呼不可思議的“養濟院”,可以收留乞丐和殘障人士,還有“充足的大米供應”。市面上魚肉的價格都很便宜,花一點錢就可以吃到豐盛的宴席。如此國度,簡直是“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十六世紀歐洲人筆記下的大明王朝,是怎麼的?

二:繁華的明朝農村

與熱鬧城市生活對應的,就是16世紀明朝的鄉村。

叫當時來訪外國人最震撼的,就是明朝的農村,那撲面而來的綠油油農田。在同時期的歐洲,郊區還常見各種荒地野地,在他們造訪的中國東南地區,以克魯士的話說“耕地差不多全開墾出來”,而且糧食蔬菜水果都非常豐富。拉達更為明朝農村的強大技術折服:福建當地的筒裝大水車,輕鬆就灌溉大片良田,連山頂上的農田也能灌溉到。簡直是“物產豐富而人口眾多。”

這樣的富庶水準,叫十六世紀末造訪中國的歐洲漢學鼻祖利瑪竇,也是心悅誠服的認輸:明朝的農業“產量遠超過西班牙”,這樣的鄉村“整個看來象一座大花園,並有無可形容的寧靜與安詳。”

三:硬氣的“明朝製造”

當然,十六世紀時造訪中國的這些歐洲人,可不是滿腦袋觀光的“驢友”,他們觀察明朝時,各個細節都不放過,就為評估大明王朝的國家實力。於是稍不留神,就被“大明製造”驚一下。

比如生活在廣州的克魯士,平日閒來逛街時,就常被廣州店鋪裡的手工業品驚到:中國的金銀銅鐵器皿,樣樣都別緻耐用,比如各種箱子,都是顏色精美性能獨特。中國人的製造水平,簡直是“精湛技藝,巧奪天工。”

同樣把克魯士驚到的,更有廣州城的船舶,各種大小平底帆船,全都讓他大開眼界。甚至還做出了一個雷人形容:明朝能夠“用船在中國和馬六甲之間搭起一座橋樑”。如果說這強大的造船業,還只縮影了民用船舶,那麼拉達更記錄了明朝戰艦的風采:“他們為打造而製造大而堅實的船”。明朝的火炮水平也是“比我們的好,更有威力!”

但最震驚當時歐洲人的,還是明朝的城市建築。以西班牙學者門多薩的形容說,明朝城市的道路又寬又直,整個國家的道路四通八達,

那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公路”。更震撼的卻是明朝的橋,那些在中國人眼裡不稀奇的石橋拱橋,在當時的西方人看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工程。比如泉州城裡那些鋪著長石板的巨型橋樑,叫門多薩驚呼“靠人力似乎難以架在橋上。”驚呼完後,更是服了氣“他們(明朝人)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建築來。”

四:肅然起敬明朝人

在被明朝驚訝過多次後,他們對於明朝人,又是什麼看法呢?曾經和廣州青年一起玩音樂的克魯士說,明朝人很聰明,“在任何事情上只用巧勁,不用蠻力。”而且非常勤快:“這個國家中懶人受憎惡,被人嫌棄。”

而拉達眼裡的明朝人,更是非常健康:“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體質,勻稱而且是漂亮的人”。生活更是考究,尤其注重公共衛生:“他們第一是極其整潔,不止在房屋裡,也在街上。”

明朝的軍隊呢?親眼看到明軍士兵操練的拉達,看到了明軍整齊劃一的戰陣,熟臉的操練動作,

以至於“西班牙人認為他們超過了全世界採用的戰陣。”

這樣的明朝人形象,也就成了利瑪竇書信裡,那句影響歐洲“中國熱”的感嘆“中國人的智識與能力,真是太高太大了。”

這個在他們眼裡,無比驚豔的明朝,見證了勤勞勇敢的中華祖先們,生生不息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