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雙喜罐鑑賞

2014年春季拍賣開鑼之際,估價為2億至3億港元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近日確認加入香港蘇富比春拍陣容,將在4月8日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場上拍,此為目前估價最貴的中國古代瓷器拍品。

中國古代瓷器近年多有億元拍品誕生,尤其是明清瓷,歷來是古玩市場的絕對主流,無論是拍場還是收藏市場,無論是數量還是價值,明清瓷都穩居國內瓷器市場前列。這次雞缸杯的估價再創新高,也引起極大關注。

明清瓷為何如此受藏家青睞?行情還能否持續走高?哪些具體年代的明清瓷更具收藏和投資潛力?天價當前,普通藏家怎樣才能根據自身條件進行切合實際的收藏?

清中晚期青花瓷器使用國產浙料繪製花紋。髮色與乾隆晚期常見青花近似,呈色大多深藍,濃豔而略有暈散。也有淺淡閃灰或稍微鮮亮的,呈色比較穩定,少有暈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漿胎青花,所佔數量不多。嘉慶後期,有的青花瓷器的青花色調出現黑暗、淺藍和飄浮的現象。總的特點是出現渾藍,呈色飄浮刺目。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種,如:青花紅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礬紅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裡紅、黃地青花等,與乾隆朝相比品種要少得多。

青花雙喜罐鑑賞

清代青花“囍”字蓋罐,始於清朝中期。俗稱為“喜字罐”,亦有“雙喜”罐之說。其器型是由一罈,一蓋相組而成。古人對雙喜罐用途多作於婚嫁之時用來裝糖果花生之屬,後來亦有被大戶人家用作於泡菜等功能。

據相關記載,雙喜字是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所創造出來的。據說它進京趕考,路上遇到馬員外家徵聯招婿,凡是能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者即可招為女婿。王安石記下題目便匆匆赴考,一路順利進入殿試,沒想到皇上親自殿試的題目是為“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求上聯,王安石大喜,趕忙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得以高中。金榜題名時又遇洞房花燭夜,王安石自笑是雙喜臨門,大筆一揮,連體的雙喜字就纏上了,之後婚嫁喜事張貼雙喜字就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青花雙喜罐鑑賞

清代青花喜字罐在當時確實是非常的典型器物。雖然屬於民窯的東西,但其實能完整保存至今其實也是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一是古人只在婚嫁時期才會特意燒製定製喜字蓋罐,由於是頗具意義的器物也不會像一般碗碟瓷盤那麼多。其二,喜字蓋罐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而且又是有蓋子的實物器物,因此不可能像官窯一般被人們視之珍惜,難以避免不被打爛。

近年,中低端瓷器拍品市場規模日漸擴大,但增長率卻處於下滑態勢,價位重心下移,均價同樣在下跌,市場回暖仍需時間。2013年度瓷器市場並不缺乏高價拍品,但它的成交併未改善整體瓷器市場的下滑趨勢,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的不完全統計,2013年成交在500萬元以下的拍品數量佔瓷器總成交量的99.29%,成交額佔62.84%,較2012年分別上漲44.54%、2.42%,市場份額擴大6.58%,達62.84%。均價則為155.77萬元,處於近十年的最低值。由中低端(500萬元以內)瓷器市場更直觀的看出2012年—2013年瓷器市場整體是很受歡迎的。

青花雙喜罐鑑賞

罐口收斂露胎,罐身內外及底足滿釉,足端內外斜削較尖,整罐釉色滋潤,青花沉著,白地偏青,肩部飾一道小卷草紋,一道如意頭雲肩紋,主紋飾為二組對稱的雙喜紋和纏枝勾蓮紋,罐下部為一道簡筆蓮瓣紋,喜字中等勻稱,系雙勾填色,可斷為清中期民窯之物。據考證,這種青花纏枝勾蓮紋雙喜字罐,最早出現在清嘉慶年間,連續生產至民國初期,至今民間祖上為富豪大宅人家的家中仍可見到,這種青花喜字罐給民間婚嫁喜事增添了喜慶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